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澎湃新聞對全國60余名高考狀元,做過問卷調查。72.5%的狀元都參加過學校的社團活動,而62.5%的狀元參加過文藝類活動,樂器、跳舞皆精通。
研究發現,從小學習過樂器的人,不僅在學習上擁有更好地表現,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擁有高于常人的體驗和成就。
于是,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早早就為孩子規劃了要學習一兩門樂器。

打擊樂,為什么孩子天生就喜歡?
身邊讓孩子學樂器的家長,基本集中在兩類,一類學鋼琴,一類學架子鼓。雖然讓孩子學鋼琴的更多,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學鋼琴。如果讓孩子自己選擇,很多孩子會選擇架子鼓,為什么呢?
有孩子的父母都清楚,每個孩子天生都愛敲敲打打,吃飯時會不由自主地拿起勺子敲擊桌面,洗澡時只要手在水面就會開心地拍出水聲,這是寶貝們與生俱來對音律節奏的本能反應。
也正因為如此,在音樂圈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兒童學習樂器建議從打擊樂開始。因為打擊樂容易發出聲音,沒有音準上的困擾,并且能滿足孩子制造聲音的欲望。這也是為什么早教課都特別重視節奏、韻律這件事,因為這跟孩子的興趣和本能相吻合。

架子鼓,為什么如此受歡迎?
1、鍛煉四肢協調,開發左右腦
打架子鼓,雙手雙腳要相互配合,需要學會四肢分家,非常鍛煉四肢的協調性和思維的敏捷性。這個過程,能讓孩子的左、右腦得到充分地開發和鍛煉,讓孩子越打越聰明。
2、培養良好的節奏感,打下堅實的音樂基礎
音樂包括三大要素:節奏、和聲以及旋律。這其中,節奏是第一要素,也是音樂的靈魂。學習架子鼓,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的節奏感,打下堅實的音樂基礎。這之后如果再去學其他樂器,也是比較容易的。
3、提升自信,釋放壞情緒
不管男孩女孩,只要打起架子鼓,都讓人感覺非常帥氣!很多孩子通過學習架子鼓,自信心明顯增強了,性格也更加開朗了。因為通過打鼓,孩子可以把壞情緒釋放掉,也能將過剩的能量自然而然地宣泄出去,這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學習架子鼓,但又怕孩子沒天賦或者沒興趣。線下體驗課一般就一節課,孩子很容易因為害羞、慢熱而無法試探出真正的興趣。
于是,我們打磨了一套手卷架子鼓的課程,旨在通過較低的成本,讓家長發現孩子對打擊樂、對節奏的興趣和天賦。如果孩子很愿意玩或者玩得不錯,家長就可以目標明確的為孩子報名線下的架子鼓課程了,還可以尋求專業老師的建議和推薦,避免走彎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