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六校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高三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鄉村旅游的火熱,是消費升級不斷加快的生動體現。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某旅游出行服務平臺數據上的鄉村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68%。某旅行玩樂平臺數據顯示,由于需求旺盛,當前國內民宿客單價較去年同期提高32%,當地游的客單價也較去年同期提高31%。這些年,隨著人們觀念轉變,旅游已從單一的觀光行為,轉變為集欣賞風景、健身休閑、文化娛樂等內容為一體的綜合型度假服務。旅游個性化、特色化凸顯,自駕游、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旅游產品受到歡迎,為個性特點鮮明、體驗互動感強、文化內涵豐富的鄉村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鄉村旅游還處在發展初期,存在規模偏小、缺乏特色、可持續性不強等問題。有的地方鄉村旅游季節性比較明顯,旅游內容大多局限在采摘、釣魚、燒烤等,旅游形式比較單一,不容易吸引回頭客;有的地方缺少品牌意識,市場競爭秩序不規范。為此,亟須加強引導協調,統籌安排,把鄉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
鄉村旅游的本質是休閑游。各地應從全域視角整合鄉村文化資源,推動解決好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出行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培育核心競爭力,優化鄉村生活環境,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
各地鄉村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鄉土風貌、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地方特色,培育特色產品。還要針對消費升級特點,運用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延伸鄉村旅游內涵,提升競爭力。比如,現在南京、成都等城市周邊的一些鄉村挖掘夜經濟潛力,發力鄉村夜游,適時推出美食節、燈光節等旅游活動,為游客提供了新鮮的旅游體驗。
多姿多彩的鄉村田園與現代繁華都市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卷。期待相關部門和地方其同努力,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產品供給,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品質,推動鄉村旅游持續較快發展。
(摘編自杜海濤《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人民日報》 2020年10月28日)
材料二:
鄉村旅游具有行程少、時間短、方式靈活等特點。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鄉村旅游已超越傳統農家樂形式,逐漸向集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復合型轉變。
鄉村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越來越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吸引點,自然觀光、親子陪伴、健康養生、休閑度假、身心放松等需求不斷增長,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間游覽、文化體驗、主題研學、康養旅居等產品和項目的開發。
鄉村旅游正逐漸成為一種經常性的休閑活動,涌現出一批特色民俗村、田園休閑農莊、農業科技園、傳統古村落、藝術小鎮等。有的地方推行一村一品的差異化發展策略,深挖內涵,精心設計,打造精品。
