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占星學中,黃道12星次是十二天性的代名詞,十二次也。十二次就是十二星次的簡稱。也稱為星次。
故三代之興,皆揆測天行,考正星次,為一代之制。出自《新唐書·歷志》,:黃帝受命,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出自《帝王世紀》,劉昭補《漢志》:黃帝定星次,即《爾雅》所記十二次,與二十八舍之度,皆自黃帝創之也。
一個人出生時,各星次落入黃道上的十二個位置,代表每個人先天性格天賦。黃道12星次象征心理層面,反映出一個人行為的表現的方式。十二星次是按赤道經度等分的,十二星次起點在星空間的位置因受歲差影響而不斷改變。命理家認為十二星次與人的性格和命運有關,并可以據此進行性格特點分析、戀愛傾向、戀愛武器、算命婚姻預測,因此,十二星次又被稱為我國古代星座,十二星次算命由此而來。
古代為了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把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叫做十二星次。簡稱十二次,或徑稱星次。每次有若干星官作標志并且與二十四節氣、十二地支,十天干,四象,五行,二十八星宿一起組建了東方占星學古代天文學家對星辰的劃分,它劃分節氣,指導耕作。
十二星次依次為:(以下月份皆為陰歷)
玄枵 xuán xiāo
(1.6~2.3)
蛇繞龜背,神獸玄 武的形象,以此紀念夏民族的圖騰。3. 弧
娵訾(jūzī)
娵訾、
(2.4~3.5)
娵訾者,言嘆貌也。中間部分取義于甲骨文中 女的字形,用來追念帝摯之母所在的娵訾部落。
降婁(jiàng lóu)
降婁
(3.6~4.4)
婁,空也婁,曲也。 上半部分形似西方神獸白虎之尾,代表具有生命力的萬物,萬物至戌皆降而聚于婁。
大梁(dà liáng)
大梁
(4.5~5.5)
萬物于是堅成而強大,故曰大梁。大梁還有魏國都城的意思,魏國的分野是西方白虎,
實沈(shí shěn)
實沈
(5.6~6.5)
萬物極盛,陰氣沉重,降實萬物,故曰實沈。,高辛氏長子于伯與次子實沈,實沈就是參星之神。形似神獸白虎之眼,符合實沈的位置。
鶉首(chún shǒu)
鶉首
(6.6~7.6)
赤鳳謂之鶉鶉即朱鳥,乃鳳也。3.上方的井宿是朱鳥之冠,古書云:其形象鳥,以井為冠。
鶉火(chún huǒ)
鶉火
(7.7~8.7)
鶉火又稱鶉心,是朱鳥之心。赤鳳謂之鶉鶉即朱鳥,乃鳳也。
鶉尾(chún wěi)
鶉尾
(8.8~9.8)
南方朱鳥七宿,以軫為尾,故為鶉尾。赤鳳謂之鶉鶉即朱鳥,乃鳳也。
壽星(shòu xīng)
壽星
(9.8~10.7)
壽星即龍角之形。意味著萬物野蠻生長,萬物始建于地,……各盡其性,不罹夭夭,故曰壽星。
大火(dà huǒ)
(10.8~11.8)
大火即是心宿的含義,:大火,心星也。橫線為木,橫上三筆象征熊熊火焰;四象中東方是青龍,三條曲線象征龍游于天。
析木(xī mù)
析木
(11.9~12.6)
羌,西戎牧羊人也,符號以羊角表示對羌族的追念。中間呈現分隔之意,符合析木之津這層意思,津即是天河。
星紀(xīng jì)
星紀
(12.7~1.5)
星紀橢圓代表星的運行軌跡,有周而復始的意思,星是如此,萬物亦然,輪回不盡,輾轉不止。星紀者,言其統紀萬物。十二月之位,萬物之所終始,故曰星紀。
十二星次守護神:
木象星次守護神(青龍)
青龍
壽星、大火、析木
東方蒼龍,青色(代表生物的成熟與隨和)
金象星次
守護神:白虎
白虎
西方星次守護神(白虎)
降婁、大梁 、實沈
西方白虎,白色(代表熱情與變動。萬物復蘇)
火象星次
守護神:朱雀
朱雀
火象星次守護神(朱雀)
鶉首、鶉火、鶉尾
南方朱雀,紅色(代表情感與保守。
水象星次
守護神:玄武
玄武
水象星次守護神(玄武)
星紀、玄枵、娵訾
北方玄武,黑色(代表幻想,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