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薊馬是豆角最主要的害蟲之一,也是最頑固的害蟲之一,可以危害豆角整個生育期,主要為害其心部,造成豆角卷葉,嚴重時死心,生長點停止生長;在高溫干燥季節(jié)常造成豆角的莖尖萎縮、葉片畸形、落花落莢等,嚴重影響豆角產量和品質,甚至完全失收。
薊馬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生。成蟲、若蟲以銼吸式口器取食心葉、嫩芽、花器和幼果汁液。薊馬成蟲善飛、怕光,多在葉脈間或嫩梢或幼果的毛叢或花托或花冠內進行為害,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
4月27日,來自山東省日照市的李楊在農管家咨詢:老師們看看是薊馬還是銹病?
針對于李楊提出的問題,農管家在線專家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馮濤(安徽六安市壽縣農技站,植保經驗豐富)
薊馬危害癥狀,建議用22%氟啶蟲胺腈4500-6000倍液噴霧,25%噻嗪酮1000-2000倍液噴霧,80%烯啶吡蚜酮1500倍液噴霧,螺蟲乙酯、噻蟲嗪等噴霧,可以用以上藥劑交替使用防治。
盧芃源(西南林業(yè)大學,擅長植保技術,果樹種植)
薊馬危害,白粉虱危害,防治烯啶蟲胺,聯(lián)苯菊酯,噻蟲嗪,高氯,乙基多殺菌素。 艾美樂或者艾綠士或者特福利。
趙培雨(山東省聊城市,農資導報金草帽專家,擅長溫室黃瓜豆角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
早期薊馬危害造成的后遺癥。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薊馬對蕓豆的危害有多大?
一、危害癥狀
一、生活習性。 薊馬長約1.1 mm。若蟲和成蟲喜于嫩芽上棲息。開花期則大多聚集在花朵上。成蟲爬行迅速、善飛通常將卵產于葉背、葉脈及花等幼嫩組織。末齡若蟲停止取食后落入表土在0.5l.0 cm土層中變?yōu)轭A蛹經蛻皮羽化為成蟲,再飛到植株上危害。 二、為害特點。 成、若蟲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嫩尖和心葉汁液。形成許多細密而長形的灰白色斑,葉尖枯黃,嚴重時葉片扭曲枯萎。
二、發(fā)生規(guī)律
薊馬喜歡溫暖、干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濕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在雨季,如遇連陰多雨,蔥的葉腋間積水,能導致若蟲死亡。大雨后或澆水后致使土壤板結,使若蟲不能入土化蛹和蛹不能孵化成蟲。
三、形態(tài)特征
一、纓翅目,薊馬科。二、形態(tài)特點。體微小,體長0.5-2mm,很少超過7mm;黑色、褐色或黃色;頭略呈后口式,口器銼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觸角6-9節(jié),線狀,略呈念珠狀,一些節(jié)上有感覺器;翅狹長,邊緣有長而整齊的緣毛,脈紋最多有兩條縱脈;足的末端有泡狀的中墊,爪退化;雌性腹部末端圓錐形,腹面有鋸齒狀產卵器,或呈圓柱形,無產卵器。
四、防治方法
防治薊馬成蟲成分:氟啶蟲酰胺、噻蟲胺、啶蟲脒、乙基多殺霉素、高效氯氰菊酯、甲維鹽、螺蟲乙酯、氟啶蟲胺腈、氟吡呋喃酮、雙丙環(huán)蟲酯等,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氟吡呋喃酮、雙丙環(huán)蟲酯,這兩種成分都是19年最新成分,幾乎沒有抗性效果特別好。
豆角薊馬在平時喜歡躲藏在豆角花中,因此,在防治時需要選對時間,在豆角開花時用藥,一般為早上10點以前,下午四點以后!用藥時一定要注意藥劑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性。在用藥時建議加入白糖,豆角薊馬喜歡甜味,對其有引誘作用。在噴藥時,除了對豆角進行噴藥以外,建議對地面也進行噴施,有很好的殺蟲殺卵效果。注意豆角田塊環(huán)境變化,如果溫度過高,土壤干旱,更容易發(fā)生豆角薊馬危害,這種情況下,應當進行適當的澆水!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