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产国产成人免费图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蜜臀,欧美韩国日本一区,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不卡

塞尚為什么被稱為現(xiàn)代繪畫之父(南宋與馬遠畫風類似的畫家是)

華峰博客 197

秋分已過,秋意漸濃。

臨近國慶長假,各地精彩的特展紛至沓來,除上海現(xiàn)代藝術100年莫蘭迪展等西方引進的精品展覽外,在紹興,為紀念明代畫家陳洪綬逝世370周年,紹興博物館重磅推出的高古奇駭——陳洪綬書畫作品展匯集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35家文博單位的藏品;常熟美術館聚焦決瀾社成員龐薰琹與陽太陽的藝術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現(xiàn)代坐標:龐薰琹與陽太陽——紀念決瀾社成立90周年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則有閑情四事與避暑山莊:清帝國多元統(tǒng)治的縮影等特展。

尤可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也發(fā)掘推出了一些低調(diào)淡泊的文人畫家特展,如義烏春及草廬美術館即將推出的味尚雋永——陳曙亭作品展,集中展現(xiàn)南通隱士畫家陳曙亭的代表作品100余件;在杭州,則呈現(xiàn)了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數(shù)十年的老教授馬玉如、高友林的油畫作品。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一周值得觀看的展覽。

上海

烏菲齊大師自畫像

地點:上海東一美術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

展期:2022年9月9日-2023年1月8日

倍受藝術界關注的烏菲齊大師自畫像展將于9月9日在上海東一美術館展出。這一展覽是東一美術館與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的五年十展合作計劃之一,聚焦的是500年自畫像發(fā)展史。展覽包含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夏加爾等50位藝術大家的自畫像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拉斐爾自畫像》,這也是該作品首次在上海亮相。作品的時間跨度從16世紀至21世紀,包含了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雅克-路易·大衛(wèi)、安格爾、莫蘭迪、夏加爾、草間彌生、蔡國強等50位藝術家的自畫像作品。

現(xiàn)代藝術100年——意大利國家現(xiàn)當代美術館珍藏

地點:東一美術館2樓

時間:9月15日—2023年1月8日

展覽將展出1865年至1977年歐洲著名藝術家的57件真跡作品,包括克里姆特、梵高、莫迪利亞尼、莫奈、塞尚、杜尚、波洛克等43位聞名遐邇的藝術大師,涵蓋了油畫、攝影、雕塑、裝置、拼貼、紙本等多種藝術形式,跨時代、趣味性地重現(xiàn)現(xiàn)代藝術的精彩瞬間。

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30日-10月23日(每周二、周五18:00-21:00增設夜場)

該展為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個特展,通過200余件(套)夏商周時期的珍貴文物,帶領觀眾順著歷史的軸線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時期的中原地區(qū),探尋先秦時期波瀾壯闊文明的神采與魅力。展覽名宅茲中國出自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也是目前所知最早中國一詞的出處。

塔拉薩:海洋文明與希臘藝術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19日-10月9日(每周二、周五18:00-21:00增設夜場)

塔拉薩取自古希臘神話中的海水女神Thalassa,象征著環(huán)繞希臘大陸并孕育其諸多群島的海洋,不僅代表了希臘的主要地理特征,也是希臘人生活及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陳列34件(套)現(xiàn)當代希臘藝術作品,同時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再現(xiàn)5件古希臘文物,試圖從歷史角度來探討和展示希臘與海洋的特殊關系,以及他們?nèi)绾螌⒑Q筘S富的內(nèi)涵反映在視覺藝術中。

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常設專題展覽換展更新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9日起

上博歷代書畫兩館呈現(xiàn)的是目前海內(nèi)外唯一的書畫分開、系統(tǒng)展示中國古代書畫通史的常設展。通常半年一輪,每次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現(xiàn)。此次,多件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館藏書畫精品將呈現(xiàn)。書法館將展出唐薛曜《楷書夏日游石淙詩并序冊》、北宋米芾《行書方圓庵記碑冊》等;繪畫館將展出北宋王詵《煙江疊嶂圖卷》、元華祖立《玄門十子圖卷》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山水特展

地點: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

展期:9月15日——12月15日

此次展覽將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的12件董其昌書畫真跡,其中最難得一見的是董其昌最早期的作品《山居圖扇頁》。董其昌早期的作品雖然流傳眾多,但能被確認無誤的很少,《山居圖扇頁》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還將展出董其昌藝術中后期和成熟時期的佳作,全方位、深層次地展示董其昌山水畫藝術成就。

