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寺,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楊家杖子鎮南的蓮花山南麓,廟宇西側,從地下涌出一股清泉,一年四季不枯竭,泉水注入蓮花池,淌滿了門前的池塘。冰天雪地時熱氣蒸騰,綠草與白冰共存。人們稱清泉為"圣水",寺廟因此而得名。2006年05月25日,圣水寺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寺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至民國初又重修。此寺規模較大,南北長104米,東西寬9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正門外立鐵獅子一對,進門是天元宮,三層建筑圓頂方座,是遵循道教天圓地方之說而建。樓后蓮花池,玉石欄板上刻《二十四孝圖》。
池的兩側有鐘鼓二樓東西對峙,西邊是明心樓,匾上刻著明心見性,樓頂上的金雞正昂首報曉。蓮花池后的高大建筑叫碧云宮,城座式底層,四面開圓券門,十字甬路四方相通。城座是高大基臺,四周有龍首形滴槽,四旁建四個小角樓,中央是兩層八角形大殿,第四層是方形數閣、頂蓋是九脊歇山式。
碧云寺設計獨特,將城座、塔身、樓閣集于一身。斗拱排列最密,雕刻彩繪極盡華麗,充分發揮了民間藝術的創造性。高臺上有一座石碑,為"建立圣水寺碑記",落款"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西側有石窟,深4米,外部建門。東院有正殿和東西配殿,都是硬山式或無梁式。
后山坡是一座院落,正面大雄寶殿供奉佛祖釋迦牟尼,東殿藥師、西殿阿彌陀佛。諸多佛像都顯出莊嚴輝煌,鐵鼎香煙繚繞、鐘磬叮當作響,好像到了極樂世界。山下的泉水邊有神奇的"龍吐圣水"景觀。西院正殿有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銅鑄大佛,高3.47米,重1.5噸,堪稱是鎮廟之寶。
蓮花山圣水寺,從建筑造型、塑像分布、美術彩繪等,都蘊含著豐厚的傳統文化,更巧妙地借用山景襯托建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