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沖突導致30名軍人死亡(俄烏戰爭空軍為什么不出動)

在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軍隊通過大量使用TB-2等無人機對亞美尼亞軍隊實施空中突襲,不僅成功壓制了亞美尼亞軍隊的野戰防空體系,而且重創了亞美尼亞的地面部隊,為阿塞拜疆軍隊的地面推進創造了有利的戰場條件。無人機在納卡沖突中表現讓人們看到了其在現代戰爭中廣闊前景,尤其是土耳其制造的這款TB-2無人機,更是受到了眾多國家的青睞。烏克蘭便大量引進了這款裝備,不過出乎意料的是,TB-2無人機并沒有在最近的俄烏沖突中表現出強大的作戰效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是自身損失也非常大,顯然這是俄羅斯軍隊強大的野戰防空體系發揮了作用。

烏克蘭在2019年向土耳其訂購了12架TB-2無人機和3個地面指揮系統,2021年又加購了6架TB-2無人機。另外,烏克蘭還和土耳其聯合建立了合資企業,計劃制造48架TB-2無人機。保守估計,俄烏沖突爆發前,烏克蘭空軍至少擁有30架左右的TB-2無人機,在戰爭期間烏克蘭空軍可能還得到了國外新的TB-2無人機援助。在烏克蘭空軍的主要軍用機場和戰斗機大量被俄軍摧毀后,烏克蘭空軍主要就是依靠TB-2等無人機為前線作戰提供空中支援,攻擊俄軍的地面部隊。

TB-2無人機是一款土耳其制造的察打一體化戰術無人機,機長6.5米,翼展12米,最大起飛重量640公斤,最大荷載150公斤,最大飛行速度22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150公里,巡航速度為130公里/小時,滯空時間最大27小時。TB-2無人機配備多款精確制導打擊彈藥,包括遠程反坦克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和70毫米激光制導火箭彈等精確彈藥,可以精確打擊地面裝甲目標和非裝甲目標。例如,一架TB-2無人機可以攜帶2枚UMTAS反坦克導彈(每枚37.5公斤),攻擊最遠8公里的裝甲目標。TB-2無人機的機體設計考慮了一些隱身因素,但是整個并不具備隱身能力,加上其飛行速度非常低,遇到現代化的多重防空體系時被擊落的風險很大。

TB-2無人機由北約標準集裝箱內地面控制站控制,控制站由三名成員構成,分別是指揮官、飛行員和任務模塊控制員,TB-2無人機可以自主進行滑行、起飛、巡航、降落和停機。由于TB-2無人機不具備自主攻擊能力,必須通過地面控制站控制,TB-2無人機不能距離地面控制站超過150公里,一般TB-2無人機的作戰縱深在幾十公里左右。鑒于TB-2無人機擁有較大的作戰縱深和精確打擊能力,一般部署在距離前線較遠的戰術后方,主要打擊敵軍戰術地域內的裝甲部隊、戰術指揮所、防空系統、炮兵單位等重要目標。

不同于納卡沖突中的亞美尼亞軍隊,此次俄烏沖突中的俄羅斯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復雜而龐大的地面防空力量,俄軍地面部隊都配屬有多款防空兵器構成的野戰防空體系,以對抗來自空中的襲擊。俄軍連、排級戰術單位裝備大量的針式便攜式防空導彈,而營級戰斗群則配屬有鎧甲S1、道爾近程防空導彈和通古斯卡-M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俄軍集團軍級還配屬有山毛櫸中程防空系統和S-300V遠程防空系統遂行戰區防空任務。另外俄軍還可以向戰區派遣更多的S-300和S-400防空營,完善整個戰區的防空體系,最遠防空距離可以達到400公里。

通過分析這次俄烏沖突,烏克蘭的TB-2等無人機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頻頻攻擊俄軍的偵察車、坦克、裝甲車、火炮和指揮所等戰術目標,不過可以發現,TB-2無人機多攻擊的是俄軍的前鋒偵查部隊,這些擔負戰役 、戰術偵察的俄軍偵察單位處于最前線甚至是后方地域,遠離俄軍主力部隊,很難得到俄軍野戰防空體系的有效掩護,因此很容易遭到烏克蘭無人機部隊的重點打擊。隨著俄軍的全面推進,野戰防空體系的進一步向前延伸,烏克蘭無人機取得的戰果也就越來越有限,而且損失也越來越大。目前,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消息,俄軍已經摧毀了超過160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包括最先進的TB-2無人機,顯然烏克蘭無人機部隊同樣遭到了嚴重的損失。

由于烏克蘭已經失去了戰場制空權,加上俄軍強大的地面防空體系,烏克蘭空軍的無人機只能實施零星的戰術偷襲,大規模使用無人機來阻止俄軍的地面推進幾乎是不可能的,將遭到俄軍防空體系有力的反擊,而烏克蘭無人機對俄軍單個武器裝備實施這種低強度的戰術襲擊,雖然能取得一些戰果,但是卻很難改變戰役態勢,更不用說取得戰略性勝利了。除非烏克蘭能獲得更加先進的隱身無人機,僅依靠TB-2這種非隱身無人機很難改變當前的戰場局勢。隨著俄軍投入更多的防空兵器和加大對無人機的打擊力度,烏克蘭無人機部隊的使用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戰場環境,損失也必將進一步增加!事實證明,在失去制空權和面對對手強大的防空體系下,無人機很難發揮出強大的作戰效能,任何兵器都必須融入到體系作戰中才能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