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親切的什么

好文共賞,我們在等你!

《陽光報》好文共賞版面以發表高質量的文學作品為主,內容包括小說、散文、詩歌、評論、雜文,展示文學性和藝術性。當然,它也很接地氣,學生們的優質論文、征文比賽也都可以來聯系我們。通過后的文章將被挑選刊登于《陽光報》的美文版。歡迎全國各地作家、詩人、評論家來稿,歡迎各行各業文化人來稿,歡迎小學生、大學生們來稿,也歡迎社會各界的草根作者踴躍來稿。

當然,如果大家想看誰的文章,你們也可以私信我們,票選出自己喜愛的作家,我們來幫您聯系。

提升報紙文化內涵、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好文共賞,我們在等你!

投稿方式

郵箱yangguangbao2014@163.com;

給予的力量

文/蘇曉莉

一連下了幾天的陰雨,女兒早就在家里呆得膩了。這不,早上起床看天氣晴好,便纏著我帶她出去。我本是不喜歡出門的,但沒辦法,拗不過女兒,只好帶她去三角洲公園走走。

剛到公園,一學生家長就看見了我,熱情地拉我到她攤位上坐坐。走得累了,坐一下也好。女兒在一旁開心的玩著,我也便和她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兒子這次中考考得不錯,她一家人都很高興,和我說著他兒子從小到大的點滴小事。說著便說到了將來的打算。她說,他們親戚有好幾個有錢的,說了只要她兒子考上大學,學費保準不用她們自己操心。其中,就和我說到了她的一個表弟,是省城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總,資產千萬。她說,你聽說過吧?那已經是我們縣里的名人了!這次回來,給他們老家的一所學校捐了一百萬,要求配最好的教學設施,請好老師去教書,而且他村子里只要有人考上大學,每人獎勵五萬元作為大學學費!正說著,她突然噓的一聲說,你看看,說曹操曹操到,來了!我不知道是哪一個,眼瞅了半天,人卻已到了跟前,已坐到了我身邊的凳子上。看著眼前這個人,我實在不能把他和想象中的那個人聯系起來。四十歲左右,中等個頭,紅褐色臉龐,背心,短褲,拖鞋,渾身上下無一件品牌,普通的像一個鄰家大叔。他們聊著兒女的學習情況,聊著寧強的種種變化,只字未提自己的事業和善舉,沒有絲毫的顯擺之意。滿口正宗的本地方言,地地道道的山野農夫。坐了一小會,說要趕緊回去了,還有事兒。這一走,我那學生家長感慨道,你看,穿的樸素吧,他老婆也不講究,跟我們出去,幾十塊錢的衣服照樣買!但是,說起捐助卻是大方得很。他原來也在打工,混成現在這樣,也很不容易啊!

聽到這些,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由昔日的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奮斗到今天的身價千萬,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這種魄力首先就是我們凡人望塵莫及的。然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成功之后的不忘本。他是農民的兒子,家鄉是他的母親。他沒有忘記這些。他沒有埋怨貧瘠的鄉土給予他太少,卻源源不斷地反哺這片養育他的土地。他沒有高姿態,把所做的這一切都看作是理所應當,那么自然。就如同多年在外的游子,風塵仆仆地歸來,看一眼母親,只說一句:我回來了!之后,便勞作在田間地頭,把汗水,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融入那一片泥土里。

想起前幾日偶然在一個QQ好友的空間里看到了一篇日志,記的是他們一行人去山區看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的活動。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可能也沒有像前面的那位老總那么有錢,但是有一點相同,他們都是熱愛生活,懂得給予的人。工作,便全身心投入;休閑,便全身心放松;而公益,也積極熱心參與。看著那些照片中孩子們幸福的笑臉,我為孩子們高興,也為這些未曾謀面的朋友鼓掌。其實,他們送去的也只是一些衣服,鞋子和書包之類的東西,并不能真的改變些什么,但是我想,物質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他們感覺到世界的美好,多一些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相信多年以后,他們中間一定會有一部分人,能夠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這也正是中國的精神脊梁!

