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報記者 孫墨琦 通訊員 于娜 王萌
孩子近視了,就要戴眼鏡了?除卻近視眼手術,是否還有別的方式保守防治?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的關注度逐漸升高,中醫治近視也成為了熱點關注話題。
作為山東省兒童近視防治小兒推拿防控基地之一,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眼科在繼承和發揚中醫傳統療法的基礎上,充分結合現代醫學理論、觀點和方法,開展了中醫藥治療眼病的特色療法。
目前中醫眼科開展了針灸、核桃灸、撳針、耳穴壓豆、穴位貼敷、拔罐、小兒推拿等一系列中醫特色療法,在兒童青少年近視方面療效顯著。
1.針灸:針灸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疾病。經過千百年的實踐,臨床效果確切。科室選用眼周及四肢穴位,通過辨證取穴使氣血調達,有效控制近視的發展。
2.核桃灸:亦稱隔核桃殼灸、隔核桃殼眼鏡灸等。是一種以自然核桃殼為灸具的灸器灸法。通過艾灸、核桃及科室專業配制的中藥,三者相加,強強結合,對麥粒腫、近視、干眼癥、老年性黃斑變性、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眼肌麻痹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3.撳針:撳針又稱埋針,針埋入皮下后,可產生持續而穩定的刺激,不斷地促進經絡氣血的有序運行。激發人體正氣,從而起到治病驅邪的作用。特別適合學習時間緊張的兒童少年,隨做隨走,方便快捷,作用時間長。
4.耳穴壓豆:又稱耳廓穴區壓迫療法,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粘貼于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科室選用目、脾、腎等穴位,經常按壓,使治療效果持久而穩定。
5.穴位貼敷:又稱外敷療法,是將藥物研為細末,與各種不同的液體調制成糊狀制劑,敷貼于所需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是中醫常用的外治療法之一。通過穴位用藥,減少藥物的循環過程,更好的發揮藥物的作用。
6.拔罐: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郁血現象的一種療法,簡便易行,痛苦少,依從性高。
7.小兒推拿:小兒推拿是建立在祖國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小兒推拿中心主任于娟教授總結幾十年臨床經驗,獨創四明穴為主的小兒推拿近視療法,治療兒童青少年近視療效顯著。我科推廣四明穴為主的小兒推拿療法,目得血而能視,該療法通過手法作用于相應經絡穴位來調節經絡氣血的運行,改善眼周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調節,無創傷、無痛苦、無副作用、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