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也叫“老黃?!?,通常是指那些非常聽招呼、守規矩,領導說啥就干啥,從來不給領導添麻煩,干工作任勞任怨的人。老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勤懇干工作的同時,不提意見,不提要求,除了認真把工作干好之外,沒有其他過多的想法。
按理說,領導最喜歡的人就是老實人,肯定不會讓老實人吃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吃虧最多的就是老實人。
其實,老實人吃虧,既有客觀環境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畢竟職場不僅僅是工作,還包括其他很多東西,比如權謀和斗爭等。

說說看,你是老實人嗎?
一、初入職場,我們都是老實人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認為只要努力把工作干好,就能在職場上立足,就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肯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閱歷的增加,這種想法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卻是各種復雜現實的想法。
其實,職場一直都是一副復雜現實的模樣,只是初入職場的時候,我們的認識簡單,錯誤地以為職場也很簡單。比如,你也曾一腔熱血、滿懷激情,為了工作可以廢寢忘食、不舍晝夜。其實,不是職場改變了我們,而是隨著對職場的認識的深刻,自己改變了想法和認知。
在前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對我觸動很大,也因為這件事情,我開始真正了解職場,真正看透體制內的“游戲規則”。
前年年初,單位空缺了一個副科長的位子,上級讓單位上報建議人選。對照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人選雖然只有老李一個,但是老李一直和單位領導關系不和,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不想干了的想法,工作上也是渾渾噩噩,推一下動一下。
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則,單位本可以打破規則,推薦其他工作更好的同志,然而單位最終還是推薦了老李。這讓很多人非常心寒,當然也包括我。
在大會小會上,領導經常講要大力弘揚“老黃?!本?,讓那些真正實干的人得到肯定和實惠。但是,推薦老李的事情卻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李都不想干了,還要推薦他提拔晉升,真是可笑!
而最諷刺的是,得到提拔的老李依舊是原來的樣子,渾渾噩噩,推一下動一下,每天掛在嘴邊的,還是那句“干個錘子”。
后來,我發現領導的話真心不可信,尤其是會上講的那些話。要知道,領導只要在那個位置上,很多話他就必須那樣講,他雖然很清楚實際上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他就是不能照著實際講。
原來,能不能提拔晉升,工作實績并不是唯一標準,還要看機遇,還要看其他很多方面的東西。如果你以為只要把工作干好了就能進步,那你真的是太天真了。

職場人最大的天真,就是漠視現實。
二、混跡職場,老實人注定要吃虧
常言道,存在即合理。在體制內,每個單位都有那么幾個老實人,干工作的時候,領導最先想到的是他們,但是遇有好事的時候,卻又想不起他們,這真是匪夷所思。
其實,老實人總是吃虧,既有客觀環境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從職場大環境來看,多勞多得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干工作的時候,領導經常會給老實人安排更多的工作,畢竟老實人干活踏實,也不會拒絕領導。領導經常美其名曰能者多勞,并給予老實人諸多褒獎和高帽子,比如“這項工作很重要”“你辦事我最放心”等等。
但是,多勞的老實人往往并沒有多得,甚至還會因為多勞承擔更多的責任。
理論上,多勞多得會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誰多干誰多得,公平公正,這有利于凝聚人心、推動工作。但實際上,很多領導更注重短期利益,會忽視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盡可能地榨取下屬剩余價值,追求整體的利益最大化。
要知道,位置不同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領導不可能站在下屬的角度上,為了下屬的利益放棄自己的利益。除非單位的風氣非常純正,可在體制內,這樣的單位能有幾家?
2.從管理的角度來看,老實人最好安撫。
老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哭不鬧、說啥干啥,不給領導提要求,也不給領導添麻煩,但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很容易被別人利用。
當老實人受到不公待遇的時候,老實人也會生氣郁悶。但是對于領導來說,老實人是最好安撫的,管理的成本最小,畢竟老實人是最不愿頂撞領導的。只要領導稍微安撫一下老實人,老實人馬上就心軟了下來。
人性趨利避害,如果你是領導,面對刺頭和老實人,你更愿意得罪誰?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從人性的角度來考慮,得罪誰的成本低,我們就會本能地去得罪誰。
后來,我發現如果你的善良沒有鋒芒,那你的善良必將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3.從現實工作的需要來看,老實人的能力素質有短板。
體制內的工作不同于體制外,要想在體制內走得長遠,必須具備過硬的綜合能力素質,而不是任何單一方面的能力。否則,體制內就不會有那么多懷才不遇的人了。
老實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老實聽招呼,干工作踏實認真,任何時候都不會做出逾矩之事。但除此之外,老實人就沒有其他優點了,甚至還有非常明顯的缺點。比如說老實人不懂人情世故,再比如說老實人不懂靈活變通。
不善溝通和交際,不懂方法和套路,這決定了老實人只適合當業務骨干,而不適合走上領導崗位。所以,領導也不會把老實人提拔到領導崗位上去。

三、老實人如何才能不吃虧?
其實,很多年前,小編也是一個誠懇實在的老實人,但是當“能者多勞,多勞卻并不能多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我身上以后,我開始反思,不能這樣,要想方設法突破困局。
俗話說得好,如果你改變不了環境,那就只能適應環境。我們不能去抱怨環境不好,也不能去抱怨領導不好,因為吐槽和抱怨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順應規則。
后來,我發現作為老實人,要想不吃虧,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變成一個不老實的人,學會察言觀色,學會靈活變通,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1.面對不公待遇的時候,一定要露出自己的鋒芒。
老實人總是吃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別人欺負你沒有成本。如果別人發現你不好欺負,惹毛了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麻煩,就自然不會欺負你了。
當你受到不公待遇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要妥協,千萬不能一時心軟,放棄了抵抗。俗話說得好,慈不掌兵,義不理財。要知道,心軟的人是不可能走得長遠的,但凡成事之人,大都具有殺伐決斷的膽識和魄力。
2.不僅要埋頭苦干,更要主動和領導搞好關系。
和領導搞好關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話說得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混跡職場一定不要太較真,該迎合領導的時候要拍拍馬屁,該奉承領導的時候也要積極表現。
要知道,在體制內工作,領導具備很大層級優勢,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就是在體制內干工作的辯證法,只有領導覺得你好,你才是真的好。
3.做人不要太實在,凡事多留個心眼。
在體制內工作,做人做事都不能太認真,要知道你越是認真、越是執著,就越是和自己過不去,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就越多。很多時候,你要學會有選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要學會睜著眼睛說瞎話,更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總之,就是要搞清楚體制內的厚黑哲學,也要運用好體制內的游戲規則。
另外,不要輕易相信領導和同事,領導的話至少有一半是忽悠人的,同事的話在遇有利益沖突的時候八成變卦。要知道,任何時候職場都是一個利益交鋒的場所,做到謹言慎行,你就成功了一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