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疫情發國難財的,又來了。
最近,囤藥熱越來越夸張,有的人布洛芬一囤就是幾十盒,連花清瘟更是按箱買。
伴隨著這種魔幻劇情,有人開始「奇貨可居」,發起了國難財。
平時進價20元左右的連花清瘟,也被漲價到100多一盒。
而且,還是預售...

除了漲價,有些藥店為了賺錢還有奇招:捆綁銷售。
有網友爆料,如果想在某藥店買一盒連花清瘟,就必須把布洛芬、川貝枇杷膏、感冒清熱顆粒等感冒藥一起買了。

在某平臺單獨搜索連花清瘟或布洛芬,都顯示“暫無相關內容”,但是多家店內卻售賣多款含有連花清瘟或布洛芬的防疫包。
其中最貴的一款價格高達428元,除了連花清瘟之外還搭售了14種藥。

各種抗疫禮包隨之層出不窮。

藥漲價完了,接下來就是N95口罩和抗原了。
武漢一家藥店,把抗原(25人份)標價為125元/盒,但線上卻賣270元。

有的店將抗原和吸鼻器捆綁銷售,70元直飆299元,讓人根本沒得選。

朋友圈那些囤貨的更離譜,直接賣到300元25個,平均12元一個,并且順豐包郵,現貨發出。
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多猖狂。

口罩嚴重缺貨,一些藥店100個口罩要賣到214元。

可以說各種亂象隨著疫情一起出現,只要有點資源能搞到的,幾乎都不愿意放過這波機會。
回頭去看,這波跟2020年初期那波靠口罩發財的人幾乎沒啥區別,只是從原本的口罩變成了現在的抗原、藥等。
根據此前被抓的案例和數據,這些人賺取的國難財可謂暴利。
以上面北京藥房哄抬連花清瘟膠囊的價格來算,假如它一天賣出500盒,單靠連花清瘟就能日賺5萬。
再比如北京的康復之家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把進貨價(61.25元/盒)的抗原試劑盒(25人份),在美團賣到229元一盒。
假如它一天賣出1000盒,就能日賺接近17萬。

可能有人會問,國家難道不管嗎?
實際上,相比2020年那會沒啥經驗,國家這次的處罰來得非常迅猛。
12月14日晚,國家市監局針對抗疫物資被哄抬物價的情況,立案并查處了一批人。
以北京為例。
某藥房旗艦店,因在京東平臺上對連花清瘟大幅漲價,把18.5元一盒的連花清瘟膠囊賣到118元一盒,進銷差價率達538%,最后該公司被北京市監局警告及罰款30萬元。
從抬高價格到立案查處到罰款,整個過程也就是72小時左右,幾乎是一接到舉報就立刻行動。
同時,全國各地,包括天津、湖州、深圳、廈門、武漢等地的藥店也因被民眾投訴,被立案處罰。
步伐,越來越快。
但是,抓人要有證據,審查更加需要時間,政府大力處罰和行動再迅速始終沒辦法跟這些「打一槍換一炮」的鳥人比速度。
難道,我們就要任由他們這樣發國難財吧?
不,其實我們也可以行動起來。
遇到哄抬價格的,一定要及時保留證據,然后第一時間舉報,讓監管部門好介入。
當然,這不是根本。
本質上是貨物的缺少才導致他們可以這樣胡作非為,如何解決根本呢?
兩條路。
第一條,靠國家。
加快生產藥物、抗原等物品,滿足群眾的需求。
這一點,老徐已經看到國家在做了,像布洛芬國內的生產廠家新華制藥的稿子,他們現在都是三班倒。
其他的基本也是。
這一條,我們個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依靠國家動用行政力量去催廠家加大生產,穩住價格。
第二條,靠我們每個人。
是的,我們也是根本。
他們之所以有恃無恐,因為有市場,但實際上,我們并不需要那么多物品。
一來,無論是是布洛芬還是連花,根本沒必要囤那么多,像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等,一個人一次感染能吃完半盒都算多了。
一個三口之家,2盒已經破天了。
二來,多吃藥很危險,相信大家都看到新聞說藥吃多了會導致腎衰竭之類。

本來吃藥是為了治病,結果卻吃出了病,這倒有點南轅北轍了。
幾十盒,實在沒必要。
像抗原,若非公司要求上班需要,平時也需要去囤,無論你測不測,都無法改變你會不會中招的事實。
但現在,有人都開始囤抗原不賣,就等出高價。

想要讓這種人付出代價,就從我們做起。
只要我們每個人開始控制,不要人云亦云,以目前廠家的生產速度和國內存貨,肯定是夠的。
但你們想,14億人一下子都去搶,別說藥了,海水都能被掏空!
只要我們不囤不搶,這些準備「奇貨可居」的無良商家就會把東西都爛在手里,最終自食惡果!
所以老徐呼吁,大家要團結起來,理性買藥,別讓他們的小作文成為他們斂財的工具,掉進他們的陷阱中。
一邊是國家機器的懲罰,一邊是人民群眾的唾棄,這些利用疫情發國難財的,定會有一個屬于他們的報應。
還在發國難財的,及時收手吧,不然社會主義的鐵拳很快就到你身上了!
以經驗看,力度,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