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屬于塊莖類經濟農作物,分為旱芋和水芋兩種,它肉香糯軟、口感細膩,很多人都比較愛吃,當然也一直有很多農民朋友種植。相對于其他農作物來說,芋頭的種植范圍比較小,很多新手往往不知如何種植管理,上周就有一位農民朋友計劃種植芋頭,想讓農技小背簍專門寫一篇介紹有關芋頭種植管理的文章,并希望從種到收寫的細一些。
那么,今天農技小背簍就和大家說一說有關芋頭種植管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一、最適合芋頭生長的環境
1、土壤環境
芋頭根系吸收能力比較弱,但生長期內有需要足量的水肥供應。雖然芋頭對不同土壤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但為了保證后期高產豐收,在芋頭種植時應當選擇溫暖潮濕、保水保濕性好、土壤肥沃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偏黏性土壤種植,其中土壤PH酸堿值以5.5-7之間為最佳。
2、水分環境
不論是旱芋還是水芋,芋頭葉片大、水分蒸發多、根系吸水能力差,最適合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整個生長期(尤其是旺盛生長期和地下塊莖膨大期)需要保證從租的水分供應,需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溫度環境
從芋頭各個生長發育期來看,種子在最低12-15度的溫度環境中才能發芽出苗,幼苗期需要保證達到20-25度的溫度環境才能正常生長,發棵期又以在20-30度的溫度環境中長的最好,在地下球莖發育膨大期時,又以白天28-30度、夜間18-22度的溫度環境最有利于高產,此外,較大的溫差更有利于球莖的形成。
4、光照環境
芋頭對光照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嚴格,具有比加強的耐陰、耐弱光性,最適合在散光的條件下生長,在旺盛生長期和地下球莖膨大期時,前期地上莖葉生長期內,要求有較為充足的光照條件,而到地下球莖膨大期時,短光照更有利于促進球莖的膨大和產量的形成。
二、芋頭的種植管理方法
1、種植時間要靈活
從種植季節上來看,芋頭一般在春季霜凍期結束后進行種植,大體時間一般在3月份前后種植,因為南北方地區溫度上的差異,溫度較高的南方種植時間略早一些,而回溫比較慢的北方種植時間略晚一些,大西北氣候較冷的地區(如新疆等地),往往一般需要等到4月份左右才能種植。
從種植溫度上來說,因為芋頭播種后只有在12-15度的環境中才能發芽,所以在種植芋頭時,一般需要等到當地連續3-5天的5-10公分的土溫穩定在13度以上時才可種植。
一般來說,在能保證芋頭播種出苗后不受凍害的情況下,建議盡量盡早播種、盡早定植,以此來延長產量形成期而獲得更高的產量。但如果過早播種,氣溫低、土溫冷容易造成芋頭播種后爛種、死苗、黃弱苗;如果播種過晚,氣溫高、光照強、地溫高,又容易造成燒苗。
此外,對于起壟覆膜播種的芋頭,因為覆膜后保溫保濕性較好,在種植時間上可以比露地種植提前15天左右。
2.優先選擇良種使用
品質優良的種子是保證芋頭健壯生長和高產穩產的根本。在芋頭種的選擇上,一方面要從沒有發生任何病蟲害的田地中選擇健壯植株上的母芋中部且個頭大小中等的子芋做種,另一方面要選擇球莖完整飽滿健壯、球莖表面無任何病害傷口、芽頂或芽尖發育健壯充實的芋頭做種,每個種芋的單重最好保持在40-50克左右。
3、做種芋播種前的處理
在種芋的處理上,一方面要把種芋表面的毛和頂芽以外的側芽清理干凈,以此來避免側芽生長競爭養分;另一方面要在播種前提前3-5天選擇晴天連續曬種1-2天(需要催芽的種芋可以提前15天進行曬種),以此來打破種芋的休眠、滅殺種芋表面殘留的病害菌,并使種芋進一步失水,以此來確保播種后快速吸水、發芽,確保早發芽、芽苗齊壯一致。