南張北齊—— 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

地點: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2年9月2日—10月16日

為慶祝龍美術館成立十周年,榮寶齋創(chuàng)設三百五十周年,龍美術館、榮寶齋各自遴選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約50件(組),上世紀三十年代,張大千客居北平時,與齊白石多有往來,兩人多次發(fā)起和牽頭參與在北平舉辦的畫展,常常成為新聞標題里被強調(diào)的名家。

喬治·莫蘭迪

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

展期:2022年7月9日—10月9日(每周五、六增設夜場)

展出莫蘭迪畫作真跡51件,包含39件油畫作品、6件原創(chuàng)版畫、4件水彩作品以及2件素描作品,橫跨莫蘭迪近50年創(chuàng)作生涯。展出作品分別來源于莫蘭迪家鄉(xiāng)的博洛尼亞莫蘭迪博物館、位于首都的羅馬國立現(xiàn)代藝術美術館、喬瓦納迪私人收藏以及IMAGO Gallery。

上海國際插畫藝術展

地點:朵云軒藝術中心、奉賢區(qū)圖書館

展期:2022年8月22日-10月6日

此次展覽集結了世界插畫大賽(WIA)2021年度獲獎作品、中歐當代插畫與影像展以及全國插畫雙年展三大品牌大展,展出來自全球的200多件/組插畫作品。

直行與迂回:中國臺灣現(xiàn)代建筑的路徑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16日-10月16日

展覽將介紹中國臺灣地區(qū)16位建筑師/工作室的近60件作品,展出相關手稿、影片、繪畫、攝影、文獻、模型和沉浸式體驗裝置等。展覽旨在梳理臺灣地區(qū)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脈絡與最新探索,彰顯建筑師對于其身份的審慎與反思。

喵趣奇境——白俄羅斯稚拙藝術特展

地點:世博會博物館

時間:2022年8月23日—11月13日

展覽展出白俄羅斯稚拙派代表藝術家的50多幅繪畫,來自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兩位畫家,用一派天真的畫作詮釋了稚拙藝術,展現(xiàn)了純粹美好的生活。

盡寫奇峰——上海中國畫院藏黃山主題作品展

地點:上海程十發(fā)美術館

展期:2022年8月9日—10月16日

展覽通過文獻與院藏作品的有機結合,以社會人文的學術視角生動闡釋了黃山與中國近代山水畫革新的關系及黃山寫生對海派繪畫面貌的影響。

秋以為期——中國畫小品展

地點:藝術書坊三樓(福州路424號)

展期:2022年9月24日—10月31日

展覽呈現(xiàn)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邵琦與其學生洪波、張玉山、石峰昂、李雁、孟昭翰、宮保軍、邱賀、章玲云、林宗耀的五十余件作品,包括立軸、鏡框、扇面、瓷板、瓷瓶等,涉及人物、山水、花鳥各類中國畫小品。

鑒于止水——中國古代銅鏡展

地點:金山區(qū)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20日—10月8日

展出銅鏡實物60面,銅鏡拓片60張,時間跨度從先秦到清代。這些銅鏡有的造型優(yōu)美、紋飾精巧;有的制作精湛、題材豐富;有的銘文獨特、意涵深遠,反映了中國古代銅鏡藝術的發(fā)展脈絡,成為展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

長效設計:思考與實踐

地點:明珠美術館

展期:2022年7月3日—11月6日

展覽以9個單元600余件設計作品深入地域特色物產(chǎn)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風貌,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長岡賢明的設計思考與多領域?qū)嵺`。

工藝臥游

地點:上海chi K11美術館

展期:2022年9月9日-11月13日

展覽以先鋒數(shù)字藝術和現(xiàn)代手法重新演繹中國傳統(tǒng)工藝,結合始于魏晉的東方觀藝形式臥游,邀請觀眾沉浸式遨游黑漆描金的奇幻世界。透過五大展區(qū),觀眾將見證中國風(Chinoiserie)席卷歐洲、影響歐洲藝術文化以及審美目標的輝煌歷史,深入了解中國黑漆描金的匠心工藝。

奈良美智

地點:余德耀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5日—2023年1月2日(開放夜場)

展覽通過70余件重要繪畫、雕塑、陶瓷、裝置,700余幅大量未曾展出手稿,回顧奈良美智跨越37年的多產(chǎn)藝術生涯。此次展覽不僅是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圍內(nèi)首次大規(guī)模回顧巡展。