又想起我自己。當年剛參加工作是在一個邊遠學校,看到班上一個孩子衣著破舊,就悄悄給了孩子一百塊錢,囑咐她去買一件衣服。我滿以為孩子會很開心,誰知之后她便再也沒來學校。她家遠在深山之中,我沒辦法探訪,只在心里疑惑。后來聽一個同學給我說,她說有老師嫌她穿的撇(本地方言,不好的意思),所以不來上學了。我震驚,委屈,沒想到自己的一片好心,卻換得這一個誤解!做點事情這么難!這件事也成了我心底永遠的痛,我從不敢跟別人說,生怕被人說成是蓄意傷害他人的劊子手。從那時,我也在心里暗暗發誓,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但是有一次,有一個孩子實在交不出生活費,整日里愁眉苦臉。看著孩子和***媽緊蹙的眉頭,我心里一軟,又給交上了。看著孩子如釋重負的表情,我也感到很欣慰,可惜后來她還是因為家庭原因輟學了。待我知道已是暑期過后,她已經遠到深圳打工。卻因為那一件小事,她牢牢記住了我,至今仍然和我聯系,把我當做了好朋友。也因此,我倍受鼓舞,繼續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想想我們三個不同的階層,尤其像我這樣一個普通人,不能一擲千金,幫助別人的也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想,哪怕只是星星之火,也可以給人瞬間的溫暖。有沒有錢真的不是做不做善事的理由,人的力量有大有小,盡力而為,無愧于心即可。生命不能只有索取,更多的應該是給予。只有給予才能讓我們心里踏實,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厚重。借用那位QQ好友的一段話來結尾:我們為什么選擇做義工,為什么可以堅持。或是尋求那一份孩子的堅毅和感恩給我們的欣慰;或是在多年以后的街頭,遇見自己幫助過的人,走過來親切的問候時那一刻的感動;或是在年老白頭的時候,翻看年輕的影像,發現自己的青春并沒有虛度,并沒有碌碌無為。不管所為的是什么,我們都要堅持做下去。

還有那句話,與諸君共勉——幫助他們其實也是在幫助我自己,每個人都沒有滿足的時候,看著那些可以讓自己放慢欲望的腳步,不會讓自己活的太累!

平凡的花椒樹

文/高建成

它是一種有益的植物,

生于山野,長于田間,

它果皮自然紅色,不屑渲染,

它種子黑色透亮,味正香濃,

就連長滿小刺的樹枝,

用來扎籬護院,也為農家所愛。

它也有缺憾,

自己搖曳的樹枝,曾誤掛別人的衣衫,

試摘果實的孩童,也曾被誤傷指尖,

原諒它吧!

無心留痕痕自在,無意聞香香來遲!

有人嫌它麻,可不麻誰要它?

家家戶戶,不都用它熗油花?

殺菌消炎,止癢驅寒,

就連華佗問診也離不開它。

它比不上罌粟花,

也自知蒼天大樹沒有它,

甘于小草為伴,細聽蟬雀嘶鳴,

無怨無恨,無欲無求,

不需妝點自己,不求門庭開花,

隨灶火流煙而去,

香也喜歡,麻也喜歡,

更重要的是花椒樹下聞香,

百姓喜歡它。

蟬鳴

文/田建隊

初秋窗外的清晨

樹梢上的蟬

扯開她清脆的嗓門

鳴個不停

把我從熟睡的

夢境中喚醒

雖悅耳動聽

可吵得我

有點心神不寧

似有心事向我訴說

似有難處向我祈求

站在窗口向外眺望

院子的樹梢上

她眨巴著一雙

夜視的眼睛

與我對望

鳴叫的聲音

不再那么清脆響亮

婉轉中

似有一絲憂傷

雙眼也模糊得有點無光

昨夜的夢境中

我在樹林邊游逛

忽聞林中

傳來吟詩聲

林靜聲聲鳴

流響出疏柳

居高聲自遠

非是借秋風

高吟盡日知誰鳴

攜妻帶兒林中聽

林靜晝長吟為路

捉些回家享口福

借著皎潔的月光

有人影晃動

地上樹上

尋覓著

還沒等你鳴出聲

早已落入吾口中

終于明白了

蟬的憂傷是感覺

環境的惡疾

悄悄侵蝕著

子孫生存的空間

她似輕聲地

向人們訴說

似苦苦地祈求

何處才是生存的地方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