1.遠東豹
遠東豹,又稱阿穆爾豹、滿洲豹,原產(chǎn)于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它每小時能跑60公里,彈跳高度可達5.8米。2015年,全球僅存60頭遠東豹,全都生活在俄羅斯豹地國家公園。
2.婆羅洲猩猩
婆羅洲猩猩僅生活于婆羅洲島——亞洲最大的島嶼。相較于“表親” 蘇門答臘猩猩,它們的臉更寬、胡須更短。婆羅洲猩猩有三個亞種:西北亞種、東北亞種、中部亞種。中部亞種數(shù)量最多,據(jù)估計有3.5萬只。東北亞種最危險,僅存約1,500只。
過去六十年來,婆羅洲猩猩的數(shù)量驟減50%。據(jù)科學家預計,到了2025年,婆羅洲猩猩的數(shù)量會再減少22%,總數(shù)量降至4.7萬只。
3.山地大猩猩
目前,山地大猩猩僅存不到900只。人們曾認為,該物種會在二十世紀末滅絕,但自然環(huán)境資源保護者正在努力保障山地大猩猩的延續(xù)。當前,山地大猩猩的最大生存威脅因素有:政治不穩(wěn)定、人類侵占棲息地、森林退化。
4.中南大羚
直到1992年,人們才發(fā)現(xiàn)了中南大羚。它屬???,生活在越南和老撾的山區(qū)。這種動物非常罕見,科學家只遇到過4次。
5.玳瑁
這是一種海龜,生活在熱帶海洋里。人類為吃龜?shù)啊⑷↓敋ざ鴼⒑︾殍?,對它們造成了極大威脅。此外,它們還很容易陷入漁網(wǎng)。過去一百年來,玳瑁的數(shù)量驟減80%。
6.華南虎
在20世紀50年代,華南虎尚有4,000只。1979年,中國明令禁止捕獵華南虎。盡管如此,到了二十世紀末,華南虎依然僅剩30-80只。2016年,華南虎約剩100只,皆被圈養(yǎng)——也就是說,沒有野生華南虎了。
7.長江江豚
顧名思義,它們生活在長江。這種動物很聰明,智商和大猩猩差不多。據(jù)估計,目前還剩1,000-1,800只長江江豚。
8.蘇門答臘象
蘇門答臘象可重達5噸,生活在茂盛森林里。由于棲息地大面積被毀,蘇門答臘象在一代人的時間里減少了半數(shù)。據(jù)估計,它們目前僅剩2,400-2,800只。
9.中華穿山甲
它們不僅生活在中國,也生活在其它亞洲地區(qū),如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麓、印度的北部地區(qū)。人們獵殺中華穿山甲,是為了肉和鱗片。它是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哺乳動物。據(jù)估計,每年有10萬只穿山甲被捕。
10.白背兀鷲
在中國南方和馬來西亞,白背兀鷲可能已經(jīng)滅絕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白背兀鷲的數(shù)量減少了99.9%。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白背禿鷲在吃牛尸時,吃進了有毒的獸藥。
11.菲律賓鱷
目前,野外僅存不到200只成年菲律賓鱷。它們是棲息地喪失和捕魚設備的受害者。
12.小頭鼠海豚
這是世界上最罕見的海洋動物,首次被發(fā)現(xiàn)于1958年。自1997年以來,小頭鼠海豚的數(shù)量減少了92%以上。目前,野外僅存30只。它們是捕魚設備的受害者,同時也可能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全球變暖對棲息地條件和食物鏈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