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學的時候,聽說誰有本好題,都當做武功秘籍似的,會想方設法抄幾道。可現在信息發達了,一本本好題擺在孩子面前,卻連看都不看,更別提主動學習了。
近日,有位中學生因為和新冠密切接觸者有過接觸,需要去集中隔離。不僅他本人樂得合不攏嘴,他的同班同學也感謝他,還送給他很多零食。只是因為他和同學們需要隔離,不用上學了。

孩子們一直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和“逼迫”下學習,只覺得學習是在完成任務,完不成老師和家長會不高興,并沒有從心理上認可學習,想要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逼迫”的形式讓孩子學習,自然不會取得好的效果。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孩子喚醒自己學習的內驅力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個方法,一位母親憑借這3個方法,不僅讓她的大女兒取得了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的小兒子也被評為北京海淀區“三好學生”。
1.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為什么說孩子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喚醒學習的內驅力呢?
這是因為,閱讀可以擴充孩子的知識面,孩子讀得越多,他感興趣的內容也就越多,他就會越好奇,想要繼續探索下去。這時不需要給他太多的外力推動,他自己就會去主動探索這個新的世界。
另外,閱讀還可以幫助孩子打造知識基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知識儲備,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和吸收新的知識。
既然孩子閱讀習慣的好處這么多,那么怎樣培養呢?
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策略。
對文字比較敏感的孩子,我們需要為他提供合適的書籍,孩子會很自然地就開啟他的閱讀生涯。
而對于文字不敏感的孩子來說,我們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不能急躁,也不能有功利心。也就是說,要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為主,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看的書,而不是讓孩子通過看書,必須掌握什么知識,記住哪些字。
只要孩子擺脫了看書之外的負擔,就會輕裝上陣,在書的海洋中尋找自己的大秘寶。
2.擴展孩子的涉獵范圍,發現自身的潛在價值
孩子喚醒自己學習內驅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發現和認可自身的潛在價值。這個價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孩子是否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么,是否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
如果孩子本身有價值體驗,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那么他就會感到有挫敗感,也就不再向這個方向努力發展了,那么孩子的內驅力也就消失了。
所以,哪怕是不起眼的活動,只要孩子持續關注,或者表示喜歡,作為大人就要給予認可,并且鼓勵孩子繼續探索。這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大的支持,也是開啟他學習內驅力的關鍵。

那么怎樣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呢?
我們作為家長,可以潛移默化地為孩子創造各種體驗機會,比如有時間的時候,帶孩子去鄰居家串門,到社區義務勞動,到農村體驗生活,到工廠參觀,去集市擺攤等等。這些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新奇的體驗和經歷,他們會在這些經歷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點。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旁觀、了解、幫助孩子,找到他可能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擅長的方面,鼓勵和培養孩子在這方面建立自信。
只要孩子有了興趣點和明確的目標,那么孩子內驅的動力就會源源不斷。
3.助推孩子越過難關
無論孩子的興趣點是什么,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一定會遇到一個困難時期,這是孩子學習內驅力必須跨越的關卡。如果過去了,那么孩子內驅的動力就會爆發出蓬勃的生機。而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喪失了信心,那么孩子的興趣點就有可能就此中斷。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給他鼓勵,或者伸出援手,幫助他跨越難關,讓他重拾繼續探索的信心。

那么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此時家長只需要給予孩子提示和鼓勵,讓孩子親自執行,體驗克服困難的過程。這樣,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會幫助孩子建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
通過助推孩子越過難關,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那么他的內驅力就會驅動自己,繼續向前走下去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