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垓下之戰

項羽,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其父不詳。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項梁陣亡后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于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的秦軍主力。秦亡后,項羽西楚稱霸,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之后,項羽與劉邦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屢破劉邦,但始終無法擊敗劉邦,最后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

項羽是英雄,更是敗軍之將。是誰讓這個敗軍之將名滿天下的呢?那就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先生了。司馬遷在《史記》中,用了大篇幅來描述項羽。《項羽本紀》也被稱為《史記》中文學色彩最為濃厚的篇章。《項羽本紀》不以成敗論英雄,講述了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真實的項羽。

項羽有一首《垓下歌》,有人懷疑這不是項羽所作,本人也不能斷定是項羽本人所作。帶一點感情色彩,權當沒有這個懷疑,就是項羽所作吧。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還有一個虞姬的附。虞姬: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解釋:我力可拔山啊,豪氣可蓋世。時運不濟啊,我的烏騅馬也不肯前進了。烏騅馬不肯前進,我能怎么辦啊?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辦啊?

力拔山兮氣蓋世,一句話說出了項羽自己的特點,一位勇武的蓋世英雄。力可拔山,豪氣可蓋世。在感慨中,表達了自己的所向披靡,勇冠三軍的豪邁和氣概。活脫脫的一副蓋世英雄相。

時不利兮騅不逝,這一句表達了項羽自己對命運的感嘆。時運、時機、戰事都不利于自己。自己要失敗了,連千里馬都不走了。這是一種英雄末路的感概和無奈。

騅不逝兮可奈何,這一句表達了項羽的無可奈何。千里馬不走了,能怎么樣呢?時運不濟,能怎么樣呢?時機不利,能怎么樣呢?戰事失敗,能怎么樣呢?千里馬不走了,能怎么樣呢?這些都已經難以回頭,不會改變了,沒有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一個蓋世英雄落得了如此可悲的下場。

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句表達了項羽的悲嘆。項羽最初作為最有希望統一天下的起義軍領袖,曾經叱咤風云,不可一世。可現在確是強弩之末,僅僅剩下了二十八騎相隨。當初的江東八千子弟都已故去,他也沒有臉面再回江東。更可悲的是,作為一個男人,連自己最最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可這也沒有辦法,也是無可奈何。

對于項羽來說,最后的失敗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憂慮。失敗已成定局,不可挽回,大不了一死了之。他唯一擔心的就是虞姬,害怕虞姬被侮辱。虞姬明白他的意思,虞姬自己也不想茍活于世,因此唱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之后,自殺。

《垓下歌》,項羽絕唱,唱出了一代英雄的豪邁與柔情,更是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詩篇。

每天接收精彩好文,歡迎訂閱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dijiuwenhua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