徐冰的語言

地點:浦東美術館

展期:展至11月13日

作品形式包括版畫、裝置、文獻記錄、手稿、影像、紀錄片。展覽由文字語言研究書畫語言比較新的藝術方法三部分組成。

一片盛大的記憶

地點: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

展期:2022年9月22日-11月15日

展覽匯集了包括蔡磊、馮玨嘉、高航、羅丹、冷廣敏、劉璐、李青、馬若驄、吳丹波、王茜瑤、薛峰、徐渠等19位藝術家參展。展覽以群展的方式討論和梳理不同年代的藝術家,從藝術理論到媒介的多樣性,嘗試全面地審視發(fā)生在中國的一場多元文化的藝術現(xiàn)象。

劉建華個展形而上 器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

展期:2022年9月17日—10月30日

10組誕生于藝術家不同時期的陶瓷材料創(chuàng)作、大型公共雕塑以及為本次展覽量身定制的大型裝置散落于上海復星藝術中心的戶外與室內(nèi),匍匐、阻斷于地面與窗沿的不同空間,其中大部分作品為藝術家在疫情期間完成的全新創(chuàng)作。

世紀之交的上海表情

地點:原色藝術空間(普陀區(qū)莫干山路50號4號樓212)

展期:2022年9月18日—10月14日

許海峰,生于上海,攝影記者,他帶著照相機游走、拍攝上海三十多年。此次展出的175張照片,是從2400卷135底片中挑選出來,現(xiàn)場還設置了視頻放映室,將播放14分鐘的長片,它們由三屏構成,分別是:未受動遷影響的市民生活、廢墟、動遷中的人的活動。每一屏218張圖片,計654張。

滿庭芳——海上青年六人水墨沙龍

地點:朵云軒(黃浦區(qū)南京東路422號)

展期:2022年9月18日—10月10日

甘永川、顧炫、謝興濤、徐旭峰、楊怡、姜鹿語六位藝術家以水墨形式展開中國式沙龍。此次沙龍雅集選擇在朵云軒與傳統(tǒng)海派作品同臺亮相,形式語言和周圍的傳統(tǒng)海派作品既有關聯(lián)性,又有極大的語言反差感。展覽現(xiàn)場,部分藝術家還帶來為自己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的器物,希望能與觀眾產(chǎn)生互動與共鳴。

景觀療養(yǎng)院

地點:寶龍美術館

展期:2022年9月17日-10月30日

景觀療養(yǎng)院是藝術家應歆珣持續(xù)實施的天鵝絨計劃。她以廉價易得的仿天鵝絨材料(綠絲絨)在美術館展廳內(nèi)搭建出一個日常美好的場景,邀請觀眾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寄生其中,在觸摸、感覺和互動中創(chuàng)造屬于每一個人的作品。

陸平原:畫廊一夜

地點:星美術館籌備組SSSSTART(龍騰大道2555號15棟)

展期:2022年9月23日-11月4日

展覽將展出五部新近制作的MG敘事動畫及全新嘗試的欄桿雕塑。影片中陸平原挪用了《畫廊一夜》中的兩個典型形象——帽子和棒子,題材從如何自我審視到如何獲得贊美,用催眠般的宣傳口吻,讓人隔絕于 自我且安全的超現(xiàn)實語境之中。

北京

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2年8月30日-10月23日

展覽以書房為核心,通過郭熙、米芾、楊維楨、倪瓚等人的作品,觀眾可以遙想他們的書房;從《行書岳陽樓記》等看見書房之中古人的家國情懷;《弘歷是一是二圖軸》與畫中文玩實物并陳列,還原了帝王的書房。

眾生百態(tài)——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三期)

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

展期:2022年8月30日—10月30日

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三期,選取故宮博物院所藏夏圭《雪溪放牧圖》、李嵩《貨郎圖》等歷代人物風俗畫共96件,予以展示。繪畫佳作中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皆呈現(xiàn)出生動鮮活、精彩紛呈的眾生形象以及古代生活場景。

跨越兩國的審美:日本與中國漢唐時期文化交流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時間:2022年9月24日——12月3日

展覽的重點為展示奈良縣立橿原考古學研究所收藏的考古材料,追溯日本的國家發(fā)展進程,從接受中國皇帝冊封倭王來統(tǒng)治倭國的時代開始,直至脫離冊封體制,從中國學習各種制度和文化后,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古代律令國家日本。

葉淺予主題創(chuàng)作與插圖藝術研究展

地點: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時間:9月3日——10月3日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插圖藝術作品及《北平解放》《婦女解放》等主題創(chuàng)作手稿。大量創(chuàng)作手稿揭示葉淺予先生的寫生與創(chuàng)作方法,所有作品皆為入藏以來首次展出。

守正見真——靳尚誼素描藝術研究展

地點: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陳列館

時間:2022年9月10日—10月30日

守正見真——靳尚誼素描藝術研究展近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陳列館對外展出,展出知名藝術家靳尚誼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創(chuàng)作的素描作品。展出作品以時間為主線,前后貫穿60余年,串聯(lián)起靳尚誼的藝術生涯。

