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我國有好幾個地方都下起了暴雨,在下雨的過程中有時還會出現打雷和閃電的現象。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講述一下,前幾天鄭州的暴雨閃電過程
素材來源于網絡
下雨的時候,為什么會有打雷和閃電的現象?
當時,鄭州晴空萬里,突然天邊就出現了黑壓壓的烏云,僅僅幾分鐘的時間,烏云就從遠方飄到了鄭州上空,天空突然就從晴空萬里變得烏漆嘛黑,這個場景就像去年的7.20重現。
天黑下來之后,就刮起了狂風,緊接著就下起了暴雨,僅僅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們辦公樓附近的航海路就變成了一片汪洋,真是對得起這條路的名字。
在下雨的過程中,天空閃電不斷,并伴隨著低沉的雷聲,六點多的時候,一道極其刺眼的閃電劃過天空,然后一道特別響亮的雷聲響徹整個鄭州
素材來源于網絡
六點半之后,雨勢逐漸變小,直到八點鐘左右,雨停了
雨停之后,鄭州的天空也慢慢開始變化,先是由黑色變成墨綠色,然后從墨綠色變成黃色,這場大雨的場面,估計也只有科幻大片才能看到了。
在網絡上,甚至還有人調侃,說:道長,收了您的神通吧!不過這都是封建迷信,下面小編從科學的角度,為大家講解一下雷聲和閃電是怎樣形成的。
閃電和雷聲是怎樣形成的?
素材來源于網絡
在下雨的時候,會出現閃電和打雷的現象,通常情況下,咱們都是先看到閃電,然后過上一兩秒鐘,才能聽到雷聲,對于閃電和打雷的形成,我國古代神話中是這樣說的。
雷公和電母是天庭的兩口子搭檔,一個掌管閃電,一個掌管打雷,每當龍王接令開始下雨時,雷公電母兩口子就輔助龍王的工作,其實呀,大家都明白,這是神話故事,是假的,接下來咱們就用科學知識解釋閃電和打雷。
素材來源于網絡
其實,咱們是生活的地球是一個大的磁場,在這個大的磁場中呢,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小磁場,這閃電就是在磁場的影響下產生的。
問大家一個問題,雨是從哪里來的,有人說天空,這么說也沒毛病,再準確一點,水蒸氣在天空匯聚成雨,而雨在天空中的承載體是積雨云。
積雨云就是一種特殊的磁場,它的內部擁有正電荷與負電荷,不同的積雨云、積雨云與大地之間,甚至同一朵積雨云的不同部位之間,都會發生磁場碰撞,這些電荷之間也會發生碰撞,然后就形成了閃電。
素材來源于網絡
舉個例子,大家都看過觸電的視頻吧,一個人在觸電的瞬間,這個人的身上會閃過一層電流,因為人體也是一種磁場,當人體磁場與電線中的電流觸碰時,就會出現閃電。
這么說,大家肯定就都懂了,好了,閃電講完了,接下來咱們再講一講打雷。
下雨為什么會打雷?打雷與閃電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素材來源于網絡
下雨時天空出現閃電,緊接著就會是震耳欲聾的打雷聲,閃電的形成大家都知道,是因為積雨云中的磁場之間發生碰撞,其中的正負電荷也會發生碰撞,電流與電流之間發生碰撞,就會形成閃電。
而打雷這種現象與閃電的聯系非常密切,因為閃電在形成過程中,會與空氣產生劇烈摩擦,摩擦生熱的道理都懂,這個時候,閃電的溫度高達15000到20000攝氏度。
素材來源于網絡
空氣在這么高的溫度下,會迅速膨脹,然后就會發生爆炸,產生強大的沖擊波,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空爆,這么說估計還是有很多人聽不懂,還是以人體觸電為例。
當人體與高壓電觸碰的時候,人體會被高壓電直接彈到一邊,同時還會出現爆炸的聲音,人體接觸高壓電的部位,通常都會被電的焦黑,這與閃電和打雷的形成原因相同。
閃電會產生高溫,空氣在高溫下膨脹爆炸,發出沖擊波與爆炸聲,而雷聲就是閃電在與空氣接觸時,空氣膨脹爆炸發出的聲音。再為大家講解一個小知識,閃電和打雷都是同時形成的,為什么我們都是先看見閃電再聽見打雷聲?
素材來源于網絡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從科學定義上來說,閃電是可見光,打雷聲是聲波,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而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每秒。
相同的距離,光的傳播速度比聲波的傳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我們就會先看到閃電,再聽見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