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2022年2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
地鐵網絡越發達的城市,其經濟活力、人口活力、發展潛力往往也是最強的。
所以,地鐵等軌道交通的發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城市發展速度。
01
城市軌道交通里程排名
來看看中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TOP30城市名單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城市軌道交通主要指地鐵、有軌電車、磁懸浮。
截止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里程10強城市依次為:
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深圳、南京、重慶、杭州、青島。
由此可見,軌交10強城市全部為行政級別和GDP總量雙高的城市,含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
2021年GDP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
蘇州的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只排在了第12名,仍是地級市中最高的。
青島雖然GDP排在全國第13名,但城市軌道交通里程排在第10名,在地鐵里程方面成為北方第二城,軌交里程略高于天津。
上海的城市軌道交通里程達825公里,北京軌道交通里程達到783公里,這2個城市穩居第一檔。
廣州、成都的城市軌道交通里程都超過550公里,位居第二檔。
武漢、深圳、南京、重慶、杭州都超過400公里,位居第三檔。
如果僅看過去一年的增量,杭州拿下第一,過去1年,杭州的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增加94.7公里,武漢排第二,一年增加69.5公里。
當然,以上只是過去1年的變化,各城市未來幾年的地鐵建設速度,仍然會發生洗牌。
值得一說的還有,杭州有望在2022年邁入地鐵500公里俱樂部。
據媒體報道,作為迎亞運會的配套基礎建設,杭州有望在亞運會前地鐵運營里程突破500公里,達到516公里,有望直接升至第5名,僅次于上海、北京、廣州、成都。
02
各大城市地鐵里程、客流強度
如果只看地鐵里程和地鐵客流強度,可以參考下面的數據:

圖源:微博@地鐵客流及運輸研究阿牛,數據僅供參考
上圖中深圳的地鐵客流強度為0.91萬人次/公里/日,主要是受了疫情影響,正常情況下與廣州客流強度差不多。
常態情況下,地鐵客流強度排名依次為廣州、深圳、上海、北京、西安、長沙。
成都、杭州的地鐵里程是比較高的,但客流量與北上廣深還是差一個量級。
03
北上廣深地鐵1號線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不是沒有道理的。地鐵的布局,往往就是城市資源的布局。
一個城市的地鐵1號線,可以認為是該城市的第一次地段價值認證。
下面簡單看看北上廣深各城市的地鐵1號線。
北京地鐵1號線是北京市的一條東西交通大動脈,是全國第一條開通的地鐵線路,于1969年開通。
下圖為北京地鐵1號線:

圖源:高德地圖
上海地鐵1號線是上海的一條南北交通大動脈,1號線的正中間正是人民廣場站,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商圈、陸家嘴CBD就在附近。
下圖為上海地鐵1號線:

圖源:高德地圖
廣州地鐵1號線,是廣州市的一條東西交通大動脈。
1號線東側的體育西路站,是全國最繁忙的站點,沒有之一,日均客流量在50~70萬人次,廣州最大的商圈天河路商圈就在其附近,廣州天河CBD距離體育西路站也不遠。

圖源:高德地圖
深圳地鐵1號線,是深圳市的一條東西大動脈,以早期的市中心羅湖為起點,向西至前海,串聯起深圳最精華的地段。
從就業分布看,深圳有五個市中心,而深圳地鐵1號線剛好串起這5個中心,它們依次為羅湖、華強北、福田CBD、車公廟、高新園。

圖源:高德地圖
從規劃意圖來看,一線城市的一號線,往往貫穿的是整座城市最金貴、最繁榮的地段。
而且,一號線周邊,往往匯聚著一座城市最好的教育、醫療與文化資源。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