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作的人很多,因為寫作有很多好處,可是會寫作的人不多,多數是連個作文也寫不好的,哪怕是讀完高中上完大學,也是怕寫作。上學時寫800字的作文就是很多人的噩夢。大學的畢業論文也是讓很多人睡不著覺、畢不了業。
有的人能寫點兒,但寫的就是流水賬,雖然事情也說清楚了,但是讓人看起來卻不舒服。
有的人就懷疑了,寫作是不是有什么高深的技巧?于是很多人加我后先讓傳給他寫作秘笈,我就很困惑了,要想學得會,跟著師傅睡,你沒有跟我睡呢,怎么教給你?
開玩笑了。
有的人覺得寫作能力強的人都是學富五車、飽讀詩書的。是的,多讀書有用,但是你問問那些文章寫得好的讀了多數本世界名著?可能都不一定讀過。而讀過世界名著的人也有很多,但是都寫出好文章了嗎?未必!
所以寫作還是要找對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不是什么秘笈,可不像武俠電影里師傅把真氣輸入你體內你就有了蓋世神功。寫作的方法是你學了不一定會,只有做了才算是會。
實踐出真知。
那么該怎么做?
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人寫網文成為了大神,有的人寫公號年賺千萬,有的人做頭條號一篇文章賺幾萬,別人做得再好和你也沒有關系,只有適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不要羨慕別人,別人的成功也不是運氣好,而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只是剛好有機會一飛沖天了。你沒有那個能力,就是把你抬到風口上也飛不起來。
對于新手,當你不知道自己寫什么的時候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會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擅長什么?我能寫什么?我寫的文章給誰看?我怎么保證持續的輸出?
這幾個問題很簡單,但是一個深入漸進的過程,是為了找到適合你寫作的那個點,回答這些答案的過程就是你梳理自己的過程。
你看有的人今天寫這個、明天寫那個、一會寫小說、一會寫職場、一會又寫心理,感覺他什么都會寫,其實這樣的什么都做不好。
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可以寫什么,擅長寫什么,愛好寫什么,才能持續不斷的產生內容。
這就是寫作定位,但是定位是一個系統的事情,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這個以后再說。
二、大量的素材積累
定位是找到了自己的寫作方向,有寫作方向才知道前面的路該怎么走。但是只知道怎么走你還是到不了勝利的彼岸,還需要你做好各種物資準備,比如素材。
寫作就是各種素材的整理加工,哪怕是原創的內容,也不是憑空出現在作者腦子里的,都是作者對于接受的知識和原有的認知結合的結果。作者的認知也是先從一點點接受外界的知識輸入而強化自己的認知,是一直動態變化。
積累素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的是你天天的堅持。
但是有素材也不一定能寫出文章來,比如有的經歷閱歷很豐富,但是你讓他寫文章比殺了他還痛苦。
要知道,素材不等于文章,只是你知道的一些知識點罷了。要想讓你的素材變成文章,需要把積累的素材進行系統的整理,讓素材變成你腦中的知識,并且要把這種知識和你原有的知識進行融合貫通,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如果還不行,那好,二十哥哥再教你一招:模仿。
比如你想寫一個人,你也搜集了很多這個人資料,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下筆,那么你可以網上搜索這樣的文章,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開頭結尾、框架結構都可以學習,但是要明白二十哥哥不是讓你抄襲,而是讓你去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思路和框架。學習別人是為了先寫出你自己的文章,然后再慢慢的找到自己的寫作規律與方法,你不就會寫了嗎?
三、不斷打磨,總結自己的經驗
好了,你的第一篇文章寫出來了,是不是壓力瞬間釋放了?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剛才也說了,模仿別人成就自己,模仿別人只是為了先把我們的第一篇文章寫出來,寫出你人生的第一篇文章會讓你信息大增,也是你的一大進步,但是模仿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寫出自己的文章,寫出好文章,并且能天天有東西可寫。
那么你就要學會舉一反三。把你模仿的文章修改再修改,在修改的同時總結出文章的框架,以及開頭結尾主題的寫法,是不是下次寫類似的文章就可以用了,是不是寫了幾篇以后你就熟悉這類的寫法了?那么其他的寫法也可以這樣復制吧。
寫作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精進的過程,你要明白的是寫作這條路永遠沒有重點,要想寫好就需要你一直不停的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再思考。這樣的方法你能做到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