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果里村丨村莊古跡
澇淄河在東、西果里兩村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澇淄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前,河水清澈見底,各種貝類、魚類自由生存,給兩村人民帶來極大的方便。據考證,澇淄河發源于淄博灃水一帶,流經幾十個村莊和市區,在索鎮注入烏河。
萬古流芳石碑在東果里北原先矗立著一座石碑,上面刻著萬古流芳四個大字。據傳,東果里李家3個兄弟,家庭富足殷實,家業豐厚,但哥哥不當家,全由弟弟來掌握家庭過日子。有一年臘月,哥哥突然患了疾病,臥床不起,年關將近,有錢人家張燈結彩,準備近年,可好多人家冷落蕭條。這時,弟問哥得了什么病,哥說:是心病,弟說:咱家豐衣足食,你有何事得心病,哥說:咱們家是吃穿無憂,可那些沒糧沒錢的人家怎么過年。弟弟心神領會,便張貼告示,開倉放糧,按戶按人發糧。在鄉親們領到過春節糧食的同時,鄰莊的一些窮人也領到了過年的糧食。他們的善舉得到了人們的稱贊。當哥哥去世后,鄉親們捐款為其立碑萬古流芳。
東果里村丨村莊公益
1985年新建辦公場所,占地1500平方米,房屋340平方米,新打全鎮第二眼高質量深水井187米;1991年新建學校辦公樓20間;1993年整合鎮水利站房屋23間,土地3畝,用于村辦公場所;2001年村內道路拓寬,修柏油路8條,約2萬余平方米,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的問題;2002年8月12日,為國家三峽工程排憂解難,安排移民四戶21人;2003年整合交管所房屋5間,用于村衛生室;2008年新上純凈水設備;2016年完成全村道路硬化;2017年完成全村巷巷亮工程;2018年完成公墓整治綠化,成立暖陽愛心行公益志愿組織,為我村貧困、殘疾、老年人員進行公益幫扶。
東果里村丨革命烈士
竇清春,男,1899年出生,1939年10月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桓臺縣二區動委會擴軍委員。1940年12月,在桓臺縣東義和村犧牲。1955年,追認為烈士。
李長秀,男,1901年出生,1938年3月參加革命,桓臺縣大隊班長。1942年11月,在長山縣固玄莊犧牲。
竇清海,男,1909年出生,1939年參加革命,桓臺縣大隊飼養員。1940年9月,在桓臺縣果里犧牲。1955年,追認為烈士。
張連英,男,1910年1月出生,1939年3月參加革命,八路軍山東縱隊四支隊戰士。1940年,在臨朐縣和尚莊犧牲。
董玉吉,又名董瑞昌,男,1911年6月出生,1938年3月參加革命,國民抗敵自衛軍魯北支隊獨立營排長。1941年6月,在高青縣陶唐口犧牲。
段淑勝,男,1915年出生,1937年2月參加革命,國民抗敵自衛軍魯北支隊獨立營班長。1940年12月,在臨淄縣南塢犧牲。
李慶泗,男,1919年出生,1939年12月參加革命,八路軍清河軍區直屬團班長。1942年,在高青縣犧牲。
李林慶,男,1920年出生,1939年10月參加革命,國民抗敵自衛軍魯北支隊獨立營排長。1941年11月,在原蒲臺縣于家莊子犧牲。
曹永忠,男,1922年出生,1946年12月參加革命,桓臺縣大隊五中隊戰士。1947年12月,在桓臺縣趙家莊犧牲。
董玉祿,男,1925年5月出生,1941年10月參加革命,國民抗敵自衛軍魯北支隊獨立營班長。1941年11月,在原蒲臺縣于家莊子犧牲。
張佃水,男,1930年3月出生,1945年11月參加革命,渤海縱隊七師戰士。1948年4月,在張店犧牲。
東果里村丨史海鉤沉
神牛的傳說傳說,明末東果里有一個臺名曰:釣魚臺,當時流傳著一句俗語拆了釣魚臺,墊了代家灣。周圍鄰村的人對李家的興旺發達,感到很吃驚。李家當時已經養了99頭牛,在這99頭牛里也有一頭神牛,一天下來,晚上把牛拉到牛棚里,怎么數就是100頭,到院子里數就是99頭,后來出了一個人,把所有的牛角上綁了紅綢子,怎么數也是99頭牛,少了一頭,結果到牛棚里一看,那頭神牛還在牛棚里,唯獨它沒有系上紅綢子,有人出餿主意,說這頭牛不吉利,早晚會出大事,建議把牛賣掉,于是有人偷偷地把這頭牛賣到了很遠的地方,賣了這頭神牛后,李家家業有點敗落。傳說這頭神牛未賣時,更有傳奇故事:那時我們這里有很多人到東邊的衛固趕集,路過李家的地頭,看到滿坡都是已經成熟的莊稼,看看別的小農戶有的已經收割了莊稼,并且有的農戶已經種上了麥子,可李家這一坡的莊稼還不收割,又耽誤種小麥,感到疑惑。可是當他們趕完了衛固集,往回返時,滿坡的莊稼再也見不到了。全部收完,并且所有地都已經耕過來,感到吃驚。原來是這頭神牛率領著所有的牛拼命地干,不到幾個時辰就收耕完事,這也許是一個傳奇故事吧。
