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一直用會生銹嗎

銹蝕金屬在各種條件下的大氣腐蝕、海水腐蝕、土壤腐蝕、高溫腐蝕 !

我們手上的刀劍大部分銹蝕是屬于上面的大氣腐蝕。大氣腐蝕是一種電化學腐蝕。暴露在大氣中的金屬表面,由于環境水分的蒸發,常有一層冷凝水,在這薄薄一層冷凝水形成的同時,就有一些氣體(如大氣中的N2、O2、H2S、HCL、SO2、CO2等)溶進去,形成可導電的溶液(電解質溶液),金屬和介質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金屬遭到破壞,所以大氣腐蝕的程度又因地域而異。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空氣污染如:工業造成大氣污染、空氣中懸游的顆粒和燃油所形成的氣體(硫和氮的氧化物)還有沿海地區的海洋霧氣都會造成金屬表面不同程度的銹蝕。所有金屬都會和大氣中的氧氣進行反應,在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但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鋼上形成的疏松的鐵銹不能阻止金屬與水溶液接觸,所以金屬表面還會繼續進行氧化使銹蝕不斷擴大,最終形成孔洞。

當金屬鐵Fe周圍的介質是酸性電解質,即pH<7時,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是析氫腐蝕,氧化成紅色的Fe2O3(紅銹的主要成分);當金屬鐵Fe周圍的介質是堿性電解質,即pH≥7時,

發生的氧化還原反為吸氧腐蝕,生成Fe3O4(黑銹的主要成分)。產生的紅銹體積可大到原來鋼鐵體積的4倍,黑銹體積可大到原來的2倍。我們一般只看到大面積的紅色銹班和紅色銹皮但黑銹往往會給忽視,刀劍的深坑就是由黑銹腐蝕造成的,嚴重的就像腐爛的蘋果,表面看是平坦的但是里面已經爛透了。

從化學角度分析,黑色氧化膜和黑銹是同一種物質,同屬于Fe3O4(四氧化三鐵),不同的是前一種氧化的比較輕,后一種屬于嚴重腐蝕氧化,放大觀看金屬表面都有凹陷的銹蝕坑點。至于是不是繼續向金屬深層腐蝕氧化,并不取決于金屬表面的氧化層,而是取決于金屬以外的外在因素。比如收藏者的保養意識,方法和刀劍所處的環境等等。鐵器氧化銹蝕的保養只能是延緩銹蝕并不能阻止銹蝕。

為什么我國古代鐵器存世及少,而青銅器有大量實物,這正是青銅和鐵本身化學元素所取決。青銅是銅加錫加鉛產生的合金,他所產生的銹蝕分為有害銹(綠色粉未樣成份為堿化氯化銅,發展起來會使器物潰爛或穿孔,甚至徹底瓦解)和無害銹(如銅的碳酸鹽還有氧化錫的銹膜,由于含有銅鹽的成份,被染成綠色和藍綠色,它們在青銅器的表面形成了保護層,使之不再繼續遭受腐蝕),正是無害銹才保存下了這歷史悠久的青銅器。而鐵器產生的銹蝕只有兩種,Fe2O3(三氧化二鐵)和Fe3O4(四氧化三鐵),這兩種化學物質都不會起到阻止鐵器銹蝕,所以鐵器在銹蝕的過程中是不間斷的連續的,直至徹底瓦解。

刀劍保存最好要處于干燥的狀態不要進潮氣,再一個就是越光滑的表面越耐腐蝕,因為表面光潔可以減少水蒸汽(潮氣)殘留在刀劍表面,從而減少腐蝕。還有就是要對自己的收藏品經常保養。(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銹的。)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