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于英國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因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也是倫敦的象征。該橋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倫敦塔橋的設計在世界橋梁建筑業中有一定地位。兩岸兩座用花崗石和鋼鐵建成的高塔,高約6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支撐著兩岸的塔,下層橋面可讓行人通過,也可供車輛穿行。如果巨輪鳴笛而來,下層橋面能夠自動往兩邊翹起,此時行人可改道從上層通過。橋內設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橋中購物、聊天或憑欄眺望兩岸風光。
從外表來看,塔橋的兩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磚石 塔,但實際上塔身的結構主要是鋼鐵的。里面裝有用來開合各重1000噸橋梁的水力機械。塔橋自建成至今,機械功能一直正常,從未發生故障。巨輪鳴笛致意后,上升機械只需一分鐘便能使橋面升起。

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峙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海峽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也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
橋身全長1900多米,歷時4年,利用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建成,由橋梁工程師約瑟夫·斯特勞斯設計。因其歷史價值,英、美兩國于2007年合拍同名紀錄片。
金門大橋是1937年開通的,全長約2.7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吊橋之一,被視為舊金山的象征。在淘金熱的時候,這座橋如同是通往金礦的一扇大門,因此被命名為金門大橋。 金門橋在橋梁建筑學上也是一個創舉。它只有兩大支柱,因此它不是利用橋墩支撐橋身,而是利用橋兩側的弧形吊帶產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橋身高高吊起。金門橋的設計者是工程師史特勞斯。人們把他的銅像安放在橋畔,用以紀念他對美國做出的貢獻。如今,金門大橋是世界上無數橋梁中最繁忙的橋梁之一,每天都約有10萬輛汽車從橋上駛過。
整個大橋造型宏偉壯觀、樸素無華。橋身呈朱紅色,橫臥于碧海白浪之上,華燈初放,如巨龍凌空,使舊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壯麗。

布魯克林大橋
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橫跨紐約東河,連接著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島,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大橋全長1834米,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1米,是當年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落成時被認為是繼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后的第八大奇跡,被譽為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七個劃時代的建筑工程奇跡之一。
從1869年開工,到1883年竣工,前后長達14年,投入了2500萬美元的資金,而此橋的工程期間中,除了約翰·A·羅夫林以外,還有20名建筑工人喪命,橋塔上面的標志板便是為了悼念他們而附設的,才終于建成了這一座世界橋梁史上的豐碑。建成時,橋墩高達87米,是當時紐約的建筑物之一。布魯克林大橋啟用后,它已成為紐約市天際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1964年成為了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維琪奧橋
維琪奧橋建于1345年,為意大利佛羅倫薩最古老的橋梁。維琪奧橋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
維琪奧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佛羅倫薩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維琪奧橋建于1345年,為佛羅倫薩最古老的橋梁。維琪奧橋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

雷雅托橋
雷雅托橋是威尼斯名橋,曾經歷過多次改建。13世紀初建時,木質的雷雅托橋是大運河的第一座橋梁。雷雅托橋自中世紀時便是威尼斯的貿易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以水路運抵后都會在此交易。雷雅托橋作為商業中心的歷史如此悠久,據說世界第一間銀行就創立于此,連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的背景地也選在雷雅托橋。
雷雅托橋高7米,寬55米,整座橋梁全以白色大理石建造。坐在游船上往橋的正面看去,雷雅托橋中央高大的人字形屋頂建筑兩邊,各有對稱的6個橋洞,這就是雷雅托橋著名的商店街外廊。
現在的雷雅托橋被兩大排店鋪分為3條走道,來到威尼斯的游客都會逛逛這里,并被密集擺放在一起的面具、琉璃飾品、首飾和手表等各種物品所吸引。

米洛大橋
米洛大橋坐落于法國南部,是法國連接巴黎到郎格多克海岸,甚至擴展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快速公路相連的A75公路計劃的一部分,而米洛鎮在這段路中居「瓶頸」位置,大橋跨越塔恩河河谷,橋下兩端為拉爾札克高原和萊偉祖高原,有另一條快速公路蜿蜒其間,全長20英里,米洛大橋通車後,這段路行車時間從3小時縮短為10分鐘。
米約高架橋的側面輪廓就像一根繃緊的線被一排針刺透一樣,它綿延幾英里,俯瞰四周鄉野 ,被譽為美學和科學的經典結合。這座橋簡直是一座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建筑杰作,它好像是飛翔在山谷之間,顯得蔚為壯觀。
這座橋現在已經成為了Millau市的驕傲,同時也成為法國和Millau市的又一處觀光景點。

查理大橋
捷克首都布拉格市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共有18 座大橋橫架在河水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筑連成一體。其中,查理大橋是布拉格人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距今已有650 年歷史。查理大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筑藝術成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跡之一。
查理橋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橫跨布拉格市伏爾塔瓦河。此橋是遵照捷克國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橋,是捷克現存較大的古橋,也是連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這段狹窄蜿蜒的街道聚集了許多舊城的精華,是當時加冕御道的一部分。查理橋以羅馬天使橋為樣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橋藝術與巴洛克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橋的一端入口處聳立著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兩側是帶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門樓。橋兩側石欄桿上有30座雕像,為天主教圣徒和保護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獸身和獸面人身像等。查理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建筑藝術成為捷克較負盛名的古跡之一。

悉尼大橋
悉尼大橋是一種單孔拱橋,曾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是悉尼早期的代表建筑。這座大橋從1857年設計到1932年竣工,是連接港口南北兩岸的重要橋梁。
在澳大利亞悉尼的杰克遜海港,有一座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的宏偉大橋,這就是著名的悉尼海港大橋。悉尼海港大橋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
悉尼大橋有許多重要的意義,她是連接港口南北兩岸的重要橋梁、是悉尼歌劇院明信片的完美背景、在距離水面147米的高處遙望悉尼歌劇院,這個角度絕對獨一無二,也是攝取港口全景的絕佳地點。

皇家峽谷大橋
皇家峽谷大橋是靠近美國科羅拉多州Canon城的一個旅游景點。皇家峽谷大橋于1929年完工,造價30萬美元,是世界上最高的吊橋,被列為國家歷史名勝。
皇家峽谷大橋的周圍有很多現代的風景,包括世界上最高的過山車之一,會把游客運送到1200英尺的高空。皇家峽谷大橋這座吊橋建在被阿肯色河分隔開的1,053尺高的峽谷之上。雖然橋建于千尺深淵之上,堅固的橋身及精心設計的吊臂仍可負荷車輛在上面行駛。這樣的畫面雖不至于怵目驚心,倒也可堪稱一絕。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是成千上萬設計、工程學家和施工人員齊心協力、精誠合作的壯麗奇觀。該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溪水路灣。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繼上海浦東東海大橋之后,中國改革后第二座跨海跨江大橋。從寧波到上海即可經過此橋。

全長36公里,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曾保持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紀錄,現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和青島膠州灣大橋之后世界第三長的跨海大橋。
大橋建成后,海中平臺進行了改造,變成了海中觀景平臺,并且給它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海天一洲。它以白色和藍色為主調,外形就像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海天一洲分為主體平臺和觀光塔兩部分,主體平臺一共有6層,觀光塔共16層,高145.6米,站在塔上,可以遠眺跨海大橋長虹臥波的優美姿態,還可以看錢塘江大潮和附近的嘉興港,同時還可以欣賞杭州灣濕地,這里棲息著各種鳥類。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