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名單涵蓋經濟、科研、教育、文化、國防、體育等各領域和系統,其中民營企業家成為主力,共有家電、互聯網、汽車等領域17人上榜,分別是:馬萬祺、馬云、馬化騰、王寬誠、劉永好、李書福、李東生、李彥宏、步鑫生、何享健、張瑞敏、南存輝、柳傳志、倪潤峰、魯冠球、曾憲梓、霍英東。
財視傳媒統計發現,上榜的17人均為其所在領域的佼佼者,且身家不菲,總額遠超萬億。
馬萬祺:澳門三大家族之一,身家過億
出身商人世家,馬萬祺18歲就自立門戶,開辦糖廠,24歲即成為澳門工商界的代表人物。20世紀50年代,他在澳門從事房地產業和工業投資,同時經營進出口貿易,發展與內地的經貿活動,逐漸成為澳門三大家族中最早崛起的一家。
與其他兩大家族——何厚鏵的何家、崔世安的崔家不同的是,馬家面對媒體時相對低調,極少透露家族財富,具體數字無法得知。但是,從《南方都市報》2013年的相關報道中,或可窺見此家族的財富一角。
報道稱,馬家第二代中,馬有恒共申報了69套物業,還在14間公司出資、參股,如昌華行企業投資有限公司、澳門水泥廠有限公司等等;馬有禮申報了15套房產,還在新建華建筑置業有限公司等約20間公司出資、參股;馬有友共申報了5套住宅,均用作自住,還在宜發物業、大華行等11間公司出資、參股。馬家第三代馬志毅共有3間香港物業單位,還在澳門泊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9間公司出資、參股。
馬云:“中國的沃倫·巴菲特”,身家超2600億元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身家已至390億美元,約合2690.06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第20位。
1999年3月,馬云辭去公職,帶領后來被稱為“十八羅漢”的團隊湊夠50萬元人民幣在杭州創建了阿里巴巴。15年后(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以超過250億美元融資額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IPO。外媒曾評價馬云,認為他是一個像沃倫·巴菲特一樣智慧的人。
馬化騰:中國首富,身家逾3100億元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當前身家已至453億美元,約合3124.61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第17位,為中國首富。
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6年后(2004年),馬化騰即帶領騰訊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王寬誠:30年前出資1億美金支援教育,曾為香港30大富豪之一
1937年,王寬誠在上海開設維大洋行,投資五洲銀行、新匯銀行,與人合營永興地產公司、樣泰輪船公司。日軍占領租界后,他轉移100余萬元資產至重慶,抗戰勝利后返滬,改維大洋行為維大華行。
1947年,王寬誠在香港設立維大洋行有限公司,隨后又創立幸福企業有限公司和其他數 十家有限公司,經營地產、建筑、金融、船務、國際貿易、百貨、食品、木材加工等業務,并在美國、加拿大等國開展商務活動,積資億萬,成為香港當時30 大富豪之一。
1985年,王寬誠曾出資1億美金成立教育基金會,以為中國培養高科技人才。
30多年前的1億美金是什么概念?
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8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40億元人民幣,浙江全省GDP為429億元人民幣。而1985年1月1日,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為1美元兌換2.80元人民幣,1985年人民幣匯率年平均價為100美元兌換293.66元人民幣。
以100美元兌換293.66元人民幣計算,1億美元就是2.9366億人民幣。這意味著,當時的1億美元相當于0.03%的全年GDP,相當于0.6%的浙江全省GDP。
王寬誠之身家可窺一斑。
劉永好:身家超300億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當前身家為49億美元,約合337.91億元人民幣。
1982年,劉永好與自己的三位兄長一道,辭去公職,到四川成都新津縣農村創業。他們變賣手表、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人民幣作為創業初期的投入,六年后,積累了1000萬元,并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隨后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希望集團。
1995年,劉永好四兄弟明晰產權,進行資產重組,分別成立了大陸希望集團、東方希望集團、華西希望集團、南方希望集團(新希望集團),各自在相關領域發展。四大公司總合乃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李書福:身家逾千億,中國十大富豪之一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吉利集團創始人李書福當前身家為153億美元,約合1055.12億元人民幣,排在中國第10位。
1986年,李書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開始創業歷程,隨后1993年進入摩托車制造業,并于1997年進入汽車制造業。作為中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1999年底,吉利集團員工發展到近萬人,總資產20多億元,年銷收入30多億元。
2010年3月,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沃爾沃;今年2月,又以約90億美元拿下戴姆勒大股東。一系列動作不僅讓吉利進一步發展,也讓李書福、李星星父子的財富不斷攀升。
