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很多人尤其是孩子,牙齒沒有任何疼痛感,但是,會發現在牙齦上有一個小包塊,我們固執地認為是上火,會吃一些下火的藥物,也許這個小包塊會變小,甚至會消失,過一段時間還會反復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們還會再去清火,甚至吃點消炎藥應付,這樣反反復復還是會不斷發生,甚是煩惱!

我來分析其中的狀況,其實,牙齦上腫個小肉包,不痛也不癢,有時會化膿,這個小肉包會變大成膿包,吃消炎藥或清火藥,膿液流出,膿包變回小肉包,但過一段時間,膿包又出現。這是因為相應的牙齒發生牙髓炎,進一步發展為急性根尖周炎,而出現的狀況。

尤其是兒童這種狀況常見,因為孩子的根尖周的骨組織比較疏松,炎癥形成的膿性物質從骨組織破潰由牙齦排出,就會形成膿包。膿包破潰,膿液排出,炎癥得到控制時,膿包縮身為小肉包。

孩子抵抗力下降或炎癥嚴重時,小肉包又會逐漸增大變身為膿包,通過藥物治療或膿性物質流出,又變回小肉包。如此反復。

根尖周的這個感染病灶,個別孩子會向深部發展,引起更為嚴重的頜面部蜂窩織炎、頜骨骨髓炎等。這個根尖的病灶也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下方恒牙胚的發育,所以要特別注意。

平日我們全身使用消炎藥物,只能控制根尖周的炎癥,對牙齒根管內生長繁殖的細菌完全無效,不能徹底治愈,病灶根管內的細菌會不斷侵犯根尖周組織,反反復復的興風作浪。

所以呢,一旦發現牙齦上的膿包,不管是否疼痛,都應立即見見牙醫,以免發生嚴重的后果。

專業口腔醫生一般會實施根管治療,將根管內的細菌完全消滅,才能徹底治愈牙齦上的膿包。

有的人無法治療或者孩子接近換牙期,在不影響其他牙齒的情況下,也會選擇拔除。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