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阿膠湯的功效與作用(倪海廈講三種失眠)

偶翻看到梁冬與倪海廈老師對話講到關于失眠的話題。(具體內容在評論區圖片文字里,我就不過多贅述。)

倪師總結失眠大多數是三種。失眠的話,有三分之一的失眠是不要治的,這是精神上的,不需要去治療的。通過打坐啊或者舒解一下壓力就可以去掉,另外一種失眠,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個黃連阿膠湯,還有一種就是要比較專業的,要醫師來做處方,來診斷比較好這樣子。

倪師認為失眠的問題,一種是病態的失眠,就是身體真的有病,造成的失眠;還有一種就是精神狀態造成的失眠。

最后總結就是,第一種是情緒上的問題;第二個是,因為受到驚嚇,心里面藏神的那一滴血被擠出來了(黃連阿膠湯)。第三個就是,其他臟器上的這個實癥,就是說有一些,已經開始在累積一些陰毒、陰寒之事,讓那個血不能回到心里面的那個神,所以導致的失眠。

其實失眠在生活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困擾了,很多人不得不靠藥物來幫助入睡。

中醫在治療失眠很有優勢,也很有效果,有效果的方很多,就是看能不能抓住主要癥狀來辯證了。

像這個實證失眠和虛證失眠。

比如一躺床上就翻來覆去無法入睡的,心煩氣躁的實證失眠,張志軍老先生用經方的梔子,淡豆豉,夜交藤是應該想到的,這個符合《傷寒論》中的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條文,只要有翻來覆去,心氣煩躁的,我都必用這個方子。

還有就是《金匱要略》的酸棗仁是虛證失眠,使用要點為虛煩不得眠,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脈弦或細數。長期睡眠不足的人,一些老年人、病后體虛者、有慢性病者居多,這里提一下,倪師說的黃連阿膠湯也是虛癥失眠,但是是陰虛火旺的癥狀明顯一些,要點是心中煩躁,輾轉不眠(這里和梔子豉湯要鑒別),手足心熱,口干盜汗,小便短赤,舌質紅。

還有一種特定時間醒過來的,像烏梅丸也是可以治療失眠的,以下是大家總結出來的關于使用烏梅丸的一些指征以供參考。

第一,口干、舌干;

第二,有一個上火下寒,或者寒熱錯雜;

第三,有某一個癥狀,夜間兩三點加重的特征;

第四,脈沉細或者脈微細。

注:烏梅丸上熱下寒、局部熱全身寒、舌尖紅苔膩。常表現為頭昏、咽痛、口舌生瘡、胸悶、心煩、口渴等表現;下寒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小便淋漓不爽、小便頻數、四肢冰涼等癥狀。還有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將以凌晨1至5點定時發作的疾病(這個可以拓展到其他條文的使用)作為烏梅丸應用的重要指征。

還有一種就是比較特殊的,常年失眠的,舌暗舌下脈絡紫,可以考慮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來加減,往往很有奇效。

其實還有很多方子治失眠,比如歸脾丸,交泰丸,加味逍遙丸,逍遙丸等等都可以,只要你對癥,不必拘泥這些東西,所以我個人覺得倪師說的第三種的失眠越來越多了。

大家覺得有用就點贊?收藏(轉發)吧,歡迎各位評論留言一起交流,小翁會繼續分享簡單易學的中醫知識哦!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