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文章我們提到了商業魅力排行榜,今天我們再來看看我國各大城市的綜合實力排行榜。綜合實力往往是衡量一座城市整體水平的一個標準,從科教文衛各個方面去評判。相對客觀且公正。
從這份榜單不難看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還是四大一線城市。所以任何人或者任何榜單把其他城市排在一線城市之前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在中國現有條件下,還沒有其他城市的綜合實力可以和四大一線城市作比較,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一線城市中廣州的步伐貌似已經被北上深拉開了,廣州也是最有可能被超越或者追趕的。所以廣州的危機感需要常備。
而在一眾二線城市當中,此份榜單認為綜合實力最強的是杭州。而武漢、南京、重慶和成都分列6到10位。蘇州、天津、青島、沈陽和西安位居11到15位。個人覺得杭州位列中國第五城問題應該不大,由于武漢疫情的影響,武漢遲遲還未從疫情的泥潭里走出來。南京因為地塊的問題,以及省里一眾強大的小弟,說他是第五城連江蘇省省內都不服。而成都和重慶在西南地區,雖然是西南的重鎮,但是其省內或者是周邊與之相差太大,做到先富帶動后富是其發展的根本。
而這份榜單中,個人認為低估了蘇州和青島的發展水平。高估了天津的綜合實力。天津作為我國老牌城市,在如今經濟上已經出現多年的負增長。其經濟體量甚至沒有蘇州的一半。就這樣還能位居蘇州之后是我個人不能理解的。另外沒有進入榜單的不得不提福建的廈門和福州兩座城市,福建作為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省份,一直都沒有什么存在感。但是經濟發展才是實打實的。福州也在去年成為萬億城市,這些都是我認為福州能進入此榜的原因。
綜上,中國的經濟雖然總體向好,但是疫情的反復和部分城市的衰退給了我們很多發展中的壓力,所以如何做到越快越好的發展經濟是我們當下需要面對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