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秋色,最美人間!
仰望最高遠的天,觀賞最恬淡的云,凝視最柔情的水,聆聽最美妙的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不言不語的處暑,何嘗不是最悠游自在的人間。
處暑
李守白-海派重彩-《秋韻尚賢坊》2009年
如果說立秋后,暑氣仍很重,秋意還不夠濃,那么從今日起,秋意想必就會慢慢多起來。
因為處暑,也為出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曾有言: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時節的到來,表示炎熱的暑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即將到來。
李守白-海派重彩-《秋宴圖》2009年
處暑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簡單來說就是天氣轉涼,到了五谷豐收的時候,真正的秋天它來了。
和其它季節不一樣,處暑后的秋天,豁達清凈。盡管它沒有春的活潑夏的熱烈冬的安靜,但它總可以讓人思緒飄揚……
漫步在街道上,望著繽紛的落葉,它就像四季留給摯愛的那抹嫣然一笑,只為在紅塵中賭你芳心如故;它就像親友離別時的淚水,肆意流淌只為看到更湛藍的蒼穹;它雖然凋零又盡管蕭瑟,但它卻把那份傷感演繹得如此的讓人懷念……
李守白-海派重彩-《庭院秋色》2008年
處暑就像是秋天的一個訊號,告訴我們季節的輪替不是慢慢來的,而是突然而至。
古人常說一葉知秋,又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意思便是如此。
比如白居易的《微雨夜行》: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覺衣裳濕,無點亦無聲。
此間秋涼,寂寞無聲,只是一夜之隔,但已然翻天覆地。
李守白-海派重彩-《人杰地靈-秋韻(葉)》2008年
處暑之后,山河照人。
斜陽,煙嵐,遠山,秋水,蒼鷹,就像一幅絕美的畫卷。那禪意,縱使再高明的畫家也表現不出,它超凡脫俗的美,正如人間一場醉。讓人著迷,引人沉醉。
處暑之后,秋色入夢。
一點微涼,幾番風味。秋之蓮,秋之蟬,秋之雨,皆有一種美人遲暮之感,一種凋零的破碎,一種殘缺的靜美。
李守白-海派重彩-《秋韻》2007年
時間至此,亦有另外一番輪回。
夏盡,秋來。
李守白-海派重彩-《秋色》2007年
處暑有很多習俗,比如祭祖迎秋。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
此外處暑過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間。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有出游迎秋之意。
李守白-海派重彩-《秋天》2007年
總而言之,處暑時節十分宜人。
正所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于今處暑日,就讓我們一起悠閑地向這個夏天道個別吧。
藝術家李守白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當代重彩畫家,海派剪紙藝術大師。現為中國民協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上海華東師大、上海工藝美院客座教授。非遺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先后在國內外多地舉辦展會和參展;摘取包括中國文化部文化遺產日獎、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山花獎等在內的10多個金獎;被世界多國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 版權說明 ·
相關圖片來自于李守白與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 END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