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關于“三農”工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涉及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具體實施中重點聚焦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當前鄉村振興工作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脫貧攻堅完成了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的重任,但是脫貧依然存在規模性返貧的挑戰。首先,脫貧摘帽地區,特別是處于深度貧困的脫貧摘帽地區,長期以來基礎設施投資欠賬較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我國實施脫貧攻堅以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有了明顯改善,但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社會公共服務尤其是產業發展基礎薄弱,抵抗風險能力脆弱,自我發展能力較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其次,如期實現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的目標是在脫貧攻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下取得的,特別是各種轉移支付政策對于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脫貧農戶自身仍然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某些邊緣農戶仍然存在返貧風險。最后,新冠肺炎疫情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出了新挑戰。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服務業,特別是旅游、餐飲等,很多就業主體都是來自脫貧摘帽地區的外出務工農民。即便其中很多人不是貧困戶,但疫情導致了潛在的“新貧困”問題的出現。因此,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就需要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農戶成為產業興旺的受益主體,穩定農民收入。同時,重點完善脫貧摘帽地區農村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有效抵御風險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二,保障好初級農產品供給是鄉村振興工作的中心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657億斤,實現了連續18年增產。但同時需要看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糧食的多元需求日益增長。2021年,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6億噸,大約相當于我國糧食產量的24%,比2020年增長18%。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的進口增幅最大,進口依賴度達到10%。2021年,我國進口大豆9651萬噸、食用植物油1039萬噸。進口高居不下并持續增加,凸顯了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保障好初級農產品供給,主要在于確保國內農業生產和補充性進口的穩定與安全。從國內農業生產的角度講,需要協調好國家戰略需求與農民利益的關系,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彌補小農戶現代化短板。與此同時,需要通過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擴大規模經營范圍,持續推動農業科學技術創新,著力彌補種子、勞動力替代、綠色環保等關鍵性技術短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僅要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更要將初級農產品供給作為首要任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興旺涉及農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但是農村的產業特別是主要初級農產品生產集中地區的產業興旺,需要重點聚焦初級農產品生產。
第三,振興鄉村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產業興旺的核心是農民收入問題。無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提高農民收入。產業興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推動農業現代化,這關系到保障初級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推動農業現代化主要包括逐步實現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和推動小農戶現代化。二是優化鄉村產業結構,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要逐步改變鄉村只有初級農產品生產的單一產業格局,在鄉村發展農戶驅動型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康養等新業態。鄉村產業多元化是新型城鎮化、小農戶現代化和發展現代農業的交叉性措施。雖然一些脫貧摘帽地區的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但是當地氣候適宜、景色優美,脫貧攻堅以來交通基礎條件有了較大改善,持續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小而美的農戶主導的家庭旅游潛力巨大。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要積極發展鄉村產業,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從實踐的角度講,對于生產大宗初級農產品的鄉村地區而言,產業興旺的重點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這些地區應推動大型家庭農場建設,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化農業。同時,發展農戶驅動型農牧結合的現代養殖業、加工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對于都市郊區而言,可以推動農旅結合的鄉村新型產業發展,培育城鄉融合的產業體系。而對于山區邊遠地區而言,可以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和以農戶為主導的康養、度假和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新業態產業。
第四,有序推進鄉村發展和鄉村建設。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扎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性的戰略任務,應當隨著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逐步實現。同時,鄉村建設不是簡單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而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有序推進。鄉村建設不僅包括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鄉村治理機制培育、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社會公共服務和鄉村文化建設等。因此,有序推進鄉村建設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人口、居住、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科學規劃。許多地方組織黨員干部下鄉幫助鄉村搞規劃,這對于壯大鄉村技術力量很有意義,但下鄉的黨員干部應當經過培訓。鄉村建設規劃不能搞成城市建設規劃,要綜合考慮農村居民的居住、生產和生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保護傳統的村落和文化遺產等。有序推進鄉村建設首先需要從村、鄉到縣再到省市區自下而上規劃布局,然后分類開展實驗、積累成功經驗。浙江和江蘇的鄉村建設為發達地區、湖南和江西的鄉村建設為中部地區、貴州和四川的鄉村建設為西部地區都提供了很多有借鑒意義的典型示范。
第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提高工作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干部要抓緊提高“三農”工作本領。提高“三農”工作本領,實際上也是提升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本領。這一工作本領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首先,“三農”領域的各級干部需要認識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極端重要,需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農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重大戰略部署,需要精準理解“三農”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的關系,充分認識鄉村振興工作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意義。其次,需要認識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三農”領域的各級干部需要對農村、農業和農民有深入的了解?!叭r”情況復雜多變,一個地方不同的鄉和村、一個村不同的農戶情況都有所不同。為此,“三農”領域的各級干部需要經常深入鄉村,深入地頭,深入農戶,深入實際,確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始終以農民為主體。最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綜合性的發展實踐,在具體實施方面涉及解決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農民生活、社會公共服務等方方面面。因此,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需要創新,扎實做好整體謀劃,示范先行,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總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國農村農業人口的比重仍然很高,鄉村振興需要在國家現代化的進程中穩步推進。同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可能孤立地展開,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密切相關,鄉村振興最終需要在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下逐步實現。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