莫忘初業(yè)第一程——早期北平藝專的國畫課堂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時間:2022年9月20日—10月23日

展覽將主題聚焦于中央美術學院前身——尤其是1918年至1932年之間的早期北平藝專的中國畫教學,通過展示館藏中國畫系教師的課徒畫稿,并結合新近修復整理的藝專學生作品、珍貴文獻資料,勾勒出早期北平藝專的中國畫教學的方法與面貌,并探討其與近代美育之間的關系。

未來派的宇宙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時間:2022年9月6日—12月4日

未來派的宇宙展覽由12個主題單元組成,探索未來主義創(chuàng)作的豐富本質(zhì),以及未來主義者如何重新創(chuàng)造未來主義的多元宇宙。

文明的印記——敦煌藝術大展

地點: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

展期:2022年8月29日-2023年2月28日

展覽從經(jīng)典敦煌藝術藏經(jīng)洞專題1940年以來的敦煌藝術手法與精神三大主題出發(fā),展出復制洞窟8座,文物、臨本、現(xiàn)當代藝術家創(chuàng)作等280余組(件),再現(xiàn)了石窟藝術的神韻,展示了敦煌學的博大宏闊,展現(xiàn)了敦煌藝術的現(xiàn)代活力,為公眾呈現(xiàn)了多元的敦煌藝術展。

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

地點: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10日—10月9日

展覽云集了503件古羅馬文物,以此講述當時的生活方式、民間習俗和社會現(xiàn)實。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

地點: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26日—10月9日

展覽展出中國、韓國、日本三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類精品文物約50件(組),以青銅器為載體,呈現(xiàn)三個國家的古代歷史文化、禮儀文明與科技、藝術成就。

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yè)70年特展

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5月3日—2023年5月10日

展覽呈現(xiàn)超過100件(套)展品,包含北大考古歷年發(fā)掘文物標本、發(fā)掘報告、照片及文獻檔案等。展覽設置內(nèi)外兩條展線,內(nèi)圈展線為學院大事記,外圈展線介紹北大參與的重要考古工作、對學科理論方法發(fā)展的貢獻。

遼寧

人·境——古代文人的園中雅趣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27日-10月16日

展覽名稱人· 境,出自東晉陶淵明的著名詩句,暗含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自然哲學思想。展覽展出馬遠《月下把杯圖》、文徵明《桃源問津圖》、沈周《東莊圖》、呂煥成《春夜宴桃李園圖》等。

浙江

高古奇駭——陳洪綬書畫作品展

地點:浙江紹興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28日—12月20日

展覽在紹興博物館館藏資源的基礎上,向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35家文博單位和古籍收藏單位借展,展出陳洪綬書畫作品、文獻手稿,及其師友、后學書畫、古籍等共計100件(組)。

味尚雋永——陳曙亭作品展

地點:浙江義烏春及草廬美術館

展期:2022年9月27日—10月27日

陳曙亭(1901-1980),名昀,南通人,書畫篆刻家。書畫師李苦李,篆刻學陳師曾,朝鮮詩人金滄江稱其為南通才子。陳曙亭淡泊名利,是一位有著超然心態(tài)的畫家。陳曙亭先生少年時即進入張謇創(chuàng)辦的南通翰墨林當學徒,翰墨林由山陰李苦李先生主理業(yè)務,是一時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賓朋不絕。時陳師曾先生任教南通師范,常與當?shù)氐で喔呤智写杷囀隆R虼耍愂锿は壬慕鹗瘯嬍芾羁嗬睢㈥悗熢鴥晌挥绊懽畲螅θ緦儨簦囀旅蠒x,尤以篆刻為師友推重。他一生畫了大量的畫,尤以四君子與蔬果為多。王個簃對陳曙亭的藝術一直欽佩,他于九十高齡之際在陳曙亭的《盆蘭圖》上題道:花開香隨遠來風,曙亭遺墨,反復展觀,欽敬萬千。

此次展覽共展出陳曙亭先生代表作品100余件。主辦方期望通過舉辦這次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陳曙亭先生的生平和他精湛的詩書畫印藝術。

越頌——中華文物中的浙江傳奇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20日—11月30日

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中國歷史和文物圖景上構建了重要的一環(huán)。展覽分五個篇章,呈現(xiàn)十類器物。選取全國各地遺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來自40家考古文博機構收藏的共計148件(組)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元素文物,還原不同歷史時期浙江文物的傳播和交流。

