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手機上刷了一遍《聲臨其境》,感覺還是很有意思,原來的影片通過重新配音竟然會有這么不一樣的感覺。

不過,說到配音,還是會不知不覺的想到TVB的配音,說實話,因為大小就是看TVB港劇長大,導致其實很多時候,不用看畫面,看到文字就會自帶音響,不僅如此。在長大之后,看到國語配音的TVB電視劇,才發覺,原來TVB的國語配音也是很魔性。
TVB腔到底是什么腔?
很有意思的,粵語已經是方言中的一種,但是TVB腔似乎又和我們平時生活的粵語對話不同,特別特別的會帶入情景,因此也形成了獨屬于TVB的TVB腔。

要知道在巔峰時期,TVB每年可制作超過650小時劇集和超過17000小時新聞、綜藝、旅游和資訊娛樂等節目的生產線,節目發行至世界各地,遍及3億個家庭用戶。
也正是因此,TVB為了造星不僅開設了對應的明星培訓班,還配置了專門的配音組。據說香港配音界200位專業的配音員,將近一半都在TVB工作,因此里面的配音實力都是非常強大的。

此外,由于TVB的受眾是全世界的華人,因此TVB的配音組分為了粵語配音組和國語配音組。
其中粵語配音組在上世紀90年代招攬了不少業內好手,加上TVB本身又開設訓練班專門培養新人,因此粵語配音組一直保持著業內最高人氣,還曾獲贈幕后精英的牌匾。

而對于廣大內地小伙伴來說,很多人以為當年的TVB的國語配音和之前的香港電影一樣,都是臺灣配音的,但是實際上TVB有著專門的國語配音組,他們大多是南方人居多,且風格獨特,雖然同為國語,但是和大陸演員講話又明顯不一樣,有一套獨特的腔調,因此聽起來確實魔性十足。
為什么TVB港劇的國語配音這么特別
分析了下,同一集的TVB電視劇粵語和國語的配音對比會發現,國語的配音特別很大情況下是粵語和國語之間轉化所產生的化學反應。

比如林保怡的這句臺詞,它的粵語發音是發生咁嘅事,大家都唔想噶國語配音是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但是,實際上這句話,用國語去說,正常的語序應該是大家都不想發生這種事這樣的。
確實,正是因為粵語和國語有一些語序上的不同,而為了能匹配上演員的臺詞,在做國語翻譯的時候就直接翻譯了,因為這些臺詞和平常的語序有不同,因此造成了一種很刻意的舞臺(電視劇)感,這也就是為什么TVB很多臺詞在現實說起來會很容易帶入到情景的原因。
而除了語序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粵語的語速以及粵翻的文字不匹配。

比如之前火熱的表情包,為所欲為二人組,他們那就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火遍大江南北。而這句話的粵語實際上是有錢大噻,這樣的翻譯不匹配,導致配音在配國語的時候為了要配合演員的嘴型,就必須要加快說話的語速,而且斷句也會很明顯,這樣就造成了TVB的國語配音既不像臺灣配音也沒有內地腔,或者叫粵式國語會更合適點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如粵語中語氣詞會比較多,再加上香港那邊習慣性的中英混合,都使得在最后配音出來后會有內地電視劇完全不同的體驗。
小結
說實話,廣州直通車也做了好幾次TVB內容,對于TVB的感情真的很難形容,很懷念當年TVB超一流的影視制作,以及TVB電視劇中所展現在世人面前的香港精神,職場打拼,家庭團聚。TVB的編劇能把每一個類型,每一個職業,每一個領域的故事都編的很有意思,只是很可惜,在TVB沒落之后,看到好故事的電視劇真的越來越少了。當然,還是之前那句話,《金宵大廈》依然是我今年TVB劇推薦。

最后,你還有什么關于TVB的記憶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