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
今天聊的話題是白話文。首先要區別白話與白話文。從語言學上講,白話是指廣東話,即粵語。白話文是指普通老百姓用語的書面化語言。
白話文的正規定義:白話文,又稱語體文、俗語,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是相對于文言文而說的。白話文的基礎是百姓語言。在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那時候的人講的話就是白話文的基礎。這是對白話文的基礎認識。
自從有了文字,我們的語言就產生了很多的變化。由于語言書寫比口語交流要麻煩,那時候的人就把幾個意思體現在一個符號上,或者是體現在一個詞匯上,這為文言文誕生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們說,在文言文誕生之前,古方言俗語是普遍性的。而古方言俗語就是現在白話文基礎的古代存在形式。
蔡倫
促進白話文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漢代的造紙術印刷術的發展。由于漢代造紙術印刷術的發展,書寫便利程度提升很大,好多民間的語言就開始書面化了。后來隨著佛教的傳播,小說戲曲等文化作品的發展,白話文用得越來越多了。
然而,這類白話文一直沒有成正統。就連佛教傳播中用的白話文,也沒得到官方認可和重視。直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才極大促進了白話文的發展。
總結一下:白話文就是廣大老百姓講的話的書面語言,自古以來就有堅實的基礎,代表的是廣大老百姓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