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詩友就打油詩的押韻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各自發表了不少意見。這是好的現象,對我們寫作打油詩無疑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對提高打油詩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就結合詩友們的打油詩作品,說說打油詩押韻的特點及其他一些問題。
什么是打油詩?
1、 打油詩是古體詩的一種
古代文體,從有韻無韻方面來劃分,分為兩類:有韻的叫韻文,無韻的叫散文(并非現代意義上的散文)。韻文包括詩、詞、曲等。散文包括表、奏、檄、四書五經中的大部分內容(詩經除外)以及后來出現的小品文(相當于現代的散文)、小說等。
古體詩,簡要說來,包括先秦時期的詩經、戰國時期的楚辭、漢魏六朝時期的樂府、唐宋時期的格律詩及打油詩(包括順口溜、民謠、童謠等)等。詩歌發展到格律時期,各種要求愈趨嚴格,如平仄、對仗、粘連等。這些要求,打油詩可以不必顧忌。
2、打油詩(包括順口溜、民謠、童謠等),一直以來,以形式簡單、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為廣大民間老百姓所喜愛。
打油詩的特點——押韻
打油詩的特點基本可歸納為:句式整齊,基本押韻,語言通俗,生活氣息濃厚等。
句式整齊。指每首詩四句、六句、八句等;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等。當然,整齊中也允許有變化,但這種變化也是有一定規則的。
作為韻文之一的古體詩,必須押韻,讀起來才會產生音韻方面的美感。(即使是不要求押韻的現代新詩、自由詩,很多作者也比較注意詩句的韻律問題。)格律詩的韻律要求是比較嚴格的,而包括打油詩在內的其他詩歌則不太嚴格,所以說是“基本押韻”即可。但必須強調一句:必須押韻。那種以為打油詩可以不押韻的說法,是不對的。
古人為了便于詩作者掌握好韻律,編寫了若干有關韻律方面的書籍。如《切韻》《唐韻》《廣韻》《集韻》《佩文詩韻》等。這些古代韻書中的內容,對于我們現代一般人的閱讀和理解,都有相當的困難。加上古今音韻變化較大,古人對音韻類型的劃分與今人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現在寫作打油詩的,可以不必管它。
現在我們寫作打油詩及其他其他形式的古體詩、現代詩,音韻方面,主要以國家正式頒布的普通話和漢語拼音方案為準(注意避免受到各地方言發音的干擾)。
押韻,規范的表述是:押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或相近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有的詩友誤寫為韻角)。
寫作打油詩要做到押韻或基本押韻,一定要掌握好漢語拼音中的韻母表。這是詩友們在讀中小學時就學過的。即使忘了,現在復習起來應該也不太難。
漢語拼音的韻母表(有幾種不同的版本,略有差別。現按比較權威的《新華字典》韻母表,共三十五個):
a、 o、 e、 i 、u 、ü 、ai 、ei、 uei、 ao、 ou 、iou、 ie 、üe、 an、 en、 in、 uen、 ün 、ang、 eng、 ing、 ong、ia、ua、uo、uai、iao、ian、uan、üan、iang、uang、ueng、iong 。
注:iou、uei、uen前面加聲母時,要寫成iu、ui、un。
不同的字,如果韻母完全相同,那就是“完全押韻”。如果韻母不完全相同、但讀音近似的,也可相押,叫做“基本押韻”,如i 、ü 、ei、 ui之間,o、 e、ou 之間,en、 in、 un、 ün 、eng、 ing之間。
應注意的是,有的韻母看起來有所不同,但它們最終的讀音是屬于同一韻母,因此是完全相押的,如a、ia、ua,最終讀音是“a”;其他如o、uo/ai、uai/ei、uei/ao、iao/ou、iou/an、ian、uan、üan/en、uen/ang、iang、uang/ong、iong等。最終韻母,也叫元韻母(共有二十三個,即上面韻母表前面的二十三個。有的版本把er也算上,共二十四個)。元者,最基本、最原始之意也。
選擇押韻時,有的韻字較多,比較好押,如發a、an、ang等音的,一般稱為寬韻;有的韻字較少,如發e、ei、ü等音的,一般稱為窄韻。我們在寫作時,可盡量選用寬韻字來押韻,這樣好押一點。
打油詩押韻,要求在雙句的最后一個字上。記住,是雙句。過去有一種說法,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就是說的這個意思。但要注意,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但能押最好押上,特別是詩句較少的短詩。如實在不好押,也就算了。
詩友們的作品,大多能做到完全押韻或基本押韻,但也有一些押得不夠好的。下面就這兩種情況都試各舉數例說明(順便也對詩作作一點簡評)。
打油詩押得好和較好的:
老馬:
整天忙得前后跳,
沒啥空閑進油校。
每天打上兩首油,
好似炒菜放調料。
第一、二、四句的“跳、校、料”,韻母都是iao,相押。(此詩反映百姓日常生活,比喻形象,態度樂觀、豁達,值得點贊。)
人生如朝露:
朝露活在世俗外,
養的姑娘也奇怪。
小女將來若配郎,
只重人品不重財。
第一、二、四句的“外、怪、財”,韻母分別為wai(uai)、uai、ai,它們的最終韻母(元韻母)都是ai,相押。(此詩能以藝術形式表達正能量,警醒世人,值得點贊。)
春風:
出門總愛把花看,
花兒開的(得)比我艷。
從不與花去比美,
活成陽光也燦爛。
第一、二、四句的“看、艷、爛”,韻母分別為an、yan(ian)、an,它們的最終韻母(元韻母)都是an,相押。(此詩境界開闊,特別是結尾句,有新意,有韻味,值得點贊。)
劉潭江:
十五月亮十六圓,
去買車票忘帶錢。
掃個微信沒信號,
坐在地上喊老天。
第一、二、四句的“圓、錢、天”,韻母分別為yuan(üan)、ian、ian,,它們的最終韻母(元韻母)都是an,相押。(此詩以現代科技與百姓日常生活相碰撞而體現幽默感,語句詼諧,值得點贊。)
打油詩沒有押上的:
老馬:
那次約她散步,
心里好似撞兔。
小手不敢亂拉,
兩人湖邊傻坐。
第二、四句的“兔、坐”,韻母分別為u、uo ,沒有押上。
人生如朝露:
常言好事多磨,
好的都在后頭。
阿云人中翹楚,
不愁沒有老婆。
第二、四句的“頭、婆”,韻母分別為ou、o ,沒有押上。
春風:
打開抽屜看情詩,
想起那年那一日。
他送我半本日記,
至今讀來仍想哭。
第二、四句的“日、哭”,韻母分別為i、u ,沒有押上。(順便說一下,這首詩的句式結構也有點問題,第一、二、四句是2+2+3,第三句則是3+2+2,不一致,因此讀來有些拗口,不太順溜。詩的結構問題,也應引起詩友們的注意。)
劉潭江:
回家過年心發慌,
身上沒錢怎么辦?
