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加酸生成什么(哪幾種鹽可以溶于水)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方程式可簡記為AB+CD=AD+CB。

1.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①反應物中酸必須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物質(zhì)是氣體或沉淀或水。

②反應物中至少有一種是可溶的。

③初中階段反應物中的兩種鹽都是可溶性的,且反應所得的兩種鹽中至少有一種是難溶的。

④反應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是沉淀或氣體(只有銨鹽跟堿反應才能生成氣體。

2.反應原理:

在復分解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被稱為交互鹽對,反應通式為Ax+By=Bx+Ay。反應式中A、B代表陽離子;X、Y代表陰離子。這種體系在相圖中稱為四元體系,可用AX-BY-H2O或A、B‖X、Y-H2O表示。例如:KCl+NaNO3=KNO3+NaCl,可寫成: K、Na‖Cl、NO婣-H2O

3.反應條件:

(1)酸+鹽→新酸+新鹽反應物中酸必須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物質(zhì)是氣體或沉淀或水。如:2HCl+CaCO3=CaCl2+H2O+CO2↑

(2)酸+堿→鹽+水反應物中至少有一種是可溶的。如:H2SO4+Cu(OH)2=CuSO4+2H20

(3)鹽+鹽→兩種新鹽初中階段反應物中的兩種鹽都是可溶性的,且反應所得的兩種鹽中至少有一種是難溶的。如:Na2SO4+BaCl2=2NaCl+BaSO4↓附:兩種鹽(一種為不溶或難溶的不穩(wěn)定的鹽,另一種可溶)復分解生成更穩(wěn)定(或趨于穩(wěn)定)的鹽(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有不溶的鹽)鹽(不溶或難溶)+鹽=兩種新鹽BaS+Na2SO4=BaSO4↓+Na2SBaCO3+Na2SO4=BaSO4↓+Na2CO3

(4)鹽+堿→新鹽+新堿反應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是沉淀或氣體(只有氨鹽跟堿反應才能生成氣體)。如:2NaOH+CuSO4=Na2SO4+Cu(OH)2↓;NaOH+NH4Cl=NaCl+NH3↑+H2OFe(OH)3與NaCl不發(fā)生反應

4.復分解反應的運用

利用復分解反應制取所需產(chǎn)品,一般要求作為反應物的兩種鹽在水中溶解度比較大,作為生成物的鹽溶解度比較小,且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能成為固體析出。根據(jù)生成物狀態(tài)也可有三種情況:

①析出的固體結晶就是所需產(chǎn)品。如氯化鉀和硝酸鈉復分解時,在低溫下即可析出硝酸鉀固體結晶。

②復分解所得溶液需進一步加工才能得到產(chǎn)品。如碳酸銨和硫酸鈣復分解時,需將碳酸鈣沉淀分離后的溶液進行蒸發(fā),才能得到硫酸銨固體產(chǎn)品。

③生成物的兩種鹽都是沉淀,它們的混合物就是產(chǎn)品。如硫酸鋅和硫化鋇復分解時,生成硫化鋅和硫酸鋇兩種鹽的沉淀混合物,經(jīng)過濾、洗滌和高溫灼燒,而成為白色顏料鋅鋇白(立德粉)。鹽在水溶液中的飽和濃度與溫度有關。除了生成物是溶解度很小的鹽外,復分解反應過程中,原料鹽的一次利用率(或稱轉(zhuǎn)化率)通常不會很高,需要將分離固體結晶后的母液循環(huán)使用,以提高總利用率。 采用復分解反應生成無機鹽,一般是在帶有機械攪拌的槽式反應器中進行,操作可以是間歇的,也可以是連續(xù)的。復分解反應生產(chǎn)無機鹽的過程中,常用到過濾、結晶等化工單元操作。

5.例題講解

一.判斷物質(zhì)間的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

例1:將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溶液混合,能發(fā)生反應,但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 )

(A)NaCl KNO, (B)CusO4 NaOl

(C)AgNO, HCl (D)NaOH H,s0

分析: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1)對反應物來說:酸與堿反應,至少有…種要溶于水;酸與鹽反應是酸必須溶于水;鹽與堿、鹽與鹽反應時,兩種反應物必須全部溶于水,(2)對于生成物來說要么有水生

成,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氣體生成.依據(jù)土述條件(B)、(C)、(D)都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B)、(C)中有沉淀生成,而(D)無明顯現(xiàn)象.所以應選(D)

二.判斷物質(zhì)能否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例2: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pH=14的某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cCL NaC KNO (B)NaCi NaOH NaNO

(C)CaCL2 NaNO3 NaCO3 (D)KNO3, H2SO4,NaCl

分析:此題中溶液的pH=14,說明是在堿性溶液中能否共存,所以此題共存的條件是:各物質(zhì)間互不發(fā)生反應也不與堿性物質(zhì)反應,(A)中的三種物質(zhì)互不反應,但FeCl2與堿性物質(zhì)反應;(C)中CaCl2與NaCO3能發(fā)生反應;(D)中H1SO與堿性物質(zhì)反應,所以應選(B)。

三.鑒別不同的物質(zhì)

例3下列各組物質(zhì),只用組內(nèi)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鑒別的是

(A)KOH Na,SO, CuSO, MgCl (B)K2 CO, BaCL Na2 CO3 HCI

(C)Na2 S0, BaCk, KNO, NaCl (D)NaNO, AgNO, KNO NaCl

分析:鑒別物質(zhì)的原則是:現(xiàn)象要明顯,易于區(qū)分操作要簡單.通過對各組溶液的觀察發(fā)現(xiàn)(A)中的CSo4溶液是藍色的,再取(A)中的其它三種溶液少量,分別加入CusO,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的則原溶液KOH再取另兩種溶液少量分別加入K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則原溶液是MgCL2,無現(xiàn)象的原溶液是Na2S04所以應選(A).

(轉(zhuǎn)自知乎)

【復分解反應】https://mbd.baidu.com/ma/s/i0M3ks6J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wǎng)

內(nèi)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