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一家四口回妻子的娘家過年,娘家在中國客都的一個小鄉(xiāng)鎮(zhèn)里,在這里我們又體驗了一次客家人不一樣的過年風俗。
一、雞頭對著客人,客家人奇怪的飯桌禮儀。
今年輪到兒子問我這個問題了:爸爸,這雞頭為什么老對著我?
雞頭對著尊貴的客人!
客家人奇怪的飯桌禮儀,意思是讓客人來年鴻運當頭!
第一次來這邊過年的時候,每次午飯晚飯,岳父大人就從菜蝶里找出雞頭朝向我,一問岳父才知道,這是客家人的飯桌禮儀。好吧,我只好每餐對著雞頭默默干飯。
第二次輪到回娘家過年的時候,終于雞頭不用-直對著我了,有一半時間可以對著我女兒了。
今年回來過年,這雞頭就輪流對著我們仨了!兒子也問了這個我和女兒都問過的問題。好吧,希望每年我們家人人都能鴻運當頭!
二、提前腌制臘肉,方便食用!但餐餐吃這個,也膩味!
這里的客家人過年飲食習慣挺奇怪的!
過年前就做好臘雞、臘鴨、臘鵝、臘魚、臘腸、咸菜、豆腐干……
過年那幾天就輪換著熱來吃就可以了,方便倒是挺方便的,但除了新鮮蔬菜外,天天吃臘味也挺膩的!關鍵是家家戶戶都是這樣準備好了,鎮(zhèn)街上也買不到新鮮的肉。
每餐擺著幾大碟臘肉,但過完年了,好像也沒吃上幾塊肉!
你們那里過年吃臘肉,還是吃新鮮現(xiàn)煮的鮮肉?
三、紅包只給親戚的孩子,同玩的其他小孩也沒有。
大年初一下午,兒子偷偷問我:爸爸,叔叔阿姨們?yōu)槭裁唇o了紅包哥哥姐姐,沒有給我?這樣的問題以前我女兒也問過。
我竟無言以對,風俗習慣不同,客家人給紅包是只給親戚的孩子,我們老家是只要是熟人的孩子都會給的。
昨天下午我們去走親戚,在親戚家里,他們家也有其他的親戚過來串門,那群人給紅包只給了我們親戚的孩子,沒有給我兒子,我兒子就覺得好委屈,我只好自掏腰包給兒子補了一個紅包。
我給了紅包他們的孩子了,但他們應該是沒有準備那么多紅包,其他孩子都給了,獨缺了我兒子那份。
四、大年初一走親戚!
大年初一走親戚!
客家人的風俗跟我們老家真的不一樣!
昨天下午我們去了妻子的大姑家。
昨天晚上我們又去了妻子的三姑家。
其實我們老家的風俗,正月初一是不走親戚的。
但今年我們一家是陪妻子回娘家過年,這邊都是客家人,可能風俗不同,反正我們每次過來這邊過年,正月初一都會去走親戚。
正月初一,你們那里會走親戚嗎?
五、過年上墳拜祭?!
各地風俗各異啊!
這幾天在岳父岳母家過年都長見識了!
每天都發(fā)現(xiàn)一些不同的風俗習慣。
可能是我少見多怪吧!
我們老家一般是清明前后拜祭祖先的。
不過像這里一樣,過年時拜祭的話,倒也方便了一些離鄉(xiāng)較遠的人,利用年假既能走親訪友,聯(lián)絡感情;也能拜祭祖先,祈求保佑。不用等到清明時多走一次。
可能這也是這些離鄉(xiāng)別井的人權宜之計吧,生活不易啊!
原創(chuàng)不易,敬請點贊和關注,謝謝了。
本文由我之前的微頭條整理而成,看過的友友請見諒!
金粉社區(qū)我要上 頭條紅紅紅火過大年我的家鄉(xiāng)我的年肇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