行在山水間——南宋視野下的杭州臨安城

地點:杭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27日-2023年1月3日

此次展覽以近40年南宋臨安城考古發(fā)現(xiàn)為主線,組織全國21家文博單位珍藏的青銅器、書畫、金銀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的社會風情與文化意象。其中,蘇州博物館藏《錢塘觀潮圖》扇頁、浙江圖書館藏刻本《咸淳臨安志》卷二十六散頁等珍貴文物將限時展出。

丁丙與十九世紀的杭州

地點:杭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5月18日—11月20日

展覽系潮起錢塘城市文化系列的首展,展出藏品共計63套/件,包括信札、圖卷、善本、銅器、絲織品、陶瓷、家具等諸多門類。展覽分為錢塘江上人興復舊湖山和遺澤滿杭城三個單元,著重展現(xiàn)十九世紀后期以丁丙為代表的杭州士紳,在實業(yè)、教育、文化、慈善、城市等諸多領域的建設與變革,為中國現(xiàn)代化提供了一種可資參考的杭州模式。

蘇東坡和他的朋友們——兩宋文人書跡拓本展

地點:富陽博物館

展期:2022年6月25日—10月7日

展覽以蘇軾為主角,通過珍貴碑拓,展現(xiàn)其生平、家世、交游和書法藝術以及相關兩宋重要文人遺存書跡84件(組),呈現(xiàn)兩宋書法的發(fā)展脈絡,進而探討宋代尚意書風形成的原因,領略兩宋書壇的全貌。

江蘇

現(xiàn)代坐標:龐薰琹與陽太陽——紀念決瀾社成立90周年特展

地點:常熟美術館

時間:2022年9月24日—2023年1月8日

20世紀上半葉中國面臨著空前的民族危機,源自西方的文化藝術思潮對社會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期望借助現(xiàn)代主義藝術理論與形式改造中國畫壇的一群年輕人因共同抱負而聚,成立了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第一個有章程的畫會決瀾社。決瀾社的兩位成員——龐薰琹與陽太陽,以不同的藝術方式展開救國實踐,在危難之際介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建設之中。龐薰琹走向傳統(tǒng)文化的深處,開始了裝飾紋樣與民間美術的研究。他將西畫中的素描寫實技法融入中國畫的趣味之中,又用中國畫的線條筆墨勾勒西畫靜物風景,充分表明其中西融合的主張。

2022年時值決瀾社成立90周年,振聾發(fā)聵的《決瀾社宣言》言猶在耳,以龐薰琹、陽太陽為代表的一代中西融合藝術家在曲折中摸索出了不同的中國藝術路徑,為今日之中國藝術提供了有效經(jīng)驗。此次常熟美術館聯(lián)合龐薰琹美術館,展出兩位藝術家多件油畫、中國畫、水彩等作品。

觀妙入真--永樂宮的傳世之美

地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時間:2022年9月30日—2023年2月5日

此次特展將全面展示永樂宮傳世精品171件(組),涵蓋了永樂宮的建筑、壁畫、雕塑等珍貴藝術,進入山門,置身七百年前,踏上青磚石徑,一起領略永樂宮的傳世之美。

茶事—古代茶具展

地點:江蘇太倉博物館

時間:2022年9月20日—11月20日

展覽展出收藏家殷繼山先生等人收藏的中國歷代茶具精品,涵蓋茶爐、茶注、茶盞、茶壺等各類文物百余件,歷先秦、漢唐、宋元明清,訖于近現(xiàn)代,通過精彩的實物與豐富的場景,系統(tǒng)展現(xiàn)中國茶具發(fā)展演變的歷程。

鄭和時代特別展

地點:江蘇張家港博物館

時間:持續(xù)至10月31日

展覽呈現(xiàn)了南京明代鄭和寶船廠遺址出土的造船用具、寶船構件以及明初瓷器、金銀玉器、墓志、生活用品等文物127件(套)。這些文物展現(xiàn)了鄭和下西洋的盛況和明初鼎盛時期的社會風貌、對外交流與貿(mào)易狀況,讓人們從中感知鄭和時代和鄭和精神。

南宋芳茂——周塘橋南宋墓出土文物特展

地點:常州博物館

時間:2022年9月10日—10月30日

特展不僅介紹了周塘橋南宋紀年墓的發(fā)現(xiàn)發(fā)掘、墓葬形制特點、墓主身份等基本情況,還通過絲織品服飾筵席用具妝具文具葬俗用具五個單元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展現(xiàn)了南宋常州的生活圖景。