到了家鄉怕被笑,
錢包里頭用紙裝。
第二、四句的“辦、裝”,韻母分別為an、uang ,沒有押上。
另外,再看一首一米陽光的詩:
摩托壞了兄別急,
為弟幫你去修理。
只是時間有點長,
趕到恐怕明后晌。
表面上看,第二、四句沒有押上韻(i、 ang )。其實,這是一首轉韻詩。即第一、二句押韻(急、理,韻母都是i),第三、四句韻變了,押了另一個韻(長、晌,韻母都是ang )。
整首詩從頭到尾只用一個韻的,叫一韻到底;中間韻轉換了的,叫轉韻,也叫換韻。但要注意,轉韻多用在詩句較多的作品里,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長詩中。較短的詩作,一般不用轉韻,像這首短詩,還是用一韻到底為好。
有的詩友喜歡句句押韻,其實,只有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才可以句句押韻。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句句押韻的。否則,就會失去詩句在韻律、音調方面的“變化”“鏗鏘”等特點。
只要懂得了押韻的基本道理,并在實踐中多加注意,不久就會掌握好押韻的基本技巧的。
打油詩的文學藝術性
打油詩也是詩,除通俗易懂的特點外,也要講究修辭的多樣、內涵的深厚、意境的新穎、思想的深邃等。打油詩并非只是簡單的大白話,更不能是枯燥乏味的標語口號、了無新意的心靈雞湯、重復別人的話語等等。
寫作打油詩,入門不難,提高不易。如能在文化、文學、特別是古典詩詞方面有一定的修養和功底,對寫出較高水平的打油詩,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起碼,像《唐詩三百首》這樣的詩集,是應該多讀一下的。
老樹、大曾等人的打油詩,之所以能做到比較有“味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本身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修養。他們的打油詩,表面上詞語十分通俗,但在內涵上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打油詩了。(當然,最近也有詩友敏銳地看出,他們的詩作,已出現了題材過于狹窄等方面的問題。)
一首完整的詩,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形式方面的(句式、音韻、語句結構等),也有內容方面的(描寫對象、題材選擇等),還有內涵、詩趣、意蘊、境界等方面的。一首好的打油詩,一定是這諸多方面的完美結合。
出現錯別字和亂用標點符號,好像不算大問題,但恰恰是不算大問題的問題,會毀了詩友們花了大力氣建造好的漂亮房屋。因此,詩作寫好后,最好多檢查兩遍,再發出去。
打油詩,既要語句通俗、生活氣息濃厚(不故弄風雅,不裝腔作勢,不使用生僻的詞語,不半通不通地講究什么平仄對仗之類的格律),又要意趣盎然,意蘊深厚(不一覽無余,啥話都說盡,不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才算是一首好的打油詩。
通俗易懂,口語入詩,明白如話,貼近生活,是打油詩最顯著的特點。但通俗易懂不等于白開水一碗,淡而無味。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含蓄有味,別人讀起來才有味道。
打油詩詩人的成長之路
寫得快,寫得多,初學階段容易做到。這當然也是一件好事。但寫到一定階段、一定程度后,就要注意詩的質量了。這時,寧可慢一點,少一點,也要爭取寫出高質量的詩作。對于已有一定基礎和水平的作者來說,與其十首平常一般,不如一首亮麗精彩。
我們寫出的詩,不一定每一首都是好詩,但一定要以寫好詩的標準和精神來寫每一首詩。
任何一種文藝作品,都是包括形式、內容和風格三個方面的,三位一體,不可分離。因此,無論是繼承還是創新,往往都涉及到這三個方面(盡管在某種情況下對其中一個或兩個方面有所側重)。
由于時代、社會的變化等方面的原因,我們現在寫作的打油詩,與傳統的打油詩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在形式、內容和風格等方面,具有若干新的特點。我把現在的這些作品稱為現代“新打油詩”。關于這方面的分析,以后可專門論述。
模仿別人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但自我創新才是寫作的最終目標。從自發到自覺,從習作到創作,是有著較長、較難的一段路程的。路程雖然曲折,但通過努力是能夠到達的。詩友們加油!
道理好說,做到不易。本人也正在現代“新打油詩”創作的路上努力。愿與詩友們共勉。
以上有關打油詩的特點及其他方面的看法和意見,不一定正確,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