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還不錯,隨手訂閱我們吧。↓↓↓
民聲天下12月9日北京快訊 對于即將到來的2023年,對于國人來說,非常看重的新春佳節,早已有所期待。隨著兩節的臨近,很多人已開始了這期間的計劃安排。
民聲君8日晚間從國務院辦公廳了解到,經國務院批準,2023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下發各地。其中,元旦: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放假調休,共3天。春節:1月21日至27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清明節:4月5日放假,共1天。勞動節: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端午節:6月22日至24日放假調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國務院辦公廳要求,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022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2022—2030年)》中提出,將優化全國年節和法定節假日時間分布格局,為此,被很多網民直接推上熱搜,期待之聲滿滿。
對于一眾打工人來說,除了盼望薪水能夠有些漲幅外,最大的期待莫過于能夠擁有一個說走就走的假日時光。近年來,隨著法定假期的安排而對于破解假日期間人從眾的格局,收效并未呈現出明顯的變化。疊加國內疫情的總體趨穩,如何破局,不再眾口難調更顯關鍵。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促進消費,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發展服務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
不得不說的是,近年來的假期安排,皆是以調休放假的模式,通過前借后取,縮短了前后兩周的休息時間,成為現今的五日、七日休假方案。但對這種湊出來的長假,不少人都吐槽,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而且約等于毀掉了前后兩個周末,有點兒得不償失。現實問題依然擺在眼前,對有些人而言,這種湊出來的長假愈發呈現雞肋之感,出去旅游人山人海,身心俱疲;在家休息,連續休息數日前后還要再通過加班還回去,還不如正常上班、放假。
假日的改革之所以備受關注,一方面源于消費者理性程度的增強,多數人已不愿意在黃金周最集中的時段出行;同時,受疫情防控方面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于是通過各方面的調整,包括一些制度政策上的調整,顯然已勢在必行。(責編/翔宇)
*編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傳遞更多新聞資訊。
(您可將相關線索私信我們,也可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即可將您手中的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員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互動話題:你對此怎么看?】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