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題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變革),水利部確定我國紀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我州屬長江、黃河的源頭地區,生態功能地位突出,天然草場和森林覆蓋率達97.1%,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水系發達,長江、黃河干支流縱貫全境,流域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和水質保護的天然生態屏障。全州納入河湖管理保護范圍的河流達882條,占全省河流近三分之一,其中流域面積1000km2以上河流48條,河流總長度2.78萬公里;湖泊144個,其中常年水面面積1km2以上湖泊19個,占全省湖泊近三分之二;重要濕地18處。
水利興,百姓富;水患治,民生安。河岸整齊,水清見底,飛鳥成群……如今,放眼康巴大地,只見一股股碧水清泉流入農家、進入農田,一條條河流清澈見底、潺潺流淌,一個個水利工程快速推進、投入使用,與周邊的翠綠山峰相映成景,目之所及皆是美景。
一年年夙興夜寐,伏案奮筆,全州水利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省委、州委全會精神實質,在州委、州政府堅強領導下,突出項目建設提速攻堅、水利惠民、水利移民、防汛減災、護水長清、治水管水等重點聚力發力。
一路路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全州水利系統凝心聚力、實干擔當,終用水利項目建設穩中求進、農村供水安全鞏固提升、水利移民工作全面推進、守牢安全底線、河湖長制工作有名有實、守好生態底色等實效,為這一年全州水利工作畫上圓滿句號。
序啟新歲,共鑒華章。我州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治水管水新思想統攬水利工作全局,立足建設“川西北生態示范區”戰略定位,聚焦重點工作,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面對“9·5”瀘定地震,在處險情、保通水、防災害和抓建設中“顯身手”;面對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在強規劃爭取、重投資建設、嚴項目管理和抓質量監督上“重實效”;面對水旱災害防御嚴峻形勢,在壓責任、抓整治、建體系和重預防上“守底線”;面對治水管水壓力,在夯基礎、抓監管、重保護和辦案子上“勇作為”,切實為建設團結富裕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提供更多更強水利助力。
提速攻堅
聚力水利工程建設助發展
水是生命之源,良好的水生態環境,能帶來最普惠的民生。在九龍縣三埡水利工程項目現場,工程車輛往來穿梭, 工程機械和施工人員正在加緊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據介紹,該工程總投資10101萬元,施工范圍涉及三埡鎮,規劃總灌面13061畝,其中三埡灌區灌面8857畝,俄爾灌區灌面4204畝。目前約完成總工程量的60%。建成后,將為九龍縣雅礱江流域生態保護、鄉村振興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為了保障施工進度,我們通過增加人員、機械、設備,調整工作時間、假期連續作業等方式加緊施工,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努力,在保證施工安全、質量的同時,搶抓進度,加速推進項目建設。”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只是我州水利項目建設提速攻堅、穩中求進的一個縮影。2023年,在全省率先啟動編制水網規劃(2021-2035 年),匡算總投資 620.21 億元,涉及防洪排澇、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修復等項目。今年2至3月爭取提前分兩批次下達2023年中央和省級水利發展資金3.8億元,(主要包括中小河流治理、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山洪溝治理、節約用水和水土保持等8類項目),較往年提前2至3月。爭取“9·5”瀘定災后水利重建項目15個,投資5.7億元,目前所有水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
更多攻堅,也體現在水利災后恢復重建上。我州編制《“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水利和供水設施重建實施方案》《海螺溝片區環磨西臺地綜合治理與保護評估方案》,推進15個總投資5.7904億元水利重建項目和綜合治理與保護項目前期工作。
鞏固提升
守牢安全保障底線惠民生
渠成網、水成塘、樹成行,一灣碧水徐徐匯入穿城而過的子洛河。即便寒露深秋,沿河漫步,仍能見黑天鵝覓食嬉戲。從“旅客”到“常客”,這些黑天鵝是稻城縣“母親河”水體蛻變凈化的見證者。
據了解,以前的子洛河因常年缺乏清理,河水渾濁、布滿淤泥。后來稻城縣對子洛河進行了河改湖改造,并在其沿岸、臨靠省道217旁興建了金珠濕地公園,河中噴泉、岸線花圃、水邊步道……可謂一泓清水兩岸錦繡。如今,圍繞豐富的山、林、湖、草等自然資源,稻城大力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
水美景美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我州在農村供水保障上“辦實事”,農村水利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制定實施《甘孜州2022—2025年農村供水保障實施方案》,實施18縣(市)農村安全飲水維修養護項目建設,推進丹巴嘉絨、瀘定順河堰等4個水利工程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開展灌區供水計量設施建設。
“落實6709名各級包保責任領導人責任,調整充實2658處7974名山洪災害危險區‘三個責任人’。組織開展應急演練2800余場次,汛期累計發布強降水現報、雨情水情通報1300期,充分發揮409處非工程措施作用,到報率達95%以上。累計排查全州山洪災害危險點位5134處,發現并整改隱患121處。”在州水利局水旱災害防御科工作人員的電腦中,記錄著去年全州防汛減災工作的總體成效。
枯燥的數據背后,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毫不懈怠。建立防汛抗旱包保責任制,州縣(市)鄉村四級包保責任持續完善;建立跨州縣(市)鄉村四級毗鄰區域防汛減災聯防聯控機制,與氣象部門聯合開展“山洪災害防御精準靶向智慧氣象監測預警服務系統”研發和推廣……
防治并重
守護綠色生態本底更科學
我州在依法治水管水上“求實效”,持續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州縣鄉村四級河長巡河48877次,解決問題2481個,制作《甘孜州第二輪河湖長暗訪督查發現典型問題警示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辦理614宗取水許可電子證照,完成68戶規模以上取水計量在線監測建設。大力推進節水載體創建,完成143家州級機關單位和3個縣節水型創建。“零容忍”查辦涉水案件76起,行政罰款218.048萬元。
守護生態底色,完成1026個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67個規模以上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開展53個河湖健康評價,推進90個村級河湖管護“解放模式”試點。制定實施《甘孜州進一步規范河道砂石管理實施意見》《甘孜州水電站生態流量管理與考核辦法(試行)》,全州河道采砂活動得到進一步規范等。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72.196平方公里,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2787.647萬元。優化工程建設領域涉水審批事項流程,完成涉水要件批復127件,辦結率100%。
為此提供強有力支撐的,是州水利局在全面從嚴治黨上“下實功”,凝聚和激發出的強大戰斗力。持續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抓好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專題研究部署落實主體責任,落實落細責任清單,為助推甘孜水利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和紀律保障。
潮平岸闊風正勁,揚帆起航正逢時。甘孜水利事業站在新的起點,正不斷掀起新的發展高潮,也必將為甘孜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