鄉村旅游正從過去的一個個點、一個個村,擴展為一個個片區、一條條特色旅游帶。如今,鄉村旅游發展往往以一個重點村為核心,聯合周邊景區、行政村、自然村,打造集考察研學、參觀游覽、休閑娛樂、商務會議、文化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休閑目的地。
經過多年的發展,鄉村旅游已經從農家樂、采摘園等單一業態,轉向多業態全產業鏈經營,實現創意設計、資源開發、餐飲住宿、文創商品、特色農產品銷售、網絡社交互動等全產業鏈運營。投資主體也日趨多元,既有農戶個體或合伙經營,也有村集體投資經營,一些較有實力的企業也積極介入鄉村旅游開發。
當前,鄉村旅游產品類型不斷增多、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給游客帶來個性化、多樣化的體驗,提升了鄉村旅游發展質量,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摘編自王珂《鄉村旅游越來越紅火》,《人民日報》 2020年10月28日)
材料三:
近些年,鄉村旅游伴隨著深化農村改革的步伐開始興旺起來,領略田園風光、品嘗農家美味、感受自然歸真變成了一種時尚。然而更多的人在經濟發展的高速度之下,卻開始慢慢淡忘鄉村旅游背后鄉村文化的低速跟進。我們應該看到鄉村旅游的基礎在鄉村文化,不能忽視鄉村文化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反作用,而這種反作用要遠遠比單純的構造產業鏈更值得重視和關注。因此,二者的關系值得我們去深思。
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土壤。即使現在有的地方互相爭搶與歷史名人相關的景點、文物等,甚至惡意去修改歷史進行包裝宣傳以博眼球,即使現代化夸張元素的添加和以市場盈利為目的的裝點,已經讓名滿天下的徽居淡去了太多的文化氣息,我們也要看到有鄉村文化的基礎才有鄉村旅游發展的可能,無論是在鄉村旅游的物質載體上,如文物、建筑等等,還是在鄉村旅游的精神載體上,又如回歸自然、淳樸厚重等都無不起源于文化自身所帶來的意義和價值。
鄉村旅游是鄉村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二者相互影響。雖然在現實中,過于追求片面的發展出現了很多鄉村旅游和鄉村文化關系斷裂的問題,但是政府應當承擔起鄉村文化的保護責任,認識到鄉村旅游背后鄉村文化的價值,實現鄉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摘編自《鄉村旅游與鄉村文化》)
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隨著人們觀念轉變,單一的觀光行為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現在人們更喜歡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富有特色、個性化的旅游產品。
B. 2020年的雙節期間,國內民宿客單價同比增長約三分之一,這體現出我國當下的鄉村旅游市場火爆,需求旺盛。
C. 我們發展鄉村旅游時要充分注意到鄉村經濟與鄉村文化兩者間關系的協調,尤其要注意雙方各自具有的反作用。
D. 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土壤,政府要充分重視,要采取恰當措施,解決鄉村旅游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實現鄉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2.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鄉村旅游火熱,消費升級不斷加快,近年假期旅游平臺訂單數據激增,民宿客單價較去年同期明顯提高,我國鄉村旅游發展進入成熟期。
B. 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生產方式,為發展個性特點鮮明、體驗互動感強、文化內涵豐富的鄉村旅游提供了有利契機。
C. 近年來,領略田園風光、品嘗農家美味、感受自然歸真變成了一種時尚,其興起的主要原因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和復合型旅游產品的打造。
D. 現在有的地方互相爭搶與歷史名人相關的景點、文物,惡意去修改歷史進行包裝宣傳以博眼球,讓我們看到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鄉村文化逐漸被人們淡忘。
