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里,全國各地的風俗也大徑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風俗 —吃粽子,是端午節里的一個重要的主題。

關于粽子的來源和粽子的品種決定了端午節性質和價值。端午節雖然是傳統佳節但意義不同與春節、元宵節等其它節日。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眾所周知,屈原原是楚國的大臣,在位時勤政愛民、愛國,后遭奸臣的排擠,被免職流放。公元前278年,秦滅楚。當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滅亡,悲痛欲絕,投身汨羅江自殺。老百姓害怕江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包粽子和煮雞蛋扔到江中喂魚蝦。其實這也是老百姓對屈原哀悼的一種方式。所以說,端午節就是屈原的哀悼日,就好比清明節,相互之間不能用“快樂”來祝福,可以用“安康”一詞來祝愿。
網友們,要記住了喲,中華民族的每個傳統佳節都有不同的寓意,要學會正確使用每一個祝詞,這樣才能顯示出你的文化底缊,不鬧出笑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