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成長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咨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松
你長大后想當什么?
小孩。
出國之前,我仔細地收拾書柜。于是,再一次遇見了幾米。
至今都記得第一次遇到幾米的時候。
那是一間很文藝的獨立書店。店里最顯眼的地方,放的不是什么經典名著或時下流行小說,而是整整一架子繪本。角落里放了一桌兩椅。
我穿著中學校服,午休的時候跑去蹭書看,見到了剛出版的《向左走·向右走》。
一擊即中。
青春里的各種懵懂和生澀,都在這個關于錯過和相遇的故事里,成了可以大膽分享的浪漫。
那是三聯書店引進的簡體版,1版1次印刷,作者的名字卻堅持用繁體寫的幾米,繁復的筆畫透出幾分鄭重。
那時他的作品還沒有被搬上熒幕,知道他的讀者很少。我開始收集他的作品,一發不可收拾。
這才知道,他患了癌癥。
部分藏書合照
1995年,他被診斷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他問醫生:是癌癥么?
醫生點頭:是的。
他一度以為自己活不過5年。
醫生會說有50%的治愈率,但事實上我同層的病房幾乎全軍覆沒。因為有很多的并發癥。而且我們又無知,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懼。
人到中年,得了血癌,辭了工作,境況似乎不能更差了,于任何人都是毀滅的。他卻靜下心來,不看電視,也很少聽廣播,開始專注地畫插畫。
不是沒有過悲傷、害怕、無助,但創作和書寫,成了心靈的救贖。
于是,他放慢腳步,聽到了世界的聲音:
我在森林里,打一通電話給城市里的你。
答錄機說:請留言,我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聽到風輕輕吹過的聲音嗎?
你聽到樹葉緩緩飄落的聲音嗎?
你聽到山林呼吸,還有我
心臟快樂跳動的聲音嗎?
請盡快與他們聯絡,再見。
請留言,我會盡快與你聯絡。
他寫一些關于人生的感悟:
總在快樂的時候感到有些慌恐,
在開懷大笑時留下感動的淚水。
我無法相信單純的幸福,
對人生的起伏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單純的幸福
他總能在無奈的絕境中找到溫暖:
掉落深井,我大聲呼喊,等待救援……
天黑了,黯然低頭,才發現水眠滿是閃爍的星光。
我總在最深的絕望里,遇見最美麗的驚喜。
希望井
我覺得繪畫是我的藥。
他在自救,又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我想你的時候
你會不會也剛好
正在想我
我們都要
盡量靠近光亮
讓心情溫暖
《1。2。3。木頭人》
孤單時,仍要守護心中的思念,
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星空》
我在地下鐵月臺,
聽到遠方陣陣海潮聲。
穿越地心的另一端,
會不會剛好有一片盛開的玫瑰花園呢?
《地下鐵》
他繪出來的畫面溫柔又純真,像一幕幕孩童眼中看出來的童話;他用的文字,本身就是詩。
《向左走·向右走》,來自辛波斯卡的詩,他在扉頁上寫給妻子:
They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S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
他們彼此深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是如此確鑿地美麗,
而變幻卻更令人著迷。
——來自Wislawa Szymborska Love at first sight 第一段
《地下鐵》的開頭依舊是辛波斯卡,《我們何其幸運》: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not to know precisely
the kind of world we live in.
我們何其幸運
無法確知
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
——來自Wislawa Szymborska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地下鐵》的封底,則是里爾克:
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一切色彩皆已化入
聲音與氣味。且如曲調般絕美地
鳴響。
我和必須要書本呢?
風翻動樹葉,
我知曉他們的話語,
并時而柔聲復誦。
而那將眼睛如花般摘下的死亡,
將無法企及我的雙眸……
——Rainer Maria Rilke The Blind Woman
還有他自己寫的:
我在夢想飛上天空的那一夜,
我的夢就醒了。
我在孤島上大聲歌唱,
風卻將我的聲音吹散。
星星一閃一閃地向我抱怨,
說他們什么也聽不到。
天亮時,疲憊地睡著了。
我夢見夢在夢的彼岸朝我揮手。
幾米最讓我欣賞的地方,是他從來不是在荒蕪的世界中煲一碗雞湯,而是一直在觸摸和擁抱這世界的雜蕪,卻從中燃起光亮。
看到了人生真實的底色,卻依然抱有孩童的澄澈,這才是最寶貴的。
所以,我喜歡看他寫孩子。他的作品里,也總是充滿著孩子。
零二年,他專門畫了一本《布瓜的世界》。我第一時間去買,簡直要樂壞了。
為什么不可以天天過生日?
