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性租賃住房通過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覆蓋人群越來越多,保障的形式日益多樣,為新市民、青年人帶來更優質的城市租房居住生活。
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繼2021年推出重點十城租住幸福指數(詳見《中國住房租賃市場藍皮書·2021》)后,再度推出重點40城租住幸福指數看板。
01
40城190萬套
202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國辦發〔2021〕22號)提出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緩解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并在意見中給予了土地、審批流程、中央補助資金、降稅減負、金融等更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時,明確了在40個重點城市開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工作。
截至2022年1月,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近30個省區市出臺了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40個重點城市提出了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目標。
今年,40城市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90萬套(間),相比去年的93.6萬套(間),任務量翻了一番。
02
租住幸福指數
租住幸福指數由四個子指數構成——

租住幸福指數子指數,ICCRA制圖
四個指數包含宏觀經濟、人才創新、配套設施、土地供給、市場表現、租金薪酬比等13類一級指標和30余個二級指標,反映重點40城的租住幸福感。
03
四個梯隊
結合各重點城市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步伐及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潛力,重點40城目前可劃分為四個梯隊——

4個梯隊,ICCRA制圖
第一梯隊除ICCRA長期關注的重點十城外,增加了天津、蘇州、青島、鄭州和長沙五個城市。新進入第一梯隊的五城GDP超萬億,人口超千萬,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第二梯隊的八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與第一梯隊形似,GDP均超萬億,但常住人口不足千萬,市場需求規模與第一梯隊相較略小。
第三梯隊的五城或GDP總量與前兩梯隊有較大差距,或人口總量少于700萬,市場發展潛力具有局限性。
前三個梯隊在2021年土地出讓或劃撥中均有住房租賃用地的新增供給。位列第四梯隊的城市在2021年土地供給中未涉及住房租賃用地的新增供給。
2022年,如何看待保障性租賃住房40城發展進程?ICCRA將繼續跟進。
ICCRA年終重磅研究成果——《中國住房租賃市場藍皮書·2021》正式發布,關注ICCRA公號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報告全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