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哀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人只要一悲傷,心就會顫動,心為君主之官,當君主守不住神時,臣子們就都會亂了。
目又為心之使,心神一亂,眼睛就會亂,液就往上涌,導致掉眼淚。
淚流不止叫做奪精,還會導致目無所見,就是人總哭泣的話,慢慢就會哭瞎眼。
其緣由就是眼睛像湖水一樣,一定要有淚的潤澤,才會清涼動人,淚流失過多,湖水就會干枯。古人云:有聲有淚謂之哭,有聲無淚謂之號,有淚無聲為之泣。

哭既是人痛苦的外在流露,也是一種心理保護措施。哭對心理的保護作用,特別明顯,主要表現在當人遇到嚴重的精神創傷、陷入可怕的絕望和憂慮時,既不思食,又不想睡。
但如果此時能設法大哭一場,就可得到拯救。
心理學家認為,人在極度痛苦或過于悲傷時,痛苦一場,往往能受到積極的心理效應,可以防止痛苦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遇到悲傷和痛苦的時候,人們常常會流淚,甚至嚎啕大哭起來。
研究者說,根據哭泣的原因分類,其中半數是由于悲傷;1/10是由于惱怒;1/15是由于同情;1/20是由于擔心;1/30是由于恐懼。
一般人以為快樂時只會哈哈大笑,其實并非完全如此。快樂和激動時也會使淚水奪眶而出,約占哭者的1/5,比例相當高。

不少孩子在打針時會大哭大鬧,這可能是為了減輕痛苦,因為專家從眼淚中發現,其中有可以導致痛苦的有害化學物質,會通過哭泣的方法把它們排出來,人就會感到輕松些。有關資料上說,女人有85%在哭后感到輕松,男人則為73%。
盡管如此,哭本身畢竟是悲傷痛苦的行為,所以并不是多哭為好,如果遇事大哭特哭而不知節制,經常像林黛玉那樣以淚洗面,肯定是無益于身心健康的。

孩子的哭泣并無男女之別,但成年男人自以為要比女人堅強些,所以一向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說法。調查男女正常哭泣行為后證明,女人哭的次數的確多一些,平均是男人的5倍。女人哭10次就有5次是淚如泉涌,而男人只占29%
人們每次哭的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僅2秒鐘,長的達兩個小時,平均是1~2分鐘。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