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汪曾祺
【適用主題】
熱愛生活,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茍且,不被繁華喧囂迷惑,保持本心等主題。如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
【示例】時間告訴我們,生活的態度應該是這樣的:身陷泥濘之中,保持一顆向陽的心,在污濁之中留一片溫柔凈土;身迷繁華之地,保持一顆干凈的心,在喧囂之中辟一處空山幽谷。
2.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余溫。——黑格爾《美學》
【適用主題】
歷史與現實,以史明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等立意,如2017年全國卷二《讀名句的感觸和思考》,2017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示例】黑格爾說: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余溫。歷史的輝煌會隨著時間的前進,湮滅于歷史的長河里。然而,如果歷史是過去,過去里一定有你要汲取的養分,而這養分又剛好溫暖你迷茫困頓的心靈。歷史的灰燼散去、它留下了它的余溫。當余溫流入時光的長河里,滋潤著那些破碎的時代之心,它便是最好的養料。
3.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韓愈
【適用主題】
追求夢想,腳踏實地,不說空話,實干等,如2015年福建卷《路》,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示例】魯迅曾說過: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一個人有理想是可貴的,但是否能夠腳踏實地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又是難以輕易下定論的。
人人都可以自詡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實行者,與其做語言上的巨人,不如成為一個行動上的實力派。
4.浮舟滄海,立馬昆侖。——周恩來
【適用主題】
氣魄雄健,豪情奔放,為中國崛起而奮斗等作文立意,比如2017年全國卷《中國關鍵詞》,2017年北京卷《共和國,我為你拍照》。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大海上劃船,在昆侖山處立馬。
【示例】殫精竭慮的革命家誓要浮舟滄海,立馬昆侖。此番豪言萬丈,猶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5.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王勃《山中》
【適用主題】
思念故鄉,家國情懷,愛國熱情等,如2019年天津卷《個人與國家的關系》,2012年江蘇卷《憂與愛》。
【示例】遠游之人,無一不思念遠方的家鄉,在蕭瑟的秋季,在寒冷的冬天,這一份思鄉之情仿佛變得更加沉重,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遠方的游子啊,你何時才能歸去,去看看故鄉的草,故鄉的木,故鄉的人,不用再在夢里,一遍一遍地呼喊他們的名字。
6.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曹植《求自試表》
【適用主題】
平凡與偉大,奉獻精神,積累點滴的力量等,如2018年全國卷一《2035年時光機》。
【示例】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做著什么樣的工作,都可以通過勞動的堅實付出,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正如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推動社會進步的,正是每一個平凡人的勞動付出啊!
7.凡事一知半解,卻夸夸其談、品頭論足,必令聽者聞之生厭。——吉田兼好《徒然草》
【適用主題】
關于反思網絡暴力,討論真相與流言,對八卦言論的反思,在繁雜的信息中學會獨立思考等作文立意。如2015年重慶卷《等待》,2010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等。
【示例】凡事一知半解,卻夸夸其談、品頭論足,必令聽者聞之生厭。吉田兼好這一席話,就是對那些營銷號們最好的回應。為了博取眼球,不遺余力地去煽動其他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這才是最大的惡。
8.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張居正《論時政疏》,
【適用主題】
保護環境,用之有度,長遠目光等,如2010年江蘇卷《綠色生活》。
【示例】明朝首輔張居正曾經說過: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今天雖然我們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十分豐富,但我們生存的環境也遭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因此,我國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從上海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我們從小被教育要節約每一滴水……有所節制,才能可持續發展。
9.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余秀華《月光落在左手上》
【適用主題】
在挫折中汲取成長的力量,正確對待苦難,換個角度看問題等,如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屬于他》。
【示例】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詩人余秀華面對身體的缺憾和現實的苦難,勇敢地自渡于生命的迷津。她以詩為盾,馱住了無數次人生的日落,在漫漫黑夜里施施而行,最終心升明月,照見了自我的世界,并且那明媚的光亮毫不遜色于太陽。
10.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余光中
【適用主題】
適用于表達對夢想、逆境中不妥協,孤勇前行的決心與希冀等立意。
【示例】行走世間,既要做勇猛的虎,也要細嗅路邊的薔薇。行至難處時,學會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飛過海岸,閃閃發光。
11.歲月送給我苦難,也隨贈我清醒與冷靜。——畢淑敏
【適用主題】
對時間歲月流逝思考,珍惜時間,在反思中成長等,如2011年安徽卷《時間在流逝》。
【示例】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時間的流逝是一種悲哀與遺憾,因為那意味著失去和衰敗。然而,從出生到死亡,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又何嘗不是得到更多呢?