李東生:“鷹的重生”,身家超十億
對于TCL集團的掌門人李東升而言,財富似乎唾手可得。
據悉,李東生目前個人擁有TCL集團4.71%的股份,按照昨日收盤329.26億的總市值計算,其手中股份價值約為15.51億元。
1996年底,李東生出任TCL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2004年,TCL先后完成了對彩電巨頭法國湯姆遜公司、阿爾卡特公司手機業務的并購。這兩次國際并購讓TCL揚名全球,李東生也登上了美國《財富》雜志封面,被授予“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稱號。
但同樣是這兩次并購,一度將TCL拖進了泥沼。李東生遭遇了他人生的敦刻爾克戰,“困難和挑戰非常大,差點沒活過來”,這是那段灰暗時間留給他的記憶。
2006年6月,李東生寫下了《鷹的重生》,這篇文章很快流傳于世,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為坦誠的企業家文章之一,其中的閃光之處在于,一位曾登上《財富》雜志封面的企業家,敢于公開檢討自我的勇氣。
李彥宏:“最漂亮”CEO,身家逾800億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當前身家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7.54億元。
1991年,李彥宏從北京大學專業后,便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1999年,李彥宏啟程回國,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百度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百度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5年,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并成為首家進入納斯達克成分股的中國公司。
除了事業上的成功,李彥宏的長相也被廣為稱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在公開場合稱贊其“長得很漂亮,像明星一樣”。
步鑫生:“神話”締造者
步鑫生曾任浙江省海鹽襯衫總廠廠長、黨支部副書記,海鹽縣二輕總公司副經理。在他的帶領下,小廠打破“大鍋飯”,進行全面改革,使這個小廠的產品暢銷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成為全省一流的專業襯衫廠。
20世紀80年代初,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使企業迅速發展,其獨創精神開風氣之先,得到了黨中央和浙江省委的肯定與推廣,“步鑫生神話”由此轟動全國,成為198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家。
但由于種種原因,他晚年生活得并不富裕,所以暫不把其計入總額。
何享健:佛山第一富有家族,身家約1400億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美的創始人何享健身家20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6.14億元,排在中國富豪榜第6位。
1968年,何享健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制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1992年何享健毅然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使美的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
張瑞敏:身家成謎,但一定豐厚
一直以來,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的身家都是個謎。但就從海爾目前來看,其銷量口碑都還不錯,張瑞敏的身家應該比較豐厚。
胡潤研究院此前也曾對此作出解釋:由于隱身在職工持股會之后,我們依舊無法評估海爾的張瑞敏的財富。但無法否認的是,以他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控制著大量的財富與資源。
1984年,張瑞敏臨危受命,接任當時已經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在他的帶領下,海爾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跨國集團。“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案例被寫入美國哈佛商學院案例庫,張瑞敏也因此成為首位登上哈佛講壇的中國企業家。
南存輝:從修鞋匠到實業家,身家約百億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正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南存輝身家為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55億元。
南存輝13歲初中剛畢業,父親因傷臥床不起。作為長子,南存輝輟學子承父業,成為了一個走街串巷的小鞋匠。上個世紀80年代初,柳市掀起一陣低壓電器創業潮。1984年南存輝他與朋友一起投資5萬元,在喧鬧的柳市街上因陋就簡辦起了一個“求精開關廠”,開始了他在電氣事業里的艱難跋涉。
1991年,“求精開關廠”解體后,南存輝吸收弟弟、妹夫等家族成員入股,組建了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南存輝個人占股60%以上。到1993年,正泰的年銷售收入達到5000多萬元。隨著不斷發展,他逐步淡化集團內部的家族色彩,發展成為了一個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
柳傳志:身家不到6億?
