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自制老式鮮肉月餅招待親朋,材料好找,都是家常所用,就算豬油不易買的到,自己熬起來也很容易。
將白色肥豬肉切成小塊,放入不粘鍋中炒至出油,然后小火慢慢熬即可。因為有了豬油的參與,所以很輕松就能和好兩個不黏手的面團:油酥皮跟水油皮。然后再調拌好一碗肉餡,就可以開工了,跟包餃子似的。趁著過節,一家人圍坐,邊包月餅邊暢聊豈不更加美好。
我最初做這種蘇式的鮮肉月餅時,曾糾結如何區分兩種面團,怕水油皮、酥皮的搞混,做了的時候才發現兩個面團一黃一白顏色差距極明顯,很容易辨別。
做老式酥皮月餅,首先得熬豬油。
豬油是蘇式點心中最重要的一種原料,其中薄如蟬翼的一層層酥皮全靠它,也有著各種素油無法比擬的香氣,做出的月餅酥而不干,口感松軟,香而不膩。
去買材料的時候告訴店家,要豬板油,熬豬油用的,人家就知道了。
熬豬油:
材料:豬板油500克,清水小半碗,鹽2克。
做法:
1.將切成小塊的豬板油放入鍋中,加小半碗水,大火煮開,翻炒攪拌后轉中火熬。一開始加水煮,是防止豬肉局部受熱過急而有焦糊現象。
2.當鍋中水熬干,豬肉開始出油時轉最小火繼續熬,中間需翻炒攪拌幾次,免得豬肉塊粘連。
3.當出油越來越多,肥豬肉塊漸漸縮小成油渣,并顏色微黃時即可關火,撈出油渣,晾涼至手 溫,將熬好的豬油過篩到容器中便可使用了。別故意將豬油冷藏至奶白色固體狀再做月餅,那樣會因為太硬而不易跟面溶合到一起。
切記:熬豬油最怕熬出焦糊味,那樣一鍋豬油就都成廢品了,因為帶著糊味的豬油做什么都有糊味的,所以在快要好的時候要密切觀察著,油渣顏色微黃即可關火。
【鮮肉月餅】
-------------------------------------
水油皮:面粉320克,豬油85克,水110克,白砂糖40克。
油酥:面粉300克,豬油150克。
餡料:梅花豬肉餡400克,榨菜80克,雞蛋1個,蔥末10克,姜末10克,老抽10克,生抽10克,料酒5克,橄欖油10克,白砂糖3克。
做法:
1.將水油皮、油酥的材料分別充分混合成兩個面團,然后蓋保鮮膜讓它們靜置融合半小時。
2.榨菜切碎,蔥姜切末,然后跟其他所有餡料一起放入碗中,按照一個方向一直攪拌至上勁。
3.水油皮分成22克/個的小劑子,滾圓。酥皮分成18克/個的小劑子,滾圓。可以做25個月餅。
4.取一個水油皮劑子搟薄,上面放一個酥皮劑子,然后包起收口再按扁。
5.搟薄成長圓形,卷起。搟的時候,用力越輕越好,過重會將薄薄的酥皮搟破。
6.將其再次按扁,搟薄成長形,卷起,即成小而圓的月餅皮坯子了。
7.將坯子按扁,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月餅皮,上面放上一勺餡料,包起,捏緊實口。
8.收口向下的排入烤盤,表面輕輕刷一層全蛋液,撒芝麻,芝麻上再輕刷一層蛋液,這樣烤好后芝麻不易掉。
9.放入預熱好的烤箱,轉風,170度25分鐘,烤至月餅表皮微黃即可。
小貼士:
1.做蘇式月餅,面粉用高中低粉的哪種都行,不同的面粉會有著不同的口感,隨自己喜好而定。高筋面粉做的月餅,特點是皮層次分明,口感酥脆。低筋面粉,筋性低,做出來的月餅更 加的酥軟,一掰就碎,有種入口即化的綿柔感覺。中粉也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面粉的吸水性也就不同,和面的時候應該邊攪拌邊加水,根據情況隨時增減,小心謹慎,才能保證完美的開始。
2.建議買豬梅花肉做陷,沒有筋,買回家自己用料理機很容易就打成餡,或者買的時候直接讓賣家 給打好也行。豬肉中最嫩的就是梅花了,怎么烹飪都不會有柴的口感,特嫩,肥瘦相間的,香而不膩,就算煎豬排一點也不用擔心火候的問題。
3.調拌好生的肉餡,若掌握不好咸淡度,可以拌好后弄一點放平底鍋中煎成小肉餅品嘗下。要盡量的讓餡料味道稍咸一點點,這樣跟無鹽的月餅皮搭配才能保證做出的月餅百分百美味到極致。
4.面和好后,一定要讓它靜置融合半小時,讓材料充分混合成光滑的面團才好。但是不要放冰箱冷藏靜置,這樣面團中的豬油會因冷變硬,油酥易散爛不易成團。
5.若不想熬豬油,也可以將配方中的豬油換成自己喜歡的黃油或者各種油,只是我覺得還是豬油做的月餅最具老式月餅之味,口感跟起酥質感都為最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