3.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復合型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的一項是( )
A. 趙莊發展鄉村旅游,城里人驅車到采摘園摘瓜果蔬菜,體驗豐富多彩的農家生活樂趣。
B. 商戶小劉向游客展示傳統民族工藝產品制作過程,提升游客體驗感。
C. 民宿經營者小張既提供餐飲住宿,又銷售地方特產,還與顧客進行網絡互動。
D. 旅游名鎮店鋪林立,有面坊、茶坊、豆腐坊等,讓人們能感受到明清以來的鄉村生活。
4. 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
5. 某鄉村小鎮為脫貧致富,特開辟鄉村旅游產業,請結合材料向該鎮政府提出你的建議。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撿漏兒
程憲濤
十年以后,吳征已是鑒寶專家,古玩行業的翹楚,古董界的權威。吳征經常參加鑒寶秀,出現在電視上、課堂上,成一針見血巧辯真偽,或化腐朽為神奇,但是,最讓他引以為豪壯的事,依然是那次檢漏兒。漏擺在楠木架上,在各朝歷代器皿中,雖然顯得不起眼兒,地位卻是舉足輕重。
那一年,吳征到河南出差,完成公干后逛古董攤兒。地攤兒上多是仿冒品,他沒指望淘到什么。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最西側一攤兒上,他發現了這個物件。攤主五十歲左右,黑黝黝的臉龐,渾身筋骨分明。正面多是一些贗品,角落里蹲著漏。
吳征的心怦怦亂跳,仿佛餓狼要沖出山。吳征把欲望關進籠子,表現得輕松平靜。他先拿起一件做舊的硯臺,詢問價格。攤主回應的價格離譜。吳征又拿起仿制喬爐,攤主說出實情——是假貨。在古董市場里,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含含糊糊模棱兩可。吳征裝作對羅盤感興趣,開始認真地砍價,挑揀羅盤的毛病,那是民國時期的器物,本就不值幾個錢。吳征把價格壓得低,雙方自然無法談攏。
然后,他終于拿起漏,仿佛漫不經心地剛看到一樣。吳征第一眼就斷定,那是唐朝時期的瓷器,時代特征不明顯,恰恰因這一點,讓很多人失之交臂。吳征問:這小家伙什么價?攤主伸出了一個巴掌。吳征故意說道:五十塊?攤主顯出不屑,道:五百。吳征用指鹿為馬戰術,道:尋常百姓家的東西,花哨但缺少質感和氣度。其實,攤主再添兩個零,吳征購買的意志依然堅定。這時有人走過來,吳征側身擋住漏,唯恐被搶奪走,或者來人哄抬物價。好在那人沒發現。吳征繼續道:四百我拿走。攤主道:四百九,給您留個打車錢。吳征顯出無奈的樣子,從衣兜里摸出錢遞上,接過找的十塊錢,捧著漏撤退。
業界人士來欣賞漏,有人出百倍價格,有人出千倍價格。物以稀為貴,世上孤品,奇貨可居。小小的古董,是時代的斷面,包藏著歷史、地理、文化……后來吳征在各種場合,描述這段撿漏兒的經歷,面對電視臺主持人,面對禮堂黑壓壓的人群,面對來訪的朋友同事,經過無數次加工潤色、添枝加葉,使其成為一段傳奇故事。吳征在故事里斗智斗勇,占據主動控制節奏,而攤主頑固無賴,始終被蒙在鼓里,最后變成了一個傻瓜,與財富擦肩而過,把珍品拱手相送。其中,吳征添加了自己忐忑、惶恐、害怕等心理活動,人物有血有肉,故事具有可聽性。吳征娓娓道來、侃侃而談,引來聽者的艷羨感嘆。吳征總忘不了煽動、蠱惑聽眾去小攤兒,說不定有意外收獲。
若拋開文化和歷史,用金錢衡量古董,吳征僅憑這個漏,就能躋身小康水平,他現在已成為專家大師,各種頭銜稱呼里飽含著對吳征的敬佩尊重。吳征每天坐在楠木椅子上,品味著上好的紅茶,目光停留在古董上,內心滋潤且滿足。
某天,再次去河南那座城,吳征想到古董攤兒上看看,重溫下歷史,緬懷下過往。他很少再到攤位來淘寶,即使來,也是以居高臨下的眼光,用達觀的心態閑逛。遭落民間的珍寶少。十余年了,那個攤主還在。十多年的風霜雨雪染白了吳征的頭發,攤主沒有大變化??磥頂傊鳑]有發財,沒有淘到值錢的貨色。以前攤上還有民國造物,現在全是仿制品。
彼此咫尺天涯,吳征一步登天,攤主平淡平庸。吳征拿起一個盤子,即便是初入門的人,也一定看得出來,這是一個低劣的贗品。尤其可笑的是,盤子上居然燒著字,畫蛇添足欲蓋彌彰。吳征說:一萬元賣嗎?攤主正在吃盒飯——一碗渾濁的麻辣燙。他吃驚地抬起頭來,下意識地說道:賣!吳征道:可以轉賬嗎?我沒有帶那么多現金。攤主放下麻辣燙,重視起生意來,道:如果您執意買的話,給二百塊錢得了。
為什么?吳征問。
攤主道:那是贗品,我不能騙您!
吳征不知如何離開市場的。
從此,他不再講述撿漏兒的故事。那個漏放在角落里,有人問起來歷,吳征就說:騙來的!
詢問的人審視吳征,道:吳大師,你的意思……?
吳征認真地說:真的!
