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是什么意思(古詩乞巧的意思是什么)

點擊上方西夏發布可以訂閱哦!

作品全文

《乞巧》

唐 ?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相關注釋

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幾萬條:比喻多。

白話譯文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創作背景

幼年時的林杰,對乞巧這樣的美妙傳說也很感興趣,也和母親或者其他女性們一樣。仰頭觀看那深遠的夜空里燦爛的天河,觀看那天河兩旁耀眼的兩顆星,期待看到這兩顆星的相聚,于是寫下了《乞巧》這首詩。

作品鑒賞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愿望和豐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后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并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名家點評

唐·唐扶贊曰:詩、書并佳,實在難得!

作品介紹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七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

微信推送太少

下個文化西夏APP

了解西夏區

關注西夏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西夏發布 文化西夏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