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分享了30年電腦顯卡的演進過程,目前主流的顯卡是PCI-E的獨立顯卡。
圖中一共有9塊顯示卡,
1號為ISA 顯示卡 286、386、486時代用的比較多的顯卡,可以看到獨立的電阻、電容、晶振,金手指密度也不大,價格比較粗糙,主芯片已經是大規模集成電路了,外部接口只有一個VGA的接口,彩色的顯卡,通常支持的分辨率為640X480,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確定顯存的數量,以K為單位,256K 512K
接在電腦上效果:
2號為VESA 顯卡,基本就是486上使用的比較多,非常長的一種顯示卡,都是單一VGA接口,也可以擴展顯存,看上去比ISA的制作稍微好一些了,帶腳獨立電子元器件還是可以看到,電阻、電容、晶振等,這個沒有流行多長時間,就淘汰了。
接到電腦上時的效果是這樣的:
3號是PCI總線接口的顯卡,486以后的電腦非常多見,486、586、686都可以使用這個接口的顯卡,很多服務器都是使用這個種接口的顯示卡。這是當時非常有名的顯卡芯片廠商的顯卡,這個顯卡上我們看到的電子元器件和現在的就 比較接近了,都是貼片的,貼片電容、電阻,通過芯片我們可以看到是97年第38周生產的,這個顯卡應該在98年前后上市,現在這個顯卡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4、5、6號都是AGP的顯示卡,2000年左右使用的都是這種顯卡,有2X 4X 8X 的顯卡,電壓不同 3.3V 的 有1.5V 的不能混用。這是的顯存容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從2M-4M-16M-32M -64M,同時顯存的速度也已經很快了,3.6ns ,不需要自行擴展顯存了,都不再預留顯存擴展接口了,同時也有了更高的分辨率,更多接口形式,有S-Vedio接口,工藝制作已經比較精良了
7、8、9號都是PCI-E ,目前主流的獨立顯卡接口方式,常見的是16X,顯存也到G 1G 2G 4G 6G 等,速度更快了,接口也更加豐富了,有VGA DVI HDMI DP mini DP 金手指的密度更高了。同一塊顯卡可以支持多屏同時輸出,輸出的分辨率也更高了,可以達到2K 4K 8K的分辨率,有些顯卡功耗也很大,需要獨立的供電才能正常啟動工作。
現在好點的顯卡都不再提供VGA的接口了,都改為這三種接口,提供更好的品質和更高的分辨率。
怎么樣?這么短的時間內可以遍歷顯卡的發展過程,是不是很過癮,關鍵是那些古老的顯示卡都是還可以工作的,有空我把他們啟動工作時的過程,狀態錄視頻放在抖音上,DOS Windows 32 WINDOWS 95 Windows 98 等,是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