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雙又:首又,這又是一篇備用稿,因此撰寫時間早于發文時間未知數周期,且有可能在我們的新媒體后臺已經壓箱底幾個月,但也可能只是囤了幾天;再又,這又是一個古早埋坑,在多年前的網絡廠牌選題下,就已經預告了會對網絡DJ、網絡制作人做擴展。
圖片來自黑道之家 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當然了,我們也需要提醒(控制)、不攻擊(輸出)但防(御)杠一波:全文沒有一個字說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絡廠牌、網絡DJ、網絡制作人甚至網絡紅人、網絡口頭協議、網絡派對不好。
圖片來自東京喰種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不過即便建立在雙又的前提下,我們依不認為這個話題已經過時。為什么呢?因為網絡DJ、網絡制作人從來不是一種過去式。相反,它正在進入主流的一部分,甚至就像網絡歌手、網絡流行歌曲曾經那樣,從Online Only席入線下——它從不只是Net-Label的伸展。
圖片來自朋友圈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在很久很久以前…算了。還是讓我們從網絡歌曲、網絡歌手的時代說起吧。此處故意不加雙引號,應予解釋。Y2K年代初,甚至有人追溯到2003年,那是被人奠定為網絡流行歌曲和網絡嘻哈歌曲(但主要是中式Pop-Rap)的源頭,大批量網絡歌手瞬攀華語流量之巔。
圖片來自朋友圈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如果從網絡歌手延伸到更多的網絡XX,一切就基于相同或者至少相似的原理。咱們先說網絡歌手吧,網絡歌手通常指不會在線下露臉(或者不進行線下的活動,如演出或其它通告)、只活躍于互聯網,而且沒有簽約于專業公司的互聯網獨立音樂人。
圖片來自朋友圈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請注意,網絡歌手必須滿足綜上三個條件,而隨著許多網絡歌手在出道后累計豐富碩果,則可能獲得與專業的藝人管理公司、唱片廠牌、經紀公司簽約的機會,或者在線下開始舉報乃至被邀約至Livehouse演出,大至舉辦個人演唱會等等,大部分零幾年或一幾年初當紅的網絡歌手,早就已經不網絡了,有些在線下比大明星們還忙。
圖片來自Jay Lumen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而所謂的網絡歌曲往往也因為某些在當時被認定為非主流、殺馬特的歌曲元素,而成為流行音樂、說唱音樂中有辨識度的中式子流派,從歌詞,到千篇一律、人均同款的盜來的Beats,再到他們的唱腔,Verse唱、Hook說的反向結構等,都鞏固了受眾基礎。
圖片來自朋友圈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未成年人們是當時網絡流行歌曲、網絡說唱歌曲的主要受眾,也正因未成年們(大部分都)并沒有為音樂消費的能力,所以很多網絡歌曲無非合理地為公司帶去利潤、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音樂帶去百人、千人乃至萬人級別的現場,于是乎就只好以純網絡傳播的形式進行著。
圖片來自東京喰種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而Net-Label,即網絡廠牌,幾乎可以算是中國、日本的電子音樂、跳舞音樂的早期音樂群體綜合體了,與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的定義不同——網絡廠牌(Net-Label)并非因為只活躍于線上而不在線下進行音樂表演、表現而被定義,這一定義起源于西方國家,用于形容那些沒有實體公司、沒有紙質合約的音樂人群體——小到一個QQ群,大到N個QQ群。
圖片來自東京喰種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可以看得出,網絡廠牌雖然也在字面上有種玩網的內味,但實際上并不是一個貶義詞,且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網絡廠牌均在本地享有固定場次的演出,或為自己頻繁地舉辦著Label-Night,也試想走出互聯網、與藝術家們一同探索線下電子音樂場景,但很多情況下,都會因為規模做大,而遭遇無證經營無公司、與藝人間無合同而帶來的非便利結果,所以很多網絡廠牌都會在發展兩到三年后轉型為真正的獨立廠牌。
圖片來自blocSonic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一氣呵成,我們再來看看網絡DJ和網絡制作人們。事實上,很多網絡DJ、網絡制作人們都創立了自己的網絡廠牌,他們總是能拉幫結派地找到幾個志同道合但不一定奢望將打碟和舞曲制作當作主業的自由音樂人,從何無需建立線下辦公(工作室)環境、往往沒有注冊單位,相互報團取暖,在某種程度上推動獨立音樂的進展。
圖片來自JUNGLEnWOBBLES RADIO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網絡DJ們往往活躍于流媒體音樂電臺、Youtube頻道或特定的舞曲網站,比起與網絡廠牌的無公司無證經營(但網絡廠牌不一定不現身線下活動)相比較,網絡DJ們的定義與網絡歌手間更為密切。
圖片來自20south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是的,與網絡歌手一樣,網絡廠牌是指那些只在互聯網發布他們的Continuous Mix音頻(比如在網易云音樂電臺,Youtube頻道、Soundcloud等)、打碟視頻(比如在抖音、快手等),但并不在線下進行演出,且沒有正式簽約公司的DJ們——在海外,人們也把網絡DJ稱之為臥室DJ(Bedroom DJ)(又比如Soundcloud DJ、Facebook DJ)。
圖片來自MusicTech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不過,千萬不要思維定式。網絡DJ還被稱之為臥室DJ,但網絡制作人卻不等同于臥室制作人——臥室制作人,是指沒有工作室的制作人,但并不代表他們沒有簽約公司、沒有線下活動;而網絡制作人,則是只在互聯網活躍,發行音樂作品,但不會在線下進行演出或變現節目,也沒有與公司進行合約的群體,這對制作人們來說十分常見,并不稀奇、罕見、地下(下水道)。
圖片來自東京喰種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事與愿違的是,近幾年來,網絡DJ們不僅沒有減少、從線上一轉線下獲得拋頭露面的活躍機會,反而還越來越多了,可能是因為Yi Qing影響,也可能是因為中國夜店們的需求變形,很多DJ們只能在互聯網上展示自己的打碟才藝,而無緣在線下走紅。在資本家們日漸傾向于將數據拿到臺面上攀比時,諸不知,網絡DJ會從一個中性詞驟變成DJ行業開倒車甚至局部內卷的代名詞之一。
圖片來自Juno圖片版權屬于原主
————————————————————————
文章版權歸電子音樂資訊上屬運營公司品牌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