歲月送給我們快樂的體驗,送給我們苦難的磨礪,也隨贈我們清醒與冷靜,穩重與內斂。這些是時間的禮物,不經歷風霜,我們依舊是那個毛頭小孩。時間在流逝,我們也在不斷地得到。
12.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魯迅《而已集》
【適用主題】
為自己而活,自尊自愛等主題。
【示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其實并不能做到相通,有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彼此的關系而自欺欺人,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我們不可能也不必時時與他人產生共鳴,也不必時時響應他人的情緒、訴求,做自己就好。
13.所謂理解,通常不過是誤解的總合。——村上春樹《斯普特尼克戀人》
【適用主題】
適用于大眾言論,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等主題。
【示例】自以為是的理解,是許多網民常犯的錯誤。網絡事件中,不乏令人咋舌的反轉結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所謂真相,不過只是事物的一個方面。村上春樹說:所謂理解,通常不過是誤解的總合。互聯網的曝光使社會事件獲得更多的關注,但我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從,不偏信。
14.既然今天,沒人識得星星一顆,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輪。——汪國真《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適用主題】
相信未來,相信自我,厚積薄發,在積累中成長等,如2018天津卷《器》,2017年全國卷二《讀名句的感觸和思考》,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諧自我》。
【示例】現在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可貴的經驗,學會在泥潭中仰望星空,學會在黑暗中守望光明,學會接受生活的挑戰。既然今天,沒人識得星星一顆,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輪。成長的過程不免艱難迷茫,但是迷霧總是懼怕陽光,我們應勇往直前,沖破牢籠開拓屬于自己的天地。
15.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余秋雨《文化苦旅》
【適用主題】
包括歷史的沉淀、小人物的逆襲、傳統文化的思考、青春的志向與追求、平凡與偉大等作文立意,比如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2015年《誰更具風采》,2012年北京卷《火車巡邏員的故事》等。
【示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大時代中的一員,時代之宏大與我們個人之渺小形成鮮明對比。也許,在綿延無盡的時間長河中,我們所經歷的這場疫情只是全人類綿延歷史中短暫的一段災難.
