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街頭神射手,以及街頭神射手網站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誰是美國最NB的街球手?2、街球界四大神話資料3、皮特馬拉維奇的簡介誰是美國最NB的街球手?
1.俄爾-馬尼格特,紐約人,綽號“山羊”,紐約市的街頭傳奇人物。他的傳記曾被拍成電影,在HBO播出過。而他從小打到大的打球的地方--98街的球場,也用他的綽號“山羊”來命名。他因毒品入獄,出獄后在老家附近指導青少年打球,在1998年去世。被稱為是沒打過NBA的最偉大球員。
2.喬-霍蒙德,紐約人,綽號“摧毀者”,6英尺4英寸的后衛,在20歲的時候獲得洛克聯盟的MVP。曾在J博士的防守下,半場輕易拿下50分。
3.克蘭多,紐約人,綽號“旋風”,曾在一場比賽中獨得135分,一季的平均得分為70分。以一招換手運球聞名“斗牛場”。
4.拉馬爾-孟丹,芝加哥人,綽號“金錢”,5英尺9英寸的后衛,是個有名的神射手。前太陽隊的教練安吉以前在練球時,會穿上他那件繡有拉馬爾的熱身外套,當他在練投外線及上籃時,隊友會叫他拉馬爾-孟丹。
5.勞依德-丹尼爾斯,紐約人,綽號“豌豆”,6英尺8英寸的后衛,來自紐約的皇后區,被認為是自賈巴爾以后,紐約市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在場上無所不能,五個位置都可以打,被稱為是加了跳投的魔術師約翰遜。
6.赫曼-諾斯,紐約人,綽號“直升飛機”,有人看過他跳起的高度超過二分之一的籃板。在街頭“斗牛”時,把賈巴爾的天勾給定在板上,賞了他一個大火鍋。
7.阿特-希克斯,芝加哥人,綽號“大藝術”,6英尺5英寸的前鋒,來自圣伊利莎白高中,為人樂道的是他將籃板灌破的“酷死啦”灌籃。
8.拉夫特-阿爾特森,紐約人,綽號“跟我來玩啊”,是為了稱贊他在場上神奇的演出,很多NBA球星在回到斗牛場上比賽時,都不想守他,馬布里就承認被他教訓過。在1998年的選秀會被雄鹿隊給選上。
9.拉夫-沃克,芝加哥人,綽號“火箭”,6英尺4英寸,在場上曾表演跳起來,把球往籃板上丟了兩次,再拿起來狠狠地塞進籃筐內,球場上的人全都呆掉了,都要求他再做一次,而他也照做。
10.達林-梅森,費城人,綽號“咀嚼”,5英尺11英寸,有43英寸的垂直起跳高度。他那神奇的助攻是最令人難忘的。
街球界四大神話資料
街球四大神話:辣醬、骨頭收集者、教授、絲綢
1.辣醬(Hot Sauce)
菲利普·查普安(Philip Champion),1976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國奧蘭多,美國街頭籃球運動員,綽號辣醬(Hot Sauce),被稱為“街球皇帝”,是美國街球球隊Court Kingz的一員。
他自創的過人動作達到100多個,最著名的動作“The Boomerang”更是把“人球分過”改成了“人過球不過”,而“Slow Mo Cross”在突然加速之后再接一組“突然超慢鏡”而是迷倒成千街球玩家。
其它的諸如邊打手機邊過人,蒙眼過人,霹靂舞步、旋轉傳球等等也都是“辣醬”的看家絕活。
菲利普·查普安則被看作是阿爾斯通在紐約街頭的接班人,他的球風永遠華麗,憑借在AND1第三集中的一炮走紅,他已經使街球迷暫時忘卻阿爾斯通離去的痛。
在NBA,有人認為街頭籃球是籃球靈感的發源地,而在查普安眼中,球場邊任何一瑣碎的動作都是他的創作源泉。雖然他的球風受到很多籃球實用主義者的批評,認為他根本無法適應激烈的對抗,但對于注重表演和享受籃球的大多數來說,查普安就是他們心中的邁克爾·喬丹。
2.骨頭收集者
骨頭收集者(Bone Collector)是美國街球手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的綽號。美國德州人。因為他變向過人太厲害,往往把防守者的腳踝晃斷,所以被人稱為“骨頭收集者”。
2001年他背上球鞋到紐約闖蕩,打入洛克公園頂級賽事——EBC錦標賽。處子出鏡的“骨頭”馬上用眼花繚亂的運球和匪夷所思的過人動作征服了紐約的觀眾——成為了MVP。這種第一次在洛克露面就成超級明星的事情6,7年來都沒有發生過。
3.教授
格雷森·鮑徹(Grayson Boucher),1984年6月10日出生于美國薩勒姆,美國籃球運動員,巡回賽唯一的白人,也是最矮的選手。格雷森·鮑徹是美國傳奇街球手,運球技術超群,被街球比賽的解說員稱贊為“可以在賽場上教導對手”,因而獲得了“教授”(The Professor)的稱號。