為了保證出苗齊壯、一播全苗,最好在曬種后進行提前15天左右進行保溫保濕催芽處理,即把曬好的種芋密排在催芽床上,覆蓋上2-3公分后的細濕土,或者直接用濕沙土埋在催芽畦內,上面用秸稈稻草進行保溫保濕,然后保持催芽期間18-20度的溫濕環境,10-15天后,當大部分種芋上長出1-1.5公分左右的幼芽后,即可直接進行播種。
4、芋頭的移栽定植方法
當種芋的幼芽長到1-1.5公分左右時,先把種芋表面的覆蓋物清除掉進行通風曬陽2-3天,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提前煉苗來增強種芋的抗逆性。當幼苗長到大約12-15公分高時,即可進行起苗移栽定植,為了保護根系、影響成活率,建議在起苗前先澆透睡,然后帶土起苗,起苗時應當從苗床1側按順序依次起苗。
5、栽種前的整地施肥管理
芋頭對土壤的要求不算嚴格,但它不適合連茬種植,也不適合與土豆、大姜、玉米等作物進行接茬種植,否則會發生較為嚴重的病蟲害或者出現爛種爛根的問題;對于重茬的地塊,建議與其他農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茬換種,并在冬前進行40-50公分左右的深耕曬墑;在地塊選擇上,建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土質疏松通透、有機質含量極高、保肥保水保墑性能好、排灌方便的新地種植。
選好地塊后,在播種前應當先進行深翻細耙,然后按照行距75-85公分、溝距40-50公分、溝深25-30公分的方法進行整地開溝,并結合整地按照每畝3000-4500公斤腐熟有機肥+25-3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40-50公斤過磷酸鈣+1-1.5公斤硼砂+2-2.5公斤硫酸鋅的方法順溝施足基肥。
如果是直播的地塊,可以把種子按照50公分左右的種據撒播到溝中,播種后撒上一層3-5公分的薄土蓋種,然后用覆蓋上一層地薄保溫保濕,5-7天出苗后,及時破膜出苗,并查漏補缺進行及時補苗,齊苗后按照去密留稀的方法進行間苗。
如果是移栽定植的地塊,可以在芋頭幼苗長到2-4片時,按照25-30公分的株距進行移栽定植。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時,要保護好種芽,并按照種芽向上的方法進行栽種,栽種后覆土厚土以3-5公分為佳,以種芋入土、幼芽微露為宜,播種密度要根據墑情、肥力、品種等種植地條件靈活決定。
6、芋頭的施肥管理
芋頭屬于生長周期長、畝均產量大的作物類型,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量比較大,不僅需要在種植前施足基肥,而且在苗期、發棵期以及地下球莖生長發育的初期和中期需要進行多次追肥,從追肥次數上來說,整個生長期內一般需要追肥2-3次,從追肥類型上來說,前期應當以氮肥為主、中后期以磷鉀肥為主,在施肥用量上來說,前期少、后期多。
在對芋頭進行追肥管理時,可以在芋頭出齊苗后或者幼苗長出第1片真葉后追施1次促苗肥,建議根據幼苗長勢情況用稀薄的10%的稀薄人糞尿進行淋澆或者每畝追施10-15公斤的速效氮肥;可以在芋頭長到3-4片葉時或者株高達到40-50公分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追施800-1000公斤腐熟農家糞肥、50公斤左右的生物有機肥、15公斤左右的硫酸鉀肥,同時用硼砂溶液、硫酸鋅、硫酸鎂等葉面肥連噴2次左右,每隔7-10天噴施1次;可以在芋頭長到5-6葉時或者株高達到80-100公分左右時且在田間封行前進行第三次追肥,此時追肥可以按照每畝氮磷鉀復合肥25-30公斤+10-15公斤硫酸鉀的用量進行追施。
7、芋頭的水分管理
