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農歷新年,是農歷一年之歲首,農歷的正月初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盛大的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盡管春節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但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這個名稱的使用,卻僅僅只有百年出頭。
現在農歷的正月一日,在民國之前不叫“春節”,而是稱為上日、元日、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把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是民國袁世凱批準的。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
1912年1月1日,西洋歷新年的第一天。孫中山先生在京(南京)宣誓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同日,中山先生宣布廢除舊歷,采用陽歷(公歷)計年,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當時,他發布大總統宣言書,宣言書末尾所署時間為“大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中國人使用陰歷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有人諫言慎重改革。中山回答:“改用陽歷一事,即為我們革命成功后第一件最重大的改革,必須辦到!”
不料,中山先生的這個做法,民間不接受。于是,民間同時流行了兩種歷法,陰歷和陽歷。
后來,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后,又發布命令,要求國人從一九一三年起跟陰歷徹底斷絕關系,如端午節、重陽節、元宵節、春節、七夕等等按陰歷走的傳統節日,一律要改成按陽歷過。
除夕本來是陰歷的臘月二十九或者臘月三十(視大小月而定),現在要改到公歷的12月31日。
春節(當時叫元旦)本來是陰歷的正月初一,現在要改到公歷的1月1日。
袁世凱發布命令后,還派出專員對機關和學校等單位進行督導,如果發現哪個單位不在元旦(公歷1月1日)那天放年假,要處罰。
臘月底過除夕,正月初一過大年,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規矩,世世代代都那么過下去,豈是一道禁令就能徹底改變的?民間仍然過了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
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的朱啟鈐為順從民意,于是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假一日。本部為順從民意起見,是否有當理合,呈請大總統鑒核施行。”
袁世凱接此呈文后,經過研究,批準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放假。自此,奠定了陽歷年首為元旦,陰歷正月初一為春節的并存格局。
由于將陰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袁世凱批準的,許多倒袁人士都不同意,都拒絕過這個春節,中山先生還提出廢除這個“春節”節日。但是,民眾不買賬,對中山不滿的人也不同意。
于是,傳統農歷新年歲首第一天正式易名為“春節”,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春節的出現和古人祭祀有關。
古人為了感恩祖先和上天的保佑,一般在豐收之后和年終歲尾舉行祭祀活動。
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古人發明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相配記載日期,這就出現了十二月份。
歲首到底定在哪一個月,各個朝代并不一樣,換言之,并不是把歲首(即“春節”)都定在了正月初一。
比如夏商周時,夏朝以正月為歲首,商朝以冬季十二月為歲首,周朝以冬季十一月(陰歷)為歲首。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以冬季十月(陰歷)為歲首。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手下的一些天文學家,運用天干地支記載日期,以便指導農事。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
此后中國一直沿用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春節此前不叫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3年7月(民國二年),袁世凱批準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并同意例行放假,1914年開始實行。由此算來,正月初一過春節不過一百來年的歷史。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