柳傳志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不過已在2011年卸任。關于柳傳志身家的傳言非常多,網上稱柳傳志在聯想控股持股3.4%,是聯想最大的自然股東,折算成紙面財富約為五十億,不過柳傳志本人隨后親自辟謠自己在聯系集團的股份連1%都不到。
截止昨日收盤,聯想市值為657.2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80.06億元,如果按照1%的持股比例來算,柳傳志的身家為5.80億元。
柳傳志作為聯想集團創始人,身家僅為6億元不到,恐怕很多人都難以相信。但也不排除他在采訪中所說的話有過度的謙虛和低調的可能。
1984年,40歲的柳傳志下定決心,終于在中科院計算所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的前身)。1988年,柳傳志和幾個人來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聯想。1997年北京聯想與香港聯想合并,柳傳志出任聯想集團主席。2004年時曾辭去集團董事長一職,但五年后再度出山,幫助聯想度過了難關。
倪潤峰:“最便宜的企業家”
1985年,倪潤峰任長虹電視機廠廠長,1988年任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自倪潤峰執掌長虹以來,這家只有三四千萬元資產的地方軍工廠一躍成為“彩電大王”,品牌價值迅速攀升至261億元,位居中國電子行業第一;企業凈資產從1984年的0.4億元增長到142億元,增長350多倍。長虹幾乎成為中國家電的代名詞。
但報道顯示,在離開四川長虹之前,倪潤峰只有20萬年薪和26408股長虹股票,按昨日收盤價每股2.42元計算,這些股票的價格僅為6.39萬元。此外,還有傳聞說倪潤峰僅持有四川長虹股票7900股。
不管是上述哪種,倪潤峰的身家可能都不太高。這一點,似乎還得到過倪潤峰本人的印證。2003年初,他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一句飽含深意的話,“管理層持股長虹還談不上,我們沒有別人幸運。”
經濟學家周其仁說過,“我們有世界上最昂貴的企業制度和最便宜的企業家”,似是送給倪潤峰的。
魯冠球:名下股票市值遠超300億,家族財富約500億
1969年7月,魯冠球帶領6名農民集資4000元,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廠(萬向集團前身),40多年后,這個生產農業機械的小作坊已發展成為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集團。
迄今為止,萬向系掌握了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順發恒業等至少4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并參股了民航股份、廣汽集團、中色股份等18家A股、港股公司;布局了頌大教育、商安信等1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2017年10月26日早間,萬向錢潮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魯冠球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03萬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0.26%,通過萬向集團持有公司股票1.5億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55.52%,合計持股55.78%。
當時,有媒體梳理了萬向控股和參股的上市公司相關公告、三季報、半年報發現,魯冠球個人直接或者通過控股公司間接持有的上市股票有6家,分別為萬向錢潮、萬向德農、中色股份、承德露露、航民股份、順發恒業。而以10月27日的收盤價核算,魯冠球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市值約320億元。
另據2017年胡潤百富榜,魯冠球家族以491億元財富,位列第37位。2018年,在魯冠球不幸逝世之后,“魯偉鼎家族”首次代替“魯冠球家族”躍然紙上,以450億元財富排名第46位。
曾憲梓:廣州最牛勞斯萊斯的車主,身家逾80億
說到金利來,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它的皮帶、領帶、皮包、西服等在國內早已是知名品牌。作為其創辦人,曾憲梓的身家已經超過了80億元。
1974年,香港經濟出現了大蕭條,各種商品紛紛降價出售,而曾憲梓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方面不斷改進領帶的質量,另一方面又獨樹一幟地適當提高價格。結果生意反而出人意外的好起來,當經濟蕭條過后,“金利來”身價倍增,由此開啟了輝煌之路。
事業之外,曾憲梓的車牌號為粵A88888的愛車也備受關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憲梓就買了一臺勞斯萊斯的Silver-Spirit,也就是銀刺,當時售價高達500萬,而且只有知名人士才能購買。
霍英東:身家約300億
2006年2月,《福布斯》發布港澳臺地區富豪排行榜,霍英東以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排在第11位。同年10月,霍英東逝世。
霍英東1923年5月出生于香港,先后當過船上的燒煤工、糖廠的學徒、修建機場的苦力,開過小雜貨店。1948年,遠赴東沙島與人合股做打撈海人草生意。20世紀40年代末,從事海上駁運業務,開始了創業生涯。
20世紀5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工商業興起,對土地和樓宇的市場需求日趨旺盛。他適時創辦立信置業有限公司,開始經營房地產業。他首創分層預售“樓花”和分期付款的經營方式,對香港房地產業的發展貢獻極大。隨后,他又進軍海底采沙業,成為“海沙大王”。
1955年起,他先后創辦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信德船務有限公司等,業務范圍涉及地產、建筑、航運、建材、石油、百貨、旅館、酒樓等,在香港商界嶄露頭角。
1961年,他又和何鴻燊、葉漢等人一同創辦了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對澳門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綜上,粗略估算,上述上榜的17位民營企業家的個人身家之和就遠超萬億。
當然,這些民營企業家能夠被授予“改革先鋒”的稱號,不是因為其締造的個人財富,而是其幾十年如一日的變革和銳意進取的精神。相較而言,這些財富就只是附加值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