芋頭比較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如果天氣干燥、土壤干旱缺水,不僅芋頭容易出現葉片枯黃、根系不發達的問題,而且也不利于地下球莖的生長膨大,容易導致后期減產,但如果濕度過大,又容易滋生多種病蟲害或者發生爛根死棵的現象。
一般來說,在種植芋頭時只要澆足底水,正常情況在出苗前不需要澆水,出苗后到幼苗期時,因為此階段生長量比較小,只要見干見濕的澆水、保證土壤始終濕潤即可,不可過多過勤的澆水;當芋頭進入到地上莖葉旺盛生長期時和地下球莖生長發育期時,此時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再加上此時溫度高、水分蒸發量多,所以需要增加澆水量和澆水次數,可以每隔7-10天早晚順溝澆水1次,如果天氣比較干旱,應當及時澆跑馬水進行保濕,以防干旱缺水影響芋頭正常生長發育。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芋頭生長到采收前15天左右時,應當立即停止澆水,以此來促進地下球莖積累干物質,既能增加產量又能提高品質。
8、生長期內的中耕培土管理
俗話說,芋頭不培土,還不如不種。芋頭屬于地下塊莖類作物類型,地下球莖的膨大發育需要無關黑暗的生長環境,隨著球莖的不斷生長膨大,如果不及時進行培土或漏出地面而影響后期的產量和品質;同時,通過多次中耕培土,既能為地下球莖的生長膨大創造疏松通透的土壤環境,還能有效的抑制子孫芋上的頂芽生長、減少養分的無效消耗,從而能更好更多的集中養分供給球莖的膨大,同時還能起到促發大量不定根、提高抗旱性的目的。
一般來說,芋頭生長期內一般需要進行2-3次的中耕培土。第一次可以在苗期時結合追肥除草中耕培土1次,以此來保溫護墑,在6月份地下球莖快速膨大發育且子芋和孫芋開始形成時再進行1次培土,此后可以每隔15-20天時進行1次中耕培土,每次培土厚度掌握在5-8公分左右,連續進行3次培土后,此后當在發現地下球莖長出地表后應當隨時進行培土覆蓋。
9、芋頭的控旺除草管理
芋頭植株發生旺長或田間雜草叢生,會影響芋頭的正常生長和抑制地下球莖的膨大發育。對于有旺長勢頭的地塊,可以在芋頭長到5-6片葉期或株高有40-50公分左右高時,按照每畝150克多效唑的用量兌水50-6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控旺;對于田間雜草較多的地塊,可以在芋頭播種后按照每畝150克乙草胺的用量兌水50-60公斤噴施地表進行芽前除草。
10、芋頭的病蟲害防治管理
對于芋頭來說,容易遭受疫病、軟腐病、蚜蟲、斜紋夜蛾以及地下害蟲的侵害。
防治疫病,可以在5月中中旬前后用代森錳鋅+甲霜靈等藥物進行葉面噴施,重點噴施葉片正反面和葉柄,連噴2次左右,每隔7-10天噴施1次。
防治軟腐病,一方面要及時拔除田間零星發現的病株,并撒施生石灰或者用石灰水灌穴的方式進行病穴土壤消毒殺菌,另一方面在病發初期時可以用百菌清、72%農用鏈霉素等藥物進行灌根,每隔7-10天進行1次,連續進行2次左右。如果病情較為嚴重,可以采用噴施+灌根的方式進行防治。
防治蚜蟲、夜蛾等害蟲,可以使用吡蟲啉等藥物在高發期前進行噴施防治;防治地下害蟲,可以在施基肥時或者在追肥時用辛硫磷、敵百蟲等藥物摻拌藥土進行撒施防治。
11、成熟后及時收獲
芋頭的收獲期一般在霜降前后,當芋頭植株上的葉片變黃、根部變干枯時,即說明地下球莖已經完全成熟,采收大體時間一般在8月到10月前后,早熟品種一般在8-9月份收獲,中晚熟品種一般在9-10月份收獲,最遲收獲期不可超過11月上旬。在采收芋頭時,應當選擇晴天上午芋頭葉片上的露水風干后進行,采收后的芋頭應當先攤放晾曬1-2天后再進行儲藏,以防儲藏期發生病害而腐爛。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每日了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