晉國特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2年6月25日—10月7日

展覽展出來自山西博物院的231件(套)精品文物,通過河汾驕子爭霸春秋余烈三晉三個單元,集中展示從桐葉封弟到三家分晉,晉國六百年偉業(yè)。

潘玉良繪畫特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2年7月16日—10月10日

從肖像與人物女性與人體風景與靜物三個單元來體會潘玉良作品在中西文化碰撞下獨特的藝術情趣。

伊特魯里亞人——古代意大利的貴族

地點:蘇州吳文化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29日-11月30日

此次展覽匯聚了有關于伊特魯里亞文明的文物共計332件(套)。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展品包含了種類繁多的生活用品、精致的裝飾品、造像等,從不同側(cè)面凸現(xiàn)了伊特魯里亞文明從勃興至完全歸化羅馬的千年興衰。

色彩的探索——法國當代繪畫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29日— 2023年1月2日

展覽呈現(xiàn)了立體與抽象主義的創(chuàng)作,運用不一樣的筆觸、線條來詮釋空間、物體和主題。無論何種角度與方式,10位法國當代藝術家的118件作品對色彩的探索都令人期待。

池靜石眠——木心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9月6日—11月27日

展覽集中呈現(xiàn)一系列木心先生的繪畫、書法及手稿等,共計70余件作品,包括紙本彩墨與石版畫等,都是后期藝術風格的集大成體現(xiàn)。同時,觀眾還將欣賞到木心先生的書法墨跡、致陳巨源手書以及1986年《哥倫比亞的倒影》初稿等珍貴手稿,全面呈現(xiàn)木心先生不同時期文字與繪畫的創(chuàng)作歷程。

五百年來一大千——吉林省博物院藏張大千繪畫展

地點:常熟博物館

展期:9月6日—10月30日

展覽遴選張大千45幅作品,涵蓋了山水、人物、花鳥各個領域,展示了其書畫風格的多樣性,同時展出常熟博物館收藏的張大千老師曾熙與李瑞清的書法作品以及張大千弟子曹大鐵的書畫作品與文獻資料。師生三代相遇虞山之下,呈現(xiàn)近現(xiàn)代書畫的淵源與傳承。

山西

我為青山主——傅山專題展

地點:太原市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18日起

展出傅山精品書畫和善本古籍等文物百余件,全面展現(xiàn)傅山生平、書畫和思想方面的成就。傅山的經(jīng)歷在明末清初遺民文人中極具代表性,透過他的詩文書畫,可以看到一個風云變幻、天崩地坼的時代,也見證了中國17世紀書畫史的轉(zhuǎn)捩和嬗變。

大漢楚王——徐州漢代楚國文物精品展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2年6月21日—10月10日

展覽精選的270余件漢代文物,以徐州地區(qū)多座漢代諸侯王墓出土文物為主,同時輔以山西地區(qū)代王陵及相關漢墓出土文物,從多角度解讀漢代諸侯國的歷史風貌,為公眾了解漢代文化提供新的視角。

河南

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展

地點:鄭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1日-12月2日

展覽以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為切入點,展出來自全國的889件/組精品文物。該展匯聚了全國知名博物館的一眾明星展品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觥、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等。

河北

婉約——清宮后妃的雅致生活

地點:承德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25日—10月25日

展覽以清代后妃生活為主題,通過美衣美飾饌茗佳器閑情雅趣三個單元,展出服飾佩飾、妝奩梳具、文房清玩、翰墨丹青、女紅刺繡、茶具餐具等近80件文物,再現(xiàn)清代后妃婉約恬靜、豐富別致的宮廷生活。

甘肅

燦爛記憶:從美索不達米亞到犍陀羅——東方文明古國冶金術展

地點: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二樓展廳)

展期:2022年8月18日-11月18日

展出從地中海沿岸到中亞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金屬類文物221組件、絲路錢幣33枚,以歷史的眼光從人類冶金術起源較早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到中亞阿姆河流域,從犍陀羅地區(qū)再到東亞諸國,串聯(lián)起時間跨度長達4000多年、范圍遍及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上各大文明區(qū)域冶金術的變化圖景。

湖南

無限佳麗——明清人物畫中的文學與女性形象

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6月23日—10月30日

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表達古代女性對家庭的貢獻,第二單元展現(xiàn)古代女性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第三單元傳達女性精神力量對世人的影響,第四單元詮釋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集中闡述古代女性所扮演的多重社會角色及其自身修養(yǎng)、家國意識,展現(xiàn)明清人物畫中的文學與女性形象。

四川

競出東方——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特展

地點:四川博物院

展期:展至10月23日

展覽呈現(xiàn)了華夏民族從勞動生產(chǎn)、禮儀教化、軍事行動、娛樂養(yǎng)生、民俗節(jié)令等活動中逐漸演變出各種鍛煉身心的體育活動,其中包括侍女行樂圖兵馬俑祝允明行書養(yǎng)生論卷嬰戲圖等重量級文物悉數(shù)亮相。

