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地圖公布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榜單,叫做《2021年度中國城市通勤高峰擁堵榜單》。這份榜單不僅展示出了我國城市通勤高峰的擁堵狀況,也排出了最擁堵的城市排名,本期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

百度地圖首先對通勤高峰擁堵指數作出了解釋,即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內,實際行程時間與暢通行程時間的比值。以北京為例,2021年這一指數為2.048,也就是說北京市2021年上下班高峰期同一路程出行時間是暢通狀態下的2.048倍。

從榜單來看,2021年北京仍然是全國最堵的城市,通勤高峰擁堵指數為2.048,通勤高峰實際速度為25.84km/h。緊隨其后的是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環境讓重慶的交通狀況尤為復雜,通勤高峰擁堵指數為2.006,通勤高峰實際速度為25.27km/h。

東北城市長春一路從第十殺到第三,通勤高峰擁堵指數為1.956,通勤高峰實際速度為25.99km/h。西南城市貴陽下降兩個名次,來到了第四名。國內兩座特大城市上海和廣州表現相對穩定,名次沒有變化,分列第五和第六。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幾近停擺的武漢在2021年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擁堵排名也一路增長10個名次,來到了第七。哈爾濱第八,昆明第九,古城西安排名第十。可以看到前十名當中有不少欠發達地區的城市,那么這些城市擁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方面,這些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相對較高,道路通行壓力較大;另一方面,這些城市的道路建設規劃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紅綠燈太多、交匯道路太多、道路寬度不足,都容易導致擁堵。

2021年擁堵榜單中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的城市有九個,前三名分別是北京、重慶、上海,其他幾個分別是廣州、武漢、西安、青島、濟南、杭州、成都。而在200萬-300萬輛保有量區間內,前三名分別是貴陽、大連、福州。低于100萬輛保有量的前三名分別是海口、樂山以及綿陽。

從榜單整體來看,2021年全國通勤高峰擁堵指數同比降低的城市數量占比達到66%,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交通大環境的改善。一方面,不少城市實行機動車限行措施,另一方面,公共交通更加便捷、普及,轉移了一部分開車出行的需求。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