寧過九江口,不從東果里走抗日戰爭時期東果里村民英勇抗日,事跡可歌可泣。那時,全村就有38名黨員,段繼太任書記。他們是段淑勝、王樂增、李恒河、李恒水、任向成、李恒恩、李長元、張佃貞、王丙功、董玉朋、張奎凡、董玉吉、董淑真、伊丕然、伊丕海、甘會進、李慶堯、張連英、李長秀、竇青春、李恒成、李福慶、李恒田、李恒福、商孝功、辛孝友、李恒秀、李慶儒、李恒紅、董淑芳,董淑真任組織委員。戰爭時期 東果里村的民兵相當厲害,有幾名神槍手,遠近聞名,敵人押送八路戰士,從村邊路過,民兵聽說后,瞅準敵人,用槍打斷了八路戰士身上綁的繩子,敵人嚇得魂飛魄散,抱頭鼠竄,只顧逃命,八路戰士趁機逃走。東果里民兵的好槍法傳遍了三里五村,因此,當時流傳著這樣的口語:寧過九江口,不從東果里走。
偷襲敵人的彈藥庫解放戰爭時期,民兵王清海、王清江、李乃英、李長仁機智勇敢,在解放張店的戰斗中,他們喬扮化裝,進入東大營(那時火車站以東叫東大營)敵人的武器彈藥庫,打死了守敵,機槍、步槍、手榴彈裝了滿滿一車,回村成立了獨立大隊。
馬家廟慘案1947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這天大霧,桓臺縣三區區長張榮(衛固尚莊人)、縣大隊指揮宋魯元、縣大隊政委劉林得到臨淄、張店、周村敵人的大批兵力要來東果里抓壯丁的情報,東果里11名民兵在張榮指揮下,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后來,敵人在東果里南窯架起機槍,10名民兵把槍扔到馬家廟的井里后壯烈犧牲,僅有1人因受重傷,在村民的保護下存活了下來。
東果里村丨村莊人物
李長光,男,1939年11月出生,曾任淄博市紡織工業供銷公司書記。
李長城,男,1940年5月出生,正師級,部隊退休干部。
李慶芳,男,1943年5月出生,正縣級,曾任解放軍總后勤部兵工廠技術處處長。
蔡丙琦,男,1948年12月出生,副縣級,曾任淄博市科技局副局長。
李玉梅,女,1957年12月出生,高級教師,曾獲市政府表彰的全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曾任教于果里小學、索鎮第一中學。
李乃靖,男,1961年5月出生,副縣級,現任濱州市氣象局紀檢組長。
李長宏,男,1961年9月出生,正師級,山東省軍區淄博第二干休所。
伊善武,男,1962年3月出生,正團級,曾任四川空軍西南地區衛星發射基地軍事代表。
李勇,男,1963年3月出生,正縣級,現任淄博市老齡委主任。
李志峰,男,1963年10月出生,正縣級,現任濟南市司法局局長。
段應民,男,1967年2月出生,少將軍銜,現任71集團軍參謀長。
董京亮,男,1967年4月出生,企業家,現任山東強益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鵬,男,1967年9月出生,現任桓臺縣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大隊長。
李軍,男,1968年出生,現工作于山東省住建廳。
李云峰,男,1968年出生,現工作于淄博市公路局政治處。
李海霞,女,1975年2月出生,正科級,現任淄博市委組織部主任科員。
張偉,男,1976年3月出生,現任桓臺縣檢察院紀檢監察室副主任。
李金鵬,男,1976年6月出生,企業家,現任廣州本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長偉,男,1977年3月出生,現任山東師范大學教授。
李帥,女,1977年10月出生,高級教師,現任桓臺縣城南學校工會主席。
辛國慶,男,1980年9月出生,現工作于棗莊市國資委。
李淮,男,1984年7月出生,正營級,現在青海省格爾木市6227部隊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