廣東

繪冠南天——粵藏宋元書畫特展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19日—11月27日

展覽首次匯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等6家?guī)X南地區(qū)文博機構收藏的宋元書畫珍品50余件。展出的重要展品包括南宋陳容《墨龍圖》軸、元代趙孟頫行書《陋室銘》卷、元代李衎《紆竹圖》軸等。

香港

匠藝琉光:中國古代玻璃器的西亞元素

時間:9月7日—12月11日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展覽將展出一批古代中國或西亞的玻璃器皿,通過生產(chǎn)技術、器物種類及設計特征等視角,探究玻璃藝術在古代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傳播、發(fā)展、交流和融合。

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展期:2022年8月24日-11月21日

展覽由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合作舉辦,展出敦煌出土文物、佛像、石窟壁畫、臨摹絹畫及榆林窟第25窟復制洞窟,輔以多媒體展示及數(shù)碼裝置,帶領觀者感受敦煌藝術的魅力,體味敦煌佛國世界中尊天、敬地、愛人的豐富情感。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2日起

首期推出7個專題展覽,共呈現(xiàn)超過700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涵蓋繪畫、法書、青銅器、陶瓷、金銀器、玉器、漆器、雕塑、圖書典籍等25個門類,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

臺北

避暑山莊:清帝國多元統(tǒng)治的縮影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qū)

時間:2022年9月24日—2023年2月5日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灤陽行宮,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它不僅是清代皇家園林中占地最廣,更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皇家行宮。此次展覽以六個單元——治園如治國:微宇宙的大清帝國統(tǒng)治者身份的多樣性多元宗教政策地方政制的多元特色語言文字的多樣及政治與禮儀,精選臺北故宮博物院院藏代表書畫器物文物及相關檔案文獻,透過圖文介紹,逐一呈現(xiàn)清代避暑山莊的特殊意義。

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qū)

時間:2022年9月16日—12月18日

展覽以閑情四事為主題,并劃分花、香、畫、茶四個展區(qū),希望通過相關文物與情景模擬,展現(xiàn)宋人對四事的想法,以及付諸行動的各種表現(xiàn)。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

時間:9月16日—12月18日

1528年,明代畫家文徵明與忘年交王寵共游共宿于江蘇上方山楞伽寺,雪飛近尺,王寵以佳紙求畫,文氏乘興作《關山積雪圖》。這是文徵明前后耗時五年完成的得力之作,也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國寶級文物。近日,《關山積雪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更新的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展上對外展出。與之一同呈現(xiàn)的還有唐裴休《圭峰禪師碑明拓本》、宋代米芾《書尺牘》、傳明代仇英《百美圖》以及清代陳鴻壽《隸書八言聯(lián)》等。

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

時間:8月20日——10月20日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

展覽陳列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126件(組)文物,通過千年古國的人物群像、風行世界的大越陶瓷、半島之龍的機智外交3個單元,呈現(xiàn)19世紀之前越南的族群文化、藝術成就以及自我認同。

人氣國寶展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

展期:2022年1月25日—2023年1月29日(7月26日更新展品)

聚焦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藝術史上的名品,所展文物皆為備受喜愛的人氣國寶。7月26日起展出清康熙二十三年的《御筆書萬世師表》及肉形石等清代工藝精品,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將于10月4日至10月30日展出。

草蟲捉迷藏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qū)

展期:展至9月25日

展覽以歷代草蟲畫為主體,希望觀眾能找出畫家捕捉到的這些小小生物,認識它們真實的身份,并了解與草蟲有關的故事與背后潛藏的意涵。

海外

美國

崇高的品德:中國藝術中的自然意象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10日—2023年1月29日

本次展覽遴選超過100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繪畫、書法和裝飾藝術品,闡釋中國藝術的常見自然意象和主題。花卉、植株、動物及其他各種自然界的景物,在中國藝術作品中幾乎無處不在。自然景物廣泛出現(xiàn)于家具擺設、宮廷器物及書籍版畫,除裝飾性作用以外,往往帶有歷史、詩歌和文化寓意。

迪戈·里維拉的美洲

地點: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16日—2023年1月2日

展覽呈現(xiàn)這位墨西哥藝術家的150幅油畫、壁畫和素描。展覽聚焦里維拉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之間的創(chuàng)作,彼時他將壁畫視為社會變革的武器,表達出希望墨西哥與美國邊境兩邊的泛美統(tǒng)一的愿景。