6. 下列對小說主人公吳征的分析和評價,不合理的一項是( )
A. 在古董市場里,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含含糊糊模棱兩可。地攤上仿冒品成堆,他卻能一眼發現珍品。在鑒寶秀上,他往往也能一針見血辨真偽。說明吳征眼光獨到。
B. 拿起漏兒時漫不經心,交談時不漏聲色,控制自己,精心謀劃,巧施心計,一番迂回作戰后,如愿得手寶物。說明吳征工于心計。
C. 描述這段撿漏兒的經歷,加工潤色、添枝加葉,使其成為一段傳奇故事,講故事時娓娓道來、侃侃而談,多方渲染,添油加醋,著意美化自己。說明吳征為人高調。
D. 他多次鼓勵他人去小攤兒撿漏兒,憑實力獲利;重回自己的發跡之地,對原攤主出手大方,亦有補償報恩之意。說明吳征勇于自省。
7. 下列對這篇小說藝術特色與思想內容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文章圍繞吳征和地攤攤主之間的故事展開,通過地攤攤主多年不變經營原則,表達了對這一類人的認可和贊揚。
B. 本文作者用有限視角講故事,通過對吳征神態、語言、心理、動作的一系列刻畫,生動表現了這一鮮活的人物形象。
C. 小說最后吳征回答說真的,承認了自己撿漏兒的行為是騙,完成了自己的覺醒,一定程度上升華了主題。
D. 地攤攤主是故事情節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他的實誠厚道反襯了主人公貪圖利益、忘記本分的形象。
8. 吳征在撿漏兒的過程中心態是什么?都運用了哪些兵法戰術?請簡要概括。
9. 簡析小說題目撿漏兒的內涵和藝術效果。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①于弘文殿聚四部書二十余萬卷,置弘文館于殿側,精選天下文學之士虞世南、褚亮、歐陽詢等,以本官兼學士,令更日宿直,聽朝之隙,引入內殿,講論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罷。甲申,民部尚書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踐者,請戶給絹一匹。上曰:朕以誠信御下,不欲虛有存恤之名而無其實。戶有大小,豈得雷同給賜乎!于是計口為率。
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竇軌奏稱獠②反,請發兵討之。上曰:獠依阻山林時出鼠竊乃其常俗牧守茍能撫以恩信自然帥服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許。上謂裴寂曰:比多上書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覽。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寢。公輩亦當恪勤職業,副朕此意。
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壬申,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省,數延見,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八》)
【注】①上:帝王。文中指唐太宗。②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獠依阻/山林時出鼠竊/乃其常俗/牧守茍能撫以恩信/自然帥服/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
B. 獠依阻山林/時出鼠竊/乃其常俗/牧守茍能撫以恩信/自然帥服/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
C. 獠依阻山林/時出鼠竊/乃其常俗/牧守茍能撫/以恩信自然帥服/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
D. 獠依阻/山林時出鼠竊/乃其常俗/牧守茍能撫/以恩信自然帥服/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學士,舊時泛指有學問的人,也指六朝以后掌管編纂撰述的官名,唐置學士掌整理經籍圖書、起草詔命等。文中學士的意思是指前者。
B. 己已,干支紀日法,如蘇軾《石鐘山記》中元豐七年六月丁丑。
C. 少師,古代官名,周代始置,為君國輔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師。北周以后歷代多沿置,與少傅、少保合稱三少。
D. 大理,指大理寺,為中央司法機構,長官為大理寺卿,次官為大理少卿。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唐太宗善于納諫。遴選才學之士,臨朝聽政之暇,常在內殿與其討論古人之言、過往之事,或是商量政務,有時直到夜半才結束。
B. 唐太宗見識超人。竇軌誣陷獠人反叛,請求征討。唐太宗認為獠人只是偷竊,并非反叛,地方官員倘能施以恩德信義,他們自然歸服,最終不許出兵。
C. 唐太宗重視人才。封德彝久未舉薦賢能,理由是沒有奇才,唐太宗告誠他,用人不可求全責備,應當取其所長,自己無知人之明,不能說國內沒有賢才。
D. 唐太宗處事周全。長孫順德受賄事發,唐太宗反而賜予他絹帛,目的是以此羞辱他,令其反躬自??;如果順德不知羞恥,則是禽獸,殺掉他也是無益。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朕以誠信御下,不欲虛有存恤之名而無其實
(2)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寢。公輩亦當恪勤職業,副朕此意。
14. 唐太宗作為一代圣君,從弓矢事件中獲得了什么啟示?他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請簡要說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①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③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為春秋時隱士,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嘆息人間萬事非,詩人深感人間萬事都已顛倒,到處都是動亂、破壞和災難。萬事非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情懷。
B. 頷聯君今何處訪庭闈,詩人用一問句,表示對韓十四此行的關切,感情十分真摯。同時透露出,由于當時正是亂世,韓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
