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造就經商意識,漢口在明清時曾是全國物資的主要集散地,所以說湖北人的經商意識是有傳統的。清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中就有一句:“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漢口開埠后,武漢成為‘東方的芝加哥;80、90年代的漢正街曾是國內最大的小商品市場。1992年武漢市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整個廣東省的四倍。后來至今之所以落后長三角和珠三角是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有關。湖北人善變、重開拓而輕守的個性成使得湖北很難有大企業,這個不得不引起重視。
湖北自古多戰事,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幢M歷史興衰、殊死搏斗的湖北人,練就了所謂“權謀”(好聽是聰明,難聽是陰險)善斗的性格。不這樣,他們沒法生存。自先秦楚王“問鼎中原”到“亡秦必楚”的楚漢之爭,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70%的舞臺就在湖北,再到高從誨建南平國再到忽必烈兵陷鄂州,自辛亥革命到北伐軍攻克武昌,自武漢抗日保衛戰到中原突圍再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幾千年的時間內,荊楚大地上空常常硝煙滾滾,戰云密布。特別是歷史上多次農民起義如西漢新市綠林起義,元末紅巾軍起義,清白蓮教起義,還有明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太平天國起義軍多在湖北爆發活動,導致湖北人剛烈、勇敢甚至好斗。此外,即使是文士屈原其了《離騷》中所激蕩的也是不平之鳴、忠直之氣,還有楚楚動人的佳麗王昭君其主動請嫁匈奴,也同樣充滿大無畏的豪情,更有甚者,楚伍子胥掘墓鞭尸無不說明湖北人強悍、激切、忠勇,豪俠之氣溢于言表。特別是近代外國和國內多種勢力無不在爭奪湖北這個碼頭,你方唱罷我方登場,要想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則不得不小心謹慎,乃至隨機應變,久而久之養成了湖北人習慣以復雜的眼光和狡詐的心態看待社會和人生。尤其是漢口開埠后,武漢成為‘東方的芝加哥‘長期受生意人笑迎八方客,內心多機巧,精事故的影響,實實在在給武漢人乃至湖北人帶來濃厚的市儈氣息,性格中難免參雜著不少狹隘的得失觀念。因此,湖北人既不像北方人那樣直率,也不像江浙人那樣細膩,更不像粵港人那樣大膽開放、銳意進取。然而,他們綜合了這一切,形成了一種聰慧有余,創新有余,計較得失,瞻前顧后,形似九頭鳥特色的性格,這就是湖北人的性格,這就是湖北人。
湖北人創造了第一流的大國、第一流的人才、第一流的文化?!暗谝粭l褲子、手套、帽子、毛筆、墨、扇子、折疊床等是在湖北誕生的,湖北自創的斗地主風靡全國 ”最能代表中華文明的發達即湖北文明。中國人的精髓盡在湖北人,中國人的惡習也盡在湖北人。
湖北在2000多年前是楚國腹地,楚人浪漫的性格也是今天湖北人的性格,所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浪漫和嚴謹是相對的,現代企業講究的是嚴格的管理,科學地管理,而浪漫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是優勢,而對一個立志于在商海中做出一番成就的企業家來說,浪漫是缺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