英國

溫斯洛·霍默:自然的力量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3年1月8日

這是英國首次舉辦其大型展覽。霍默的一生跨越了北美歷史的重要轉(zhuǎn)折,經(jīng)歷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和奴隸制的廢除,以及與歐洲最后一個殖民強國西班牙在美洲的戰(zhàn)爭。他在作品中直面19世紀下半葉所面對的社會問題,其中涉及的沖突、種族以及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至今仍與我們息息相關。

年輕與狂野:1980年代的德國藝術

地點:英國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

展期:持續(xù)至11月20日

展覽通過近年來博物館入藏的繪畫、雕塑、紙上作品等解析德國新表現(xiàn)主義。作品中傳遞出的爆發(fā)力,與同期在阿什莫林博物館展出的拉斐爾前派的沉靜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品味印象派:從米勒到馬蒂斯的現(xiàn)代法國藝術

地點:蘇格蘭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7月30日—11月13日

展覽探討了蘇格蘭如何成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重要的藝術收藏地之一,剛剛發(fā)現(xiàn)的梵高肖像也在展品之列。

圖坦卡蒙:挖掘檔案

地點: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3年2月5日

今年是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及其團隊發(fā)現(xiàn)圖坦卡蒙墓100周年。不同于過去相關展覽多側(cè)重圖坦卡蒙和霍華德·卡特,此次展覽特別關注到卡特之外團隊其他成員的貢獻,尤其是那些幫助發(fā)現(xiàn)圖坦卡蒙陵墓的無名埃及工人。

畢加索、安格爾:面對面

地點:英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6月3日—10月9日

加州諾頓西蒙博物館的畢加索作品《拿著一本書的女人》 (1932) 首次與其靈感來源安格爾畫作《莫伊西爾夫人》并列展出。畢加索于1921年在巴黎的展覽中第一次遇到了神秘的《莫伊西爾夫人》,并被深深迷住。 接下來的十年里,畢加索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反復向安格爾致敬。

法國

葡萄牙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

地點:盧浮宮

展期:展至2022年10月10日

展出大約15幅罕見于法國的葡萄牙繪畫,呈現(xiàn)出藝術史上鮮少被提及的這一片段。葡萄牙文藝復興結合了弗拉芒風格與本土的民族傳統(tǒng),融合敏銳甚而幽默的觀察和敘事,發(fā)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世界的鏡子: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

時間:9月14日——2023年1月15日

地點:巴黎盧森堡博物館

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SKD)是歐洲最早對公眾開放的博物科研機構,主要展示16至18世紀薩克森公國選帝侯的宮廷收藏。展覽以藏品的藝術性和來源為關注點,共陳列超過100件藝術品、樂器、科學書籍、自然標本和民俗物品,帶領參觀者探索藏品中所包含的歐洲中心論世界觀,研究全球文化的交流。

瑞士

蒙德里安的進化

地點:巴塞爾貝耶勒基金會

展期:2022年6月5日—10月9日

展覽展出89件作品,其中82件來自世界各地藝術機構和私人藏家的借展,通過不同時期作品的比較與延續(xù),可見蒙德里安藝術的變化。

日本

中國書畫精品?宋代書畫及其傳承發(fā)展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21日—11月13日

這一展覽將分兩期展出,多件展品為中國書畫史上的名跡。在第一期的展品中,令人矚目的有黃庭堅《王史二氏墓志銘稿卷》、馬遠的《寒江獨釣圖軸》等;而第二期展品中,則有時隔三年多再次展出的李公麟《五馬圖卷》、梁楷《李白吟行圖軸》、米芾《行書三帖卷》等。

2022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

地點:越后妻有

展期:2022年4月29日—11月13日

本屆大地藝術祭中,有逝世的克里斯蒂安的《森の精》,有自第一屆起就參與的俄羅斯藝術家卡巴科夫夫婦新作《牽手之塔》,也有烏克蘭藝術家詹娜·卡德羅娃渴望日常與和平的石頭面包;而日本本土藝術家們的作品則體現(xiàn)出了在地文化和對日常工具的利用。

上一篇:

下一篇:

? 同類閱讀

分享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烟台市| 阜南县| 商河县| 水富县| 吴江市| 静海县| 阿勒泰市| 启东市| 福清市| 农安县| 娱乐| 达州市| 深圳市| 钟祥市| 阜阳市| 周至县| 喀喇沁旗| 宜宾县| 盈江县| 丰台区| 清丰县| 周至县| 康马县| 明星| 车致| 万全县| 杭锦旗| 沧州市| 宁河县| 黄大仙区| 丹寨县| 洪雅县| 晋江市| 泰兴市| 中卫市| 绥滨县| 盐亭县| 鹤壁市| 综艺|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