教授可不是在化學課上教你如何做實驗的教授,他是在街頭上教你怎么的打籃球的教授,他因為經常在街球場上教做人而得名。他以175CM的身高在黑人統治的街球場贏得了無數的尊重。
在美國籃球圈,鮑徹人氣非常高,甚至超過了不少NBA球星。就連林書豪,也是鮑徹的粉絲。
4.Silk(絲綢)
原名Andre Poole,他作為巴爾的摩街頭界的主流人物已經好幾年了,同時他也在SBA的街頭聯盟打球。在2005年夏天他最近的街頭比賽中,他創下了單場得分40分的最好成績,在場比賽的還包括像史蒂夫弗朗西斯,范埃克塞爾和卡塞爾等。
為什么叫絲綢?因為他的運球如絲綢一般順滑。
擴展資料:
傳奇人物:
厄爾·麥尼考爾特
紐約人,綽號“山羊”,紐約市的街頭傳奇人物。他的傳記曾被拍成電影,在HBO播出過。而他從小打到大的打球的地方98街的球場,也用他的綽號“山羊”來命名。他因毒品入獄,出獄后在老家附近指導青少年打球,在1998年去世。被稱為是沒打過NBA的最偉大球員。
喬·霍蒙德
紐約人,綽號“摧毀者”,6英尺4英寸的后衛,在20歲的時候獲得洛克聯盟的MVP。曾在J博士的防守下,半場輕易拿下50分。
克蘭多
紐約人,綽號“旋風”,曾在一場比賽中獨得135分,一季的平均得分為70分。以一招換手運球聞名“斗牛場”。
拉馬爾·孟丹
芝加哥人,綽號“金錢”,5英尺9英寸的后衛,是個有名的神射手。前太陽隊的教練安吉以前在練球時,會穿上他那件繡有拉馬爾的熱身外套,當他在練投外線及上籃時,隊友會叫他拉馬爾·孟丹。
參考資料:街頭籃球_百度百科
皮特馬拉維奇的簡介
【球星資料】
英文:Pete Maravich
性別: 男
國籍: 美國
出生城市:
出生日期: 1947年6月22日
身高: 196cm
綽號:“手槍”
場上位置: 后衛
場上編號: 0
所屬團隊:
曾效力團隊: 猶他爵士隊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亞特蘭大老鷹隊
【球星簡介】
馬拉維奇1947年6月22出生,身高1米96,1970年獲全美大學最佳球員稱號,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當選NBA全明星隊員。“手槍”皮特·馬拉維奇的名字是NBA歷史上最為響亮的招牌之一。1986年,馬拉維奇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馬拉維奇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阿里奎帕上的一個籃球家庭。父親普萊斯·馬拉維奇就是一名職業籃球選手。馬拉維奇受父親的熏陶,在高中時就顯示出眾的籃球天賦。而他的籃球才華在大學期間更是大放異彩。在大學一年級的比賽中,他平均每場得43.6分。在此后的3個賽季中,他平均每場得分分別為43.8、44.2和44.5分。他創造的大學得分紀錄至今沒有人能夠打破。1970年他被選為全國大學最佳選手。但是批評也接踵而來,他雖然得分很高,但是他的球隊卻勝率不高,成績僅為49勝35負。1970年NBA選秀中,馬拉維奇在第一輪第二位被亞特蘭大鷹隊選中,簽下了一紙190萬美元的合同,這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金額。馬拉維奇充滿激情,善于表演,他將背后運球和腿間傳球的技術發揚光大并日臻成熟,雖然這2項技術在當時一些專家眼里是街頭痞子的動作,馬拉維奇似手有點褻瀆籃球,但是這位敢于創新的天才用事實證明了他這種隨心所欲的技術發揮不但具有觀賞性,而且更有實戰性。他的表演或打法也使得觀眾賞心悅目。
【NBA履歷】
馬拉維奇在NBA的第一年每場為球隊貢獻23.2分,還被選入NBA最佳新人陣容。但是鷹隊的戰績卻只有36勝36負,比上賽季少贏了12場。1974-1975年賽季,新組建的爵士隊用2名球員換來了馬拉維奇,雖然馬拉維奇在賽場上不遺余力,但是爵士隊的比賽還是只好看不贏球,一直未能打入總決賽。馬拉維奇在籃球生涯中所有的得分都是2分球或罰球,這位神射手從來沒有在比賽中投過一個3分球,這與他的外號“手槍”不謀而合,在11年的NBA生涯中,馬拉維奇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當選NBA全明星隊。
【逝世】
1988年1月5日,馬拉維奇在加利福尼亞一座體育館中進行三對三比賽時,突然心臟病發作,終年40歲。他的精彩球技將永遠留在廣大球迷和隊友們的記憶中。
關于街頭神射手和街頭神射手網站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