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進入臘月,年味應時而來,那緩緩飄來的年糕香味就像是過年的前奏。
臨近春節,南京市六合區冶山街道四合墩社區柳塘莊組一家做年糕的老作坊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黃安田是這家老作坊的老板。據了解,這家老作坊做年糕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由于年糕做得特別香糯,深受群眾喜愛,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
從凌晨2點忙到晚上10點,年糕供不應求
黃隊長,我訂的年糕啊好啦?
拜煩咯,已經蒸上了,馬上就出鍋!
1月12日一大早,冶山街道四合墩社區居民黃元朝就來到黃安田家買年糕,因為黃安田又是四合墩社區柳塘莊組隊長,社區居民都親切地稱呼這家做的年糕叫黃隊長家年糕。
冶山有不少家做年糕的,但是‘黃隊長’家的年糕香糯可口,在當地小有名氣,周圍老百姓寧愿多跑路也喜歡上這兒來。黃元朝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豎起大拇指夸贊。
記者尋著說話聲朝廚房走去,黃安田和老伴屠本紅正忙活著制作年糕。只見黃安田將事先準備好的米粉慢慢篩入制作年糕的專有磨具中,再輕輕蓋上一層紗布,隨后又倒扣在籠屜上,老伴屠本紅則接過籠屜將其放入鍋中蒸煮。沒過幾分鐘,一籠屜的年糕就出鍋了,空氣中彌漫著年糕的香味,記者應邀拿起一塊品嘗,口感軟糯,彈勁十足。
這個時候是年糕銷售的旺季,每年自臘月十五至大年三十我們都比較忙,最忙的時候每天要從凌晨2點忙到夜里10點,一天年糕的制作量都是一千斤往上跑。昨天天長市金集鎮的一個零售商剛下了500斤的訂單,加上周邊居民群眾前來購買,每天供不應求。黃安田的兒子黃勝利如是說道。
十多道工序,做出記憶中的那年糕
俗話說: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年糕,寓意喜慶、祝福、發財、高升等美好愿望,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但別看只是小小的年糕,制作起來卻需十余道工序。
年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都用糯米會太黏,這里面就要講究技巧和比例了,制作年糕時糯米與大米的比例按7:3,這樣制作出來的年糕口感更好。黃勝利告訴記者,制作年糕,不光比例要把握好,后續還要經過淘米、浸泡、微晾、磨粉、打水花、搓揉、塑形、蒸煮、晾干等十多道工序。
原來這一片有八九家年糕作坊,現在只剩三四家,制作年糕又苦又累,掙錢也不多,手工作坊也就越來越少了。家里開始制作年糕的時候,我自己還是個小伙子,如今我女兒都十多歲了。堅持了這么多年,也有感情了。黃勝利如是說。
這年糕好吃,是記憶中的老味道,以前就常買。張大媽是這里的常客,她告訴記者,這里做的年糕,大人小孩都愛吃,但如今,會做這種年糕的少了,希望有人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蒸年糕吃年糕 年糕里蒸著年味道
從清晨到傍晚,隨著年糕出鍋的香味不斷,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購買。
一塊掌心大小、四方四正的雪白年糕,飽含了濃濃的年味和對新年的美好祝愿。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塊年糕上都有制作的小巧思,有的能看出精美的圖案,有的則印有一本萬利三元吉地等吉祥語。
過年吃年糕,寓意著工作和生活‘年年高’,隨著新年的臨近,年味更濃了。黃勝利告訴記者,由于年糕價格實惠,每斤售價僅5元錢,加上口感香糯,深受大家喜愛。最近訂單越來越多,有的甚至是寧夏、四川、貴州等地的食客,以前來六合探親時吃過這里的年糕,就念念不忘了,現在都會托親戚朋友買了寄過去。最近他們都在加班加點制作,爭取讓更多的人在過年期間品嘗到這道美食。
來源:六合區冶山街道、六合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