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大清史上從大清門入宮的最后一位皇后?
文蕭夢
慈禧太后在大清掌權了半個多世紀,但她也有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她不是從大清門入宮的皇后,而是通過選秀入宮的嬪妃母以子貴做了太后。

(圖片摘自百度)
正是因為慈禧不是從大清門入宮,所以她即便是不喜歡她的兒媳婦阿魯特氏,也不能廢黜她,原因就是阿魯特氏所說的不是由大清門入者不能廢從大清門入宮的皇后,可見大清門在大清的后宮中那是多么神圣的地方,也是慈禧太后一生最遺憾的地方。
大概正是自己不是從大清門入宮的,慈禧想要彌補這種遺憾,想要完成自己從大清門入宮的心愿,也為了政治的需要,安排了自己的內侄女做了光緒帝的皇后,也就是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圖片摘自百度)
光緒十四年(1888年)葉赫那拉靜芬被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帝成婚,大婚慶典定于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正當葉赫那拉靜芬等待入宮做皇后的時候,宮里發生了一件很突然的事,那就是皇后入宮要過的太和門被一場大火燒成了廢墟。
當時大臣們不知道該如何辦下去,慈禧當機立斷,婚禮如期舉行,并且皇后必須經過太和門再入后宮,這不僅是葉赫那拉家族的榮耀,也是慈禧自己的一個遺憾。為了解決皇后入二道朝門的問題,慈禧再次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決定:她居然責令扎彩工匠日夜趕工,在火場搭蓋太和門彩棚!最終在婚期前搭起一座足可以假亂真的太和門,才解決了光緒帝皇后從大清門入宮的問題。
據史料記載: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是欽天監選定的皇后入宮吉日。午正三刻,是奉迎皇后的吉日,光緒帝頭戴珠冠身著龍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禮部官員宣讀冊封皇后的詔書。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緒帝回宮之后,率領著奉迎大臣們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宮。與此同時,瑾、珍兩嬪也由神武門被迎入后宮。
這就是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從大清門入宮的史料記載,雖然太和門被一場大火燒成了廢墟,但聰明的慈禧以自己的智慧解決了這個難題,讓自己的內侄女葉赫那拉靜芬從大清門入宮,成了光緒帝的皇后。

(圖片摘自百度)
因為光緒帝無子嗣,慈禧太后下旨讓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做了皇帝,兼祧同治帝和光緒帝,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也成了兼祧母后,也就是歷史上的隆裕太后。末代皇帝宣統,因為只做了幾年的皇帝,就由隆裕太后做主遜位了,所以他日后迎娶的末代皇后婉容,其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末代皇后,婉容入宮時,溥儀已經無實權,只是一個遜位的皇帝,所以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也就成了大清史上最后一位從大清門入宮的皇后,也是大清最后的皇后,最后的太后。

(圖片摘自百度)
隆裕太后生前,雖然不受丈夫光緒帝的喜歡,也不受姑媽慈禧的待見,但她卻在有生之年做了一件大事,結束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統治,讓宣統皇帝遜位,這些對大清的列祖列宗來說那是罪人,是大逆不道的罪人,但對民國的那些政治家們來說,隆裕太后的決策那是最英明的,隆裕太后本人也是最睿智的。
隆裕太后在皇帝遜位之后不久病逝,她死以后,時任民國總統的袁世凱隨即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這還不算,袁世凱還親自臂戴黑紗,舉哀致祭。隆裕太后的葬禮應該是大清朝結束后最隆重的皇家葬禮,只是可惜了這個從大清門抬入的大清最后一位皇后一生都不幸福,總是活在郁郁寡歡中。

(圖片摘自百度)
(此文為蕭夢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