C. 尾聯猶恐二字,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與嘆息人間萬事非前后呼應,意味深長。
D. 這是一首送別詩,筆力蒼勁,直接抒寫離情別緒,在深沉的別情中流露出身世不幸、憂心國難的沉痛心情。
16. 這首送別詩,不落專寫凄凄戚戚之情的俗套。藝術手法豐富多彩,經典傳神。請簡要分析頸聯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的藝術特色。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詩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組合表達某種人生況味和生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多處這樣的詩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宮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偶句表現秦朝統治者對掠奪來財富毫不珍惜,大肆揮霍。
(3)離愁是古詩詞永恒的主題。離愁中有對相聚的殷切期盼,正如李商隱《夜雨寄北》中所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近鄉情更怯,不覺間淚水已模糊了雙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昌盛,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我今天的自由。往事一幕幕閃過,________,卻又歷歷在目。過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頭萬緒難________;過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縱有萬語難言說;過去的1028天,山重水復,不知歸途在何處。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一次次墜入深淵,又一次次闖入暗夜,曾讓我輾轉難眠,________讓我________。
感謝親愛的祖國,感謝黨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引領我回家的漫長路途。感謝親愛的家人們,一起與我經歷風雨,見證歲月,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是你們的遙遙相伴,陪我越過層層山丘;是你們的默默守護,帶我跨出叢叢荊棘。感謝親愛的伙伴們,有一種浪漫叫并肩作戰,有一種純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種果敢叫奮不顧身,回首此間,滿是靜水流深的情義和雷霆萬鈞的擔當。
18.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 恍若隔世 抉擇 更 刻骨銘心 B. 恍若昨日 選擇 又 沒齒難忘
C. 恍若隔世 選擇 又 刻骨銘心 D. 恍若昨日 抉擇 更 沒齒難忘
19. 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一起與我經歷風雨,見證歲月,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
B.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與我一起經歷歲月,見證風雨,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
C.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與我一起經歷風雨,見證歲月,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
D.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一起與我經歷歲月,見證風雨,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
20.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前一段時間,隨著寒潮凍透大半個中國,很多人也嘗試了一把東北特有的娛樂項目——潑水成冰。①_____________?氣象專家表示,潑水成冰其實就是水汽結冰的現象,即相態的轉換,當熱水被潑到空氣中,周圍會形成大量水汽,空氣中巨大的溫差使水汽迅速凝華成冰晶,這樣就產生了潑水成冰的現象。
理論上講,過冷水滴瞬間成冰的臨界溫度是﹣40℃,氣溫高于﹣40℃,②_____________,被潑出去的水滴只是外層迅速結冰,內部仍是水。但當氣溫在﹣40℃以下,能迅速帶走水汽中的熱量時,潑水成冰就有可能實現。同時,90℃以上的熱水比冷水更易結冰,巨大溫差是實現潑水成冰的關鍵。
此外,潑水成冰其實與水汽顆粒大小也有關系,一盆水即使溫度再低,③_____________,但如果是潑水造成的一滴一滴水,在溫度迅速下降的情況下,就會迅速結冰。
21. 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句不超過15字。
22.潑水成冰現象形成的條件有哪些?請根據上文內容進行概括,每點不超過10個字。
四、寫作(60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抗美援朝巨制《長津湖》近日上線,各地影院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聞聽《長津湖》票房已經突破34億,直沖40億大關。電影持續近三小時,其慘烈悲壯的戰爭場面呼嘯而至。尤其是影片最后志愿軍戰士呈戰斗隊形凍死在冰封山嶺上的場景,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志愿軍在裝備極其落后、物資極為匱乏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不可一世的以美軍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血戰三年,迫使其簽訂《停戰協定》。
上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人民,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為什么志愿軍能不畏強敵,打出軍威、國威?為什么普通農民能創造人間奇跡?當物質條件不足時,精神意志就更加重要!