為什么小孩一定要上學?
為什么表哥家有一座游泳池?
為什么我的人生有那么多為什么?
為什么沒人了解真正的我?
……
布瓜,是法語 Pour quoi 的諧音,意思是為什么。
三四歲的孩子,讓人著魔的問題,在布瓜的世界里閃出成長的哲理。
為什么大家總是在睡不著的時候數羊?
一二三四五六七……
為什么長大后的生日蛋糕沒有小時候的好吃?
為什么我家沒有魔法衣櫥?
沒有魔法的童年,一切都不算數。
我想,他靈感的來源應該是女兒,這樣的爸爸真好。
誰知他后來卻在采訪中說自己不是好父母:我們家好糟糕啊……哈哈,好糟糕啊!
原來別人家的孩子放學都是直接去補習班,他卻是去漫畫店接女兒。
女兒會給他推薦動漫,會說他的故事老梗。
我忽然明白,為什么他能創作出《月亮忘記了》這樣的好書。
故事里隱藏著那么多條線:被花盆砸中頭、忘記了自己的男子;從天空落入地面、被人遺忘的月亮;還有那個看到父母無休止爭吵、離開家和月亮相守的男孩……
那是一顆童心,才看了身為成人的自己,不完美。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幾米今年已經60歲了,他還在畫。
有給孩子看的:《孩子有多少不睡覺的理由,媽媽就有多少好看的書》;也有給家長看的:《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我不是完美小孩》《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當年穿著校服的我,一定沒想到,會讀著他的書走過近20年,直到從一個少女變成一位母親。
小時候讀幾米,讀朦朧的愛情,讀自己的心情,讀探究的世界;
現在竟然更喜歡,因為每一次翻開,我都退回童年,成了孩子的同伴。
這種相遇是一種幸運,它讓我覺得,時光過去,我尚未老,能與我的孩子聯結人生。
《微笑的魚》
1998年,幾米創作了第一本書《森林里的秘密》,至今20年整了。當初為了尋這本書,很費了我一陣功夫。
今天這篇小文,紀念一下我們曾經或歡樂、或任性、或優雅、或恣意的青蔥人生。
希望我們都能不忘初心,歸來仍是少年。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想要幾米的書,給大家準備了兩套:一套是特別適合為孩子收藏的;另一套是適合我們留念,孩子大點也可以看的。
先說適合孩子的:《我不是完美小孩》系列,共4冊。包括《我不是完美小孩》《真的假的啊?》《擁抱》《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有受不了擁抱的獅子:
最后被擁抱治愈:
有通過名人之口向孩子介紹閱讀,但只說一句話:
結果整本書變成了一個好書錄,孩子可以按圖索驥:
這套書的定價是定價是192元,我們的團購價是134.4元。我給大家爭取了額外福利,前50名贈送背書的帆布袋,50-100名贈送幾米20周年紀念膠帶紙。
適合我們留念,孩子大點也可以看的:幾米經典繪本20周年典藏版,共3冊。包括:《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地下鐵》。
這套書從開本、裝幀、用紙全部重新設計,做了很多改進。例如老版書采用膠裝,書中縫處看不到。這套書采用裸背裝幀,可以完全平攤。左右畫面完美融合,欣賞到繪本每個角落。
每本書的封面拆開都是一張小海報。壓在桌下,貼在墻上都是搶眼的裝飾品。海報背面是每部作品的創作故事。你會更理解幾米的童心,為他感動。
這套書原價198元,團購價139元包郵。喜歡的爸爸媽媽可以掃碼進微店購買:
在公眾號內回復花時間,看更多繪本深度解析!
↓↓↓ 點閱讀原文,進微店看游世界好書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