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誕生
艾莎克·牛頓,于1643年1月4日在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出生了。
他出生前三個月,父親就病逝了,他是早產兒,剛剛出生時非常瘦小。在牛頓3歲的時候,母親改嫁。牛頓不喜歡他的繼父,并因母親改嫁的事對母親抱有一些敵意。
1648年,6歲的牛頓被送去讀書,這時的牛頓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一些介紹各種機械模型制作方法的書,并且自己動手做,如風車,木鐘和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
1654年,12歲的牛頓進了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由于離家很遠,他曾寄宿在一個藥劑師家里,這使他受到了化學實驗的熏陶。
牛頓的母親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并無此意,他酷愛讀書,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越發喜歡思考,喜歡做小實驗。
中學時代的牛頓已經顯露出非一般人的天才本性,這時他學習出眾,愛讀書,對自然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
后來,迫于生活困難,母親讓牛頓輟學在家務農,但牛頓一有機會就埋頭讀書,常常把農活拋之腦后。所幸金格斯皇家中學的校長說服了牛頓的母親,讓牛頓順利得完成了中學的學業。

大自然的奧秘之鑰
1661年6月3日,牛頓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
而他一生的轉折點發生在1665年到1667年的十八個月里,這是世界科學史上的奇跡之年。
當時,倫敦發生了大瘟疫,大學為了預防暫時關閉校園,牛頓返回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光學和萬有引力。就是在這段時間,牛頓幾乎做出了他一生所有重要的科學貢獻,為數學、力學、光學三大學科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1665年到1666年,牛頓開始考慮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問題,他確實是由于花園里一個掉落的蘋果想到了萬有引力,但不是被掉落的蘋果砸到。

1666年,牛頓用三棱鏡研究日光,致力于顏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
1669年,回到劍橋后的牛頓很快被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1672年,牛頓創制了反射望遠鏡,并且用萬有引力原理說明潮汐的各種現象。
1679年,牛頓繼續了力學的研究中,終于在1687年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闡述了其后兩百年間都被視為真理的三大運動定律(牛頓三定律),并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由于該書的成就,牛頓得到了國際性的認可,并且贏得了一大群支持者。
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一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實現了自然科學的第一次大統一。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一次飛躍。
牛頓為解決運動問題,居然順帶創立了微積分,為近代科學發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微積分的出現又促進了理論物理學的發展。
1689年,牛頓成為皇家科學院的成員。1703年,他成為皇家學會會長,并任職24年之久。
1704年,牛頓著成《光學》,系統地闡述了他在光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光的粒子理論。
1727年,年近85歲的牛頓逝世了,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頓一生發表的有關科學的著作只占他所有著作的16%,剩下的卻是未曾出版的神學著作,可見他研究圣經的時間遠遠超過科學。他癡迷煉金術,把自己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時間用于煉金,并留下海量的日記和手稿。他終其后半生探求圣經密碼,直到去世之日。

牛頓有多牛
牛頓在數學、光學、物理學、天文學、神學、熱力學、流體力學、化學、聲學、經濟學及金融學都有卓越的成就。他是一個百科全書式天才,智商290,并且一生沒有結婚。
牛頓到底有多重要?
英國詩人亞歷山大給他寫了一段著名的墓志銘:
自然和自然的規律隱藏于茫茫黑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降生吧!于是,一片光明。
在牛頓之前,人類是一個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物種,是在自然力量下茍延殘喘的物種。
但是牛頓說:從樹上掉下來的果子、海邊的潮汐、地球和月亮,一切都井然有序,都符合我發現的這幾個定律。
在牛頓誕生后的數百年里,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都基于牛頓的理論和發現。他讓后來者看到,對規律的探索可以幫助人類控制自然。
牛頓雖然不是貴族,但他是第一個以科學家身份拿到爵士頭銜的人,也是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他出殯時,成千上萬的市民為他送行,抬棺槨的是兩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