上述材料激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感悟?請據此寫一篇作文。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 C 尤其要注意雙方各自具有的反作用理解錯誤。
2.B A.我國鄉村旅游發展進入成熟期錯誤。C.其興起的主要原因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和復合型旅游產品的打造錯誤。D.鄉村文化逐漸被人們淡忘錯誤。
3. A 到采摘園摘瓜果蔬菜,體驗豐富多彩的農家生活樂趣是傳統農家樂形式,屬于單一的旅游形式,不屬于復合型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
4. ①材料二是總分總結構。先總寫鄉村旅游的特點,并指出當下鄉村旅游的復合型轉變;②然后從鄉村旅游產品和項目的開發、特色與精品化經營、鄉村旅游發展的輻射面、全產業鏈建設以及投資主體的變化等方面介紹鄉村旅游的轉型特點;③最后進行總結,強調鄉村旅游的復合型轉變提升了鄉村旅游發展質量,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5. ①加強引導,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②整合鄉村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核心競爭力,優化鄉村生活環境,豐富旅游產品供給;③針對消費升級特點,運用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深入挖掘鄉村旅游內涵,提升競爭力;④注重鄉村文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反作用,政府應當承擔鄉村文化的保護責任,認識到鄉村旅游背后鄉村文化的價值。
6. D 他多次鼓勵他人去小攤兒撿漏兒,憑實力獲利;重回自己的發跡之地,對原攤主出手大方,亦有補償報恩之意錯誤。
7. B 本文作者用有限視角講故事說法錯誤,應該是第三人稱客觀視角。
8. (1)吳征來到地攤看到有漏兒可撿內心狂喜,表面卻故作鎮定;有人走來時,吳征害怕別人搶奪漏或者哄抬價格;最后吳征成功撿漏,心里狂喜,但卻裝作無奈的樣子。
(2)運用了①圍魏救趙(聲東擊西)②欲擒故縱(裝作漫不經心)③指鹿為馬的戰術。
9.(1)①題目中的撿指吳征撿到了唐朝時期的瓷器,撿到了業界的名譽與地位。②題目中的漏指吳征漏掉了行業中本分經營之道。
(2)①情節上,撿漏是故事的線索,貫穿全文。②人物形象上,撿漏使地攤攤主與主人公吳征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攤主實誠厚道、誠信經營,主人公吳征貪圖利益、漏掉了行業中本分經營之道。③主題上,地攤攤主固守著經營之道和做人的原則;主人公及時醒悟,撿漏體現了作者對商道中誠實無欺的交易原則的認可和贊揚。
10. B
11. A 文中‘學士’的意思是指前者錯誤,文中學士指后者。
12. B 竇軌誣稱獠人反叛錯誤。
13. (1)我憑誠信統治萬民,不愿徒有慰問救濟之名而無恩惠之實。
(2)常常思考治國之道,有時直到夜深才睡。您等也應恪盡職守,與我的心意相符。
14.第一問:天下事務繁多,自己不能全部知曉,應虛心求教。
第二問:(1)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在中書內省輪番值宿;(2)多次召見值宿官員,詢問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參考譯文:
太宗在弘文殿聚集經、史、子、集各類書籍共二十多萬卷,又在殿旁設置弘文館,精心挑選天下聞名的博學之士虞世南、褚亮、歐陽詢等人,命他們以原官身份兼任學士,隔日到宮中值宿,(太宗)臨朝聽政之暇,(將其)召入內殿,討論前人之言、以往之事,商討政務,有時直至夜半才散。甲申,民部尚書裴矩上奏:遭受突厥侵凌的百姓,請(朝廷)賜予每戶一匹絹帛。太宗說:我憑誠信統治萬民,不愿徒有慰問救濟之名而無恩惠之實。各家戶口有大有小,怎能同樣賞賜呢!于是根據人口確定賜予標準。
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竇軌上奏稱獠人謀反,請求發兵征討他們。太宗說:獠人倚仗山林之險,不時出外偷竊,這是他們的習俗;州郡長官如能以恩德信義安撫(獠人),(他們)自然相率歸服,豈能輕易動用武力,掠奪其人,視他們為禽獸,(這)難道是為民父母的本意嗎!最終沒有答應。太宗對裴寂說:近來很多人上書進言,議論政事,我(將奏章)都貼在房屋壁上,可以進出觀看,常常思考治國之道,有時直到夜深才睡。您等也應恪盡職守,與我的心意相符。
太索命封德彝舉薦賢能,很久沒有推舉。太宗詁問何故,(封德彝)回答說:并非(我)不盡心盡力,只是如今沒有奇才罷了。太宗說:君子用人如同用物,重在各取每人的長處,古代治國安定清平的君主,難道是向其他朝代借用人才嗎?你正應憂慮自己不能了解(賢才),怎能抹殺一國之內的賢才呢!