但是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里,病毒猶如大山,也許轉瞬間便可奪人性命,讓家庭經歷生離死別,讓無辜的生命逝去。在大時代中,每一個渺小的我們,要以全心的熱愛擁抱這個時代,更要熱愛自己;要以認真的態度珍惜這個時代,更要珍惜自己。
16.性靈彰道著,文骨載風儀。——梁漱溟《究元決疑論》
【適用主題】
文章與人品的關系,文學與人性等,如2015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示例】性靈彰道著,文骨載風儀。這是梁漱溟先生在《究元決疑論》中對我輩殷殷的企盼,文品與人品,相互映襯。寫作者應謹記期盼,心懷責任感,純潔正直,保持文學的純潔性。
17.記錄是為了「記住」,不怨才能「不忘」。——《新京報》
【適用主題】
銘記歷史,以史為鑒,討論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歷史與發展等主題,如2015年北京卷《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示例】歷史在所有中華兒女的血液中涌動,為群體烙下了獨特的生命印記。記錄是為了‘記住’,不怨才能‘不忘’。這段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銘刻著我們的來處,亦指明了去處。而仇恨是懦弱者的盾牌,更是另一場悲劇的溫床,除了嚙噬人心外,再無其他。
18.文明就是老人明知道自己無法享受它的陰涼,卻依然去植樹。——希臘諺語
【適用主題】
文明,美德,文化傳承等,如2019年上海卷《認識中國味》,2017年浙江卷《人生的三本大書》,2014年北京卷《老規矩》。
【示例】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文明的重要性,追求文明的延續。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呢?希臘有一則諺語是這么說的:文明就是老人明知道自己無法享受它的陰涼,卻依然去植樹。或許正如這則希臘諺語所言,奉獻,閃爍著人性之美的光輝,而美德的代代傳承也正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
19.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余光中
【適用主題】
用來抒發堅定的情感,表達對夢想、逆境中不妥協,孤勇前行的決心與希冀。
【示例】行走世間,既要做勇猛的虎,也要細嗅路邊的薔薇。行至難處時,學會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飛過海岸,閃閃發光。
20.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汪國真《只要明天還在》
【適用主題】
適用于人生不可能處處是困境,困難終將會過去;抒寫樂觀積極的心態等作文立意,如2011年四川卷《總有一種期待》。
【示例】只要春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人生一世,難免有波折。成大事者,必然要忍他人所不能忍,經歷他人所未曾經歷的困苦。
21.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汪曾祺
【適用主題】
熱愛生活,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茍且,不被繁華喧囂迷惑,保持本心等主題,如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
【示例】時間告訴我們,生活的態度應該是這樣的:身陷泥濘之中,保持一顆向陽的心,在污濁之中留一片溫柔凈土;身迷繁華之地,保持一顆干凈的心,在喧囂之中辟一處空山幽谷。
22.凡事一知半解,卻夸夸其談、品頭論足,必令聽者聞之生厭。——吉田兼好《徒然草》
【適用主題】
關于反思網絡暴力,討論真相與流言,對八卦言論的反思,在繁雜的信息中學會獨立思考等作文立意。如2015年重慶卷《等待》,2010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等。
【示例】凡事一知半解,卻夸夸其談、品頭論足,必令聽者聞之生厭。吉田兼好這一席話,就是對那些營銷號們最好的回應。為了博取眼球,不遺余力地去煽動其他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這才是最大的惡。
23.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韓愈《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適用主題】
追求夢想,腳踏實地,不說空話,實干等,如2015年福建卷《路》,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示例】魯迅曾說過: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一個人有理想是可貴的,但是否能夠腳踏實地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又是難以輕易下定論的。人人都可以自詡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實行者,與其做語言上的巨人,不如成為一個行動上的實力派。
24.命運如同海風,吹著青春的舟飄搖地曲折地渡過了時間的海。——冰心《春水》
【適用主題】
未來與前途,青春的考驗,不懼挫折等,如2014年江蘇卷《關于不朽的理解》,2013年浙江卷《三句話看童心》。
【示例】命運可怕嗎?并不,命運不過是青春之舟渡過時間海的一陣風,風雨飄搖,卻終究無法阻擋小舟的前行。在命運面前,我們可能前進得有些慢,有些搖擺不定,但只要緊緊握住手中的櫓,目視前方,也就無畏風雨。一個人的命運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讓我們可貴的青春和未知的未來盡數屈服于命運的腳下,而要學會主宰命運,讓青春這艘有點脆弱的小舟乘著命運之風,破浪前行。
25.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張居正
【適用主題】
保護環境,用之有度,長遠目光等,如2010年江蘇卷《綠色生活》。
【示例】明朝首輔張居正曾經說過: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今天雖然我們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十分豐富,但我們生存的環境也遭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因此,我國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從上海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我們從小被教育要節約每一滴水……有所節制,才能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