壬申,太宗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我少時喜好弓箭,得到十幾張良弓,自認為沒有超過(它們)的了,近來給制弓的人看,(他們)竟然說‘都不是優質的木材’。我問這樣說的緣故,制弓者說:‘木心不直,脈理就都彎曲,弓力雖然強勁,但射出的箭不是筆直向前。我這才醒悟從前辨析不精。我憑弓箭平定天下,對弓箭的認識尚且不足,何況天下事務繁多,哪能全部知曉呢!于是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在中書內省輪番值宿,多次召見,詢問(他們)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長孫皇后堂叔)接受別人贈送的絹帛,事情敗露,太宗說:長孫順德如果能對國家有益,我與他共享府庫的資財,何必貪財到如此地步呢!太宗仍然愛惜他有功,沒有治罪他,只在朝廷賞給他幾十匹絹帛。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反法律,接受賄賂,罪不可赦,為何還賜給他絹帛?太宗說:他有人性,得到賜絹的侮辱,比受刑還重;如果不知愧恥,(不過)是一禽獸罷了,殺他又有什么用!
15. D 直接抒寫離情別緒錯誤,本詩是借凄涼之景抒發內心的傷感和離愁,屬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16. (1)以靜襯動(或動靜結合),黃牛峽靜灘聲轉,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
(2)寓情于景,白馬江寒樹影稀描寫江邊寒風中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將因友人離去而孤寂傷感之情寄寓其中。
(3)虛實結合。黃牛峽靜灘聲轉是虛寫,是詩人想象友人過黃牛峽時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是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一虛一實,抒發了作者與友人離別時的傷感。
(4)聽覺與視覺相結合,黃牛峽靜灘聲轉是作者從聽覺的角度描繪一路旅途輾轉艱險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則是從視覺角度表現當時的離別之景。
17.①.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②.鼎鐺玉石 金塊珠礫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18.A 第一組,恍若隔世:恍惚如同相隔了一輩子。比喻事物變化發展很快、變化很大?;腥糇蛉眨河洃浨逦?,好像是昨天。此處指事情變化大,應用恍若隔世。第二組,抉擇:挑選;選擇。選擇:挑選,選??;指為某人做的決定。抉擇不光是動作,更重要的是選擇的結果,一般是在做了很多分析后才定下來的結果,通常比較重要。選擇的重點是做出了動作,后面通常沒那么嚴重,所以選出結果所使用的時間也較短。根據左右踟躇可知,此處指很慎重,仔細分析,應用抉擇。第三組,更:表遞進;又:表并列。此處表遞進關系,應用更。第四組,沒齒難忘:一輩子也忘不了??坦倾懶模恒懣淘谛撵`深處,形容留下的印象極其深刻,永遠忘不了。此處強調留下的印象深刻,應用刻骨銘心。
19. C
20. 構成:由三個相似的動賓短語構成,意義上緊密相連,由燃起到照亮再到引領。
表達效果:形式整齊,節奏鮮明,增強氣勢,感情洋溢,有助于強調孟晚舟女士對黨和國家的感激之情。
21. ①潑水成冰現象是怎么形成的②還不足以實現潑水成冰③凝結成冰也需要時間
22. ①氣溫在-40℃以下;②水的溫度在90℃以上;③水汽顆粒較小。
23.審題:
材料關鍵句:當物質條件不足時,精神意志就更加重要!此句明確回答了材料中的問題,直接確定了寫作立意——精神意志;在肯定精神意志重要性的同時,又加上了一個大前提:物質條件不足時。在環境艱苦、物質落后、客觀條件滿足不了人的需要時,唯有依靠堅忍不拔、異于常人的精神意志才能死守苦熬、渡過難關、創造奇跡。
材料中列舉了志愿軍取得勝利和林縣人民建成紅旗渠的感人史實,而如此偉大的奇跡都是在裝備落后、物質匱乏的艱苦條件下創造的。他們依靠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如磐石的鋼鐵意志。寫作時,首先要闡明精神意志的內涵:是相信勝利終會到來的堅定信心,是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頑強信念,是堅韌執著不懈追求的奮勇決心,是中華民族鐵骨錚錚百折不撓的可敬人格……其次,要明確精神意志在客觀條件不足時的巨大作用:支撐信仰、奮戰事業、守護疆土、建設祖國、突破所有的看似不可能、實現一切的天方夜譚。最后,要明確情感方向,號召大家傳承并弘揚中華民族愚公移山、努力進取的精神,錘煉意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立意:
1.風浪當前,尤須以精神對決、用意志較量。
2.逆境之中,惟堅定者不凡。
3.千難萬險何所懼,鋼鐵意志煉真金。